Skip to main content

《食鹽變食「塑」?認識關鍵字:微塑膠》

《食鹽變食「塑」?認識關鍵字:微塑膠》

我們每天都在吃膠下肚,不是花膠骨膠,而是塑膠?近年在不同來自海洋的食品裡都能找到微塑膠的蹤影,包括消委會早前調查的食鹽。這種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膠是從哪來,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現在就認識一下!

文章內容

根據歐洲食物安全局2016年的文獻,微塑膠是不同形狀材料的混合物,當中包括:碎片、纖維、球體、顆粒、小球、薄片或小珠,尺寸範圍為0.1至5,000微米(μm)。 微塑膠當中又可分為原始和次生微塑膠:

  1. 原始微塑膠:當初直接製造成該尺寸的塑膠,例如清潔磨砂用品內的小膠珠;
  2. 次生微塑膠:較大型的塑膠經歷海浪沖刷、光降解、微生物降解等過程後,產生的 塑料碎片。

而在市面上驗出有微塑膠的食鹽中,塑膠種類就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聚丙烯(PP)最為常見。 

無論是甚麼種類的微塑膠,它們的大小及外觀都與沉積物和浮游生物相似,以致現時的污水處理系統未能完全清除微塑膠,所以海洋生物很容易會「食錯膠」,而令微塑膠進入食物鏈。同時,食物的塑膠包裝亦有機會是微塑膠的來源之一。

而上述食鹽樣本中的微塑膠,可能就是來自受污染的原料或產品的塑膠包裝。如果是來自受污染的原料,這可能與原料污染的程度、不同種類塑膠的使用率、回收棄置率、化學結構在不同環境包括熱力、紫外線及氧化等的穩定性有關。

重點來了,這些食物中的微塑膠其實會吸附有害化學物質,及釋放微塑膠裡面本身的添加劑。雖然現時進食微塑膠對人體的影響仍未有定論,但只要想想也知道,長期進食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一定不會有什麼好的影響。

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從源頭做起。當我們以可持續消費為原則,減少使用塑膠用品、轉用可降解塑膠,甚至探討實行措施如擴大塑膠徵費、增加回收率等,去降低塑膠污染對環境和生物所帶來的傷害,自然也對我們有益。

還是沒有概念微塑膠在食物中究竟有多常見?只要看看【522期《選擇》月刊 逾6成食鹽檢出金屬污染物 兩成海鹽檢出微塑膠】,消委會對市面上的食鹽所作的測試,就能明白我們絕不能輕視環境污染問題。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

Please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