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長者腰背腳痛莫輕視! 認識坐骨神經痛

長者腰背腳痛莫輕視! 認識坐骨神經痛

隨着年齡增長,不少長者偶爾感到腰背痠痛,以為只是「老化」現象,貼膏藥或塗藥油便草草了事。然而,如果痛楚不只局限在腰部,而是像電流般沿腿部向下伸延,甚至伴隨麻木或肌肉無力,這很可能是「坐骨神經痛」(Sciatica)的警號。若延誤治療,嚴重時可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甚至大小便失禁。

本會曾接獲投訴,有消費者誤信坊間聲稱可根治坐骨神經痛的療程,花費高昂卻未見改善,甚至延誤病情。這反映部分市民對坐骨神經痛的認識或許不足,為幫助消費者正確認識坐骨神經痛,本文介紹坐骨神經痛的診斷、治療與預防方法,另外又邀請了骨科專科醫生及註冊物理治療師,給予消費者專業意見。

預防與復康

無論採取何種治療,康復護理對患者,尤其對長者更為重要。坐骨神經痛容易復發,必須透過日常管理以降低復發風險。以下是醫生與物理治療師給患者、長者和照顧者的建議:

正確姿勢與提物技巧

  • 坐姿:選擇合適高度的椅子,雙腳平放於地面,膝及髖關節屈曲約90度,背墊承托腰部天然弧度並保持上身挺直。背墊不宜太軟,以免腰背過度彎曲;
  • 避免久坐:在未有感到不適前或每30分鐘至1小時便站起來活動、伸展和走動數分鐘;
  • 起床技巧:避免直接由仰臥起身,應先轉側臥,雙腳放床邊,再用手力撐起身體坐起;
  • 睡眠環境:選用中等硬度床褥以提供適當承托。側臥時可在雙膝間夾枕頭,仰臥時則可在膝下墊枕,使脊椎維持中立位置;及
  • 提物/搬抬技巧:採取正確姿勢和方法,即先屈曲髖及膝關節以扎馬的姿勢降低重心,挺腰收腹保持背部挺直,盡量將物件靠近身體,並用腿部力量站起,以減輕腰背負荷。另外,也建議應量力而為,並避免搬抬重物或過度重複的搬抬動作;需要時,可尋找他人協助或使用合適的輔助器具(例如手推車)。

規律運動與強化肌群

  • 選擇適度運動:建立持久和恆常的運動計劃,選擇有興趣並能堅持的活動,例如步行、行山及游泳等。循序漸進,每周2次並持續3個月以上;
  • 強化核心肌群:透過腹肌和背肌鍛煉,增強對脊柱的支撐和保護,減少椎間盤壓力。進行肌肉強化運動前,建議先進行熱身運動如背部伸展;及
  • 預防跌倒:長者可進行一些有助強化肌力與平衡力的訓練,例如練習太極拳或八段錦等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的運動。

長者4個可在家進行的強化核心肌群的運動

運動一)    腰部伸展運動

腰部伸展運動

  1. 仰臥並彎曲雙膝,背部緊貼床面,雙膝併攏。
  2. 雙腿緩慢地擺向右側,直到左背部有被伸展的感覺並維持30秒。
  3. 然後雙腿緩慢地擺向左側,直到右背部有被伸展的感覺並維持30秒。

以上動作,每側可重複 2-3次 。

 

運動二)    腰部伸展動作

運動二)    腰部伸展動作

仰臥,同時屈曲一邊膝關節及髖關節,用雙手把大腿盡量拉向胸前,直至臀部或背部肌肉有被伸展的感覺,維持30秒。每側可重複2至3次。

 

運動三)    背部肌肉強化運動

運動三)    背部肌肉強化運動

俯臥在床上,腹部可墊一薄枕使腰部微曲,保持手肘微曲,向上抬起手臂並維持8 秒,然後慢慢放低,左右手交替進行。每邊可重複15至20次,進行運動期間,確保呼吸順暢 。

 

運動四)    腹部肌肉強化運動

運動四)    腹部肌肉強化運動

仰臥,右腿彎曲,左腿伸直,雙肘屈曲並貼於床面,雙手放在腰部兩側。下巴微收,上半身緩慢向上屈曲,使肩胛骨離開床面,然後慢慢回到原來位置。可重複15至20次。進行運動期間,確保呼吸順暢和自然,可選擇屈曲右腿或左腿以進行運動。

 

     (由郭先生介紹)

 

積極維持身心健康

  • 控制體重:保持適中體重可減輕腰椎負荷,有研究指出肥胖者患上坐骨神經痛風險明顯較高;
  • 戒煙:吸煙會加速椎間盤退化並降低組織含氧量,不利神經修復;
  • 保持愉快心情:不良情緒、焦慮或抑鬱會提高疼痛敏感度。鼓勵長者多參與社交活動;
  • 積極管理慢性病:退化性髖或膝關節炎會導致步態異常,增加腰部負擔,可能繼而引發坐骨神經痛。應透過康復計劃或藥物改善疼痛;及
  • 預防骨質疏鬆:謝醫生指出,骨質疏鬆雖不直接導致坐骨神經痛,但嚴重的骨質疏鬆可導致椎體塌陷,可能間接壓迫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