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提防水光槍風險 入侵性美容危機四伏

提防水光槍風險 入侵性美容危機四伏

多年來,消委會一直高度關注入侵性美容療程的安全度,事關此類療程對人體的健康風險甚高。以下就以非常普遍的「水光槍」療程為例子,讓大家了解箇中風險。同時亦與大家分享本會過往所收到與醫學美容相關的投訴個案,以作警惕。

文章內容

「水光槍」,也就是皮下微細注射(intradermal microinjection),以電腦操作儀器,控制多個微細針頭,將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又稱玻尿酸)或/及其他針劑如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維他命C、美白/胎盤精華,甚至PRP(platelet rich plasma)自體生長因子等,逐少注射入皮下約0.4至5毫米的真皮層,作補濕和改善皺紋之用。除了用於面部,部分美容中心更會將程序用於眼部以針對黑眼圈,或用於頸部和手背皮膚。

 

立即觀看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jGnwYcEYA

 

1. 針劑成分不明或致嚴重後果

上述針劑中,透明質酸是常用,並且獲較多醫學證據支持的一種皮膚填充物。透明質酸本身天然存於人體皮膚,愛與水分子結合,但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流失,令皮膚變乾、失去彈性和顯得凹凸不平。故有人會選擇在皮膚底層注入透明質酸皮下填充物,幫助改善皺紋問題或調整輪廓。一般透明質酸皮下填充物可能源自微生物培植或動物組織(如雞冠),部分經化學處理,令其填充效果較持久。總括來說,效果一般可維持6至12個月不等,之後透明質酸就會逐漸被身體吸收,所以要長期維持效果或有需要經常「補打」。另外,肉毒桿菌毒素的美容功效亦有較多的醫學證據支持。

 

然而,不同品牌的針劑品質或有參差,有些針劑成分來自動物,或本身含有局部麻醉劑如利多卡因,甚或來源不明,部分成分或有機會令部分人士產生敏感反應。

 

消費者在接受程序前,宜先瀏覽衞生署網頁(https://www.drugoffice.gov.hk/eps/do/tc/consumer/search_drug_database.html),查核欲光顧的美容中心所用的透明質酸針劑是否在符合規管的表列內。此外,程序所用的針劑或要經過稀釋、調節配方和混合,胡亂混合針劑未必令消費者獲得預期的美容效果外,亦不排除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

 

同時,某些針劑的安全性更是成疑,如部分美容中心推廣具美白效能的傅明酸(tranexamic acid或transamin,又稱氨甲環酸),若作皮下注射可致局部流血、形成血腫、瘀傷,甚至留疤。另外,以往亦有報告指出,經靜脈注射穀胱甘肽後,出現中毒性表皮壞死、甲狀腺及腎功能紊亂和嚴重腹痛等嚴重併發症的個案。消費者可注意,針劑如含肉毒桿菌毒素或傅明酸,須獲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評審及註冊。消費者可瀏覽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網頁(https://www.dh.gov.hk/tc_chi/main/main_ps/main_ps.html),以產品的英文名稱或香港註冊編號,搜尋有關已註冊藥劑製品的資料。但本會須強調,無論以甚麼形式注射成分不明、配方複雜、安全性成疑的針劑入體內,對健康都會構成風險。

 

2. 器具不潔可致傳播疾病

若使用未經消毒的器具和儀器進行皮膚穿刺程序,會增加染上透過血液傳播的傳染病(如愛滋病、乙型和丙型肝炎)的風險。如使用受污染的器具和儀器,或程序欠缺適當的感染控制措施,也可能引致其他感染。

 

部分美容院會為客人注射PRP自體生長因子,亦即是從客人身體抽取血液後,經處理分隔出血漿、血清和血小板等部分,再將部分分隔所得的物質注入皮膚,以達致除皺、緊膚的作用。但如果處理血液的容器、工具或儀器受到污染,將受污染的物質再注射入體內,即使只是注射在皮膚的淺層位置,都有機會引致嚴重後果。

 

消費者亦應留意,美容院絕不可重複使用針筒、針頭、探頭等器具,而已使用的器具亦要適當地棄置。

 

3. 大量微細傷口增感染風險

施用「水光槍」後,皮膚表面會留有很多微細傷口。如果程序前的潔面和消毒程序做得不妥當,或療程後傷口處理不當,都會增加感染機會。而注射皮下填充物可能會引起的副作用,包括瘀傷、紅腫、疼痛、痕癢和痺痛等。較少見的副作用則包括形成腫塊、傷口滲血、潰瘍、敏感。

 

4. 由不合資格人員操作程序

某些美容程序本身有一定風險,假如涉及注射的程序,只應由註冊醫生或註冊牙醫施行。「水光槍」的使用,一般涉及皮膚穿刺並注入物質,正屬於注射程序。加上選擇針劑和注射技巧大有學問,例如若將分子較大的透明質酸,注射到皮下較淺層的位置,有機會令皮膚看起來凹凸不平;如程序施用於眼部位置,亦因眼袋位置皮膚較薄,容易傷及眼睛和附近組織。正因為每人的膚質、皮膚鬆弛程度、表皮厚度各有不同,操作人員必須憑醫學知識、經驗和技巧來決定注射的針劑和位置,所以由註冊醫生操作相關療程是必須的。不過,過往本會發現市面上部分美容中心表示相關程序是由「治療師」主理,甚至未有具體說明操作人員身份,故消費者要多加留神。

 

免疫力較差

由於「水光槍」注射會造成很多微細傷口,如消費者本身免疫力較差,可能引致併發症的機會較大。

正服食影響凝血的藥物

如正服食阿士匹靈(aspirin)或其他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瘀傷和流血情況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不建議接受程序。

其他

對針劑成分或麻醉藥物敏感、皮膚有傷口或感染的人,以及懷孕婦女,亦不宜考慮。

 

部分人士基於體質,傷口復原期間較易出現增生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或長出肉芽腫(granuloma),要特別注意刺穿皮膚程序有機會令皮膚日後變得不平滑,可能影響外觀。

 

同時,如最近曾經接受光學美容、以機械或化學方法進行換膚、脫毛等程序,建議也暫時不要接受「水光槍」程序。當接受「水光槍」療程後,亦應相隔最少2星期才進行光學換膚、脫毛等程序。接受程序後,亦最好暫時不要游水、進行劇烈運動或曝曬。

 

過往本會曾接獲不少與入侵性美容程序相關的投訴,例如有事主想透過注射透明質酸美容針改善鼻形,療程後,鼻翼及上唇出現麻痺感達1星期,最終被診斷為神經膜受損,需要數個月時間才可復原;過去也有事主使用注射PAAG(聚丙烯酰胺水凝膠)隆胸法,出現嚴重後遺症,須切除乳房。由此證明,消費者絕不能看輕入侵性美容程序的風險。進行任何相關程序前,消費者有責任評估風險,充分了解程序步驟、對身體的短期及長期的影響、會否有後遺症等等。

 

自2012年醫學美容集團的美容針造成1死3傷後,揭露當時醫療美容中心未有全面而足夠的法例監管,隨後在2018年,立法會就通過《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新制度下,規定了提供非住院服務而有註冊醫生執業的處所,須申請日間醫療中心或診所牌照。如有違規,規管當局將採取規管行動。市民亦可透過新制度下的投訴機制作出投訴。

(*資料來源: https://www.orphf.gov.hk/tc/regulatory_regime/new_licensing_scheme_faq )

 

消費者進行醫療服務前,可先到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公室網頁(https://www.orphf.gov.hk/tc/registered_healthcare_institutions/index)查閱私營醫療機構登記冊。

 

如美容服務提供者轉介你至醫生施行美容程序,緊記要求美容服務提供者以書面形式提供醫生的全名。消費者可於香港醫務委員會的網頁

 (https://www.mchk.org.hk/tc_chi/list_register/index.htmll)查閲相關醫生的專業資格和相關資歷。

 

同時,在2017年,立法規管醫療儀器的建議終於出台,政府建議當中20種用於美容用途的選定醫療儀器,按臨床風險評估,將有關儀器作使用管制分類,再按其風險高低釐訂醫療儀器使用者所需達到的資格要求。至於儀器本身,當局亦建議引入註冊制度。惟政府當時就條例草案諮詢醫療界、美容業、醫療儀器貿易商等,各持份者持不同意見。事隔數年後的今天,條例草案仍未提交到立法會。本會希望相關規管條例,可早日落實。

 

本會曾就規管醫療美容發表《醫療美容服務的消費保障- 引入新規管制度》研究報告,通過諮詢美容和醫療等業界意見,檢視其他地方的規管模式,再配合消費者意見調查,並用神秘顧客身份訪查30間提供醫療美容服務的處所,檢視香港在規管醫療美容方面的情況,並提出建議,促請政府訂明醫療美容服務提供者的資歷要求、建立牌照及事故呈報機制,以及制訂守則規管醫療美容服務廣告的手法等,以加強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詳情可參閱:https://www.consumer.org.hk/ws_chi/competition_issues/reports/20161209.html

 

想知道更多本會接獲關於入侵性美容療程的投訴個案,以及更深入認識「水光槍」美肌服務,立即下載【538期《選擇》月刊 入侵性美容療程風險高 三思而行免美容變毀容】及免費下載【476期《選擇》月刊 解構「水光槍」美肌之潛在風險】參閱全文。

 

 

在決定是否接受「水光槍」入侵性美容程序前應留意以下事項:

  • 消費者須向美容中心查詢清楚注射的程序步驟,所用針劑和器具的清潔和安全性及收費詳情;並留意所用針頭是否全新開封,及儀器探頭接觸皮膚的部分有否更換或消毒;
  • 程序須由註冊醫護人員施行,如經美容中心轉介醫生進行程序,應要求美容中心以書面形式提供醫生姓名,以便查閱其註冊證明和專業資格;
  • 消費者須留意美容中心提供針劑的成分,並按成分檢查其產品型號是否屬可表列或須註冊。建議選用已表列的透明質酸皮下填充物型號,或已註冊的藥劑製品;
  • 接受注射程序前,確定針劑是全新開封,以及並未過期;
  • 接受程序後須留意,如出現持續疼痛、紅腫和發熱,應立即求醫。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

Please rate

想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