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樣本及項目
20款雙人被樣本
市面上冬季被的常見被芯填充物包括羽絨、蠶絲、人造纖維或羊毛。由於各類填充物的受歡迎程度相若,為照顧不同需要,本會分別從百貨公司、床上用品專門店及家品店購入20款雙人被樣本,涵蓋以下4種類別。
- 羽絨被(6款,樣本D1至D6):填充料由絨毛(down)及軟羽毛(feather)組成。絨毛來源於家禽(如鴨或鵝)胸腹部的細小羽絨,能有效包裹空氣,形成保暖層,是羽絨被保暖性能的關鍵成分;而羽毛則多來自鴨或鵝的頸部及身體兩側,結構較硬。一般而言,羽絨被的售價主要取決於絨毛和羽毛的比例。絨毛含量愈高、品質愈佳,售價通常也愈高。
市面上標示含絨量為70%及90%的羽絨被較常見,是次測試各揀選了3款樣本作比較。標示含絨量為70%的樣本,其售價由$1,999至$4,499;而標示為90%的樣本,售價則介乎$3,360至$5,580。所有揀選的樣本皆聲稱為鵝絨。
- 全絲棉被(4款,樣本S1至S4):被芯由蠶絲所製,又稱為蠶絲被。蠶絲是一種動物纖維,主要由蛋白質組成。蠶絲絲身多為白色,具有獨特的天然光澤,吸濕性良好,組織呈多孔,可留住空氣,保暖又透氣。4款全絲棉被樣本皆標示為純蠶絲被,售價由$1,632至$3,620。
- 人造纖維被 (5款,樣本SF1至SF5):市面上人造纖維被芯種類繁多,適合不同季節與使用需求。是次揀選的樣本以常見的微纖維、聚酯纖維、大豆蛋白纖維以及萊賽爾纖維混合聚酯纖維等為被芯材質,售價由$339至$942。微纖維當中含有不同人造纖維,例如聚酯纖維,經過特別處理後,普遍以結構幼密、柔軟、保暖見稱;一般聚酯纖維則耐用、保暖及價格便宜,惟透氣性略遜色;萊賽爾纖維則以木漿製成,具備良好的透氣性與吸濕排汗功能;大豆蛋白纖維屬於再生纖維,質地柔滑。
- 羊毛被(5款,樣本W1至W5):羊毛被以天然羊毛作填充物,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與透氣性。羊毛纖維天然捲曲,可形成大量空氣層,有效鎖住熱量並排出濕氣。羊毛被雖耐用,但相對較重。市面上除以純羊毛作為填充物的款式外,混合羊毛與人造纖維的半羊毛被亦頗常見。
是次揀選的5款羊毛被中,3款標示為純羊毛被,售價由$399至$1,352;2款則標示為半羊毛被(即羊毛成分約佔50%),售價約$960。
測試項目與標準
測試項目涵蓋填充物成分分析、洗濯及護理表現、被套防漏性能、阻燃能力等。此外,是次亦量度了各樣本的保暖程度、重量、羽絨被填充物的填充量及蓬鬆度,為消費者提供多方面的資料作參考。由於本港現時尚未就被子類產品設有特定測試標準,上述測試項目主要參考市場上被廣泛採用的國際與歐洲標準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