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玩具也有安全疑慮?
為甚麼只檢測狗玩具?
美國人道對待動物協會(Humane World for Animals)指,貓咪對玩具較「挑剔」,而且較喜愛用爪把玩物件。相反,狗隻普遍會花較長時間啃咬或舔舐玩具。換言之,寵物玩具的化學安全程度對狗隻尤其重要,故此,是次檢測主要針對標榜供狗隻使用的玩具產品。而挑選的玩具產品,無論外觀、尺寸或功能均為預料會被狗隻放入口中啃咬、舔舐或咀嚼的非食用類玩具(inedible chew toys)。
哪些玩具較受狗隻「歡迎」?
根據2021年奧地利一份應用動物行為科學期刊報告《Chewing behaviour in dogs》,成功邀請了超過1,400位狗主(涉及1,990隻寵物犬)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逾8成狗主表示會為其狗隻提供非食用類咀嚼玩具,平均每星期將此類玩具給予其狗隻4至6次。調查中,較常採用的寵物玩具為棉繩、毛公仔和硬質橡膠等類別,其中狗隻較喜愛毛公仔和棉繩類玩具,啃咬時間平均為10至15分鐘。該調查另指出,雖然近6成飼主並不察覺狗隻有否吞下咀嚼玩具,但亦有16.2%的主人發現狗隻有吞下咀嚼玩具部件的情況,及後或出現咳嗽/乾嘔、嘔吐、腹瀉和便秘等問題,甚至有15隻狗因而需要接受手術。
為甚麼要關注狗玩具的安全?
美國國家犬隻癌症基金會(National Canine Cancer Foundation)認為,供啃咬的玩具可為狗隻提供樂趣,令愛寵「忙個不停」,有助紓解壓力。不過,該基金會又指,由於當地的狗玩具欠規管,狗隻經由咀嚼和口腔活動,有機會令其暴露於多種不同的有害化合物。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更指出,如果寵物玩具不安全,亦可能會危及處於愛啃咬物件階段的同住幼兒的健康和安全。綜合不同地區多個研究所得,部分寵物玩具檢出鉛和鎘等重金屬、塑化劑、甲醛等有害物質。
參考甚麼標準進行檢測?
本會留意到內地去年發布了一份為寵物用品而設的推薦性標準GB/T 43839-2024《伴侶動物(寵物)用品安全技術要求》,當中亦涵蓋寵物玩具,惟該標準就非飼料接觸用品可觸及部件中可遷移元素的限量要求,只就鉛和鎘設有限值,並只適用於塑料材料及製品,以及產品表面的噴漆和塗飾層。考慮到現時坊間供應的寵物玩具外觀吸引,看起來與一般供兒童使用的玩具並無明顯差異,所用的物料亦不限於塑膠材料,加上不同地區(丹麥、美國、台灣、菲律賓等)消費者組織、關注寵物權益組織所進行的研究,還是寵物玩具供應商就產品進行品質監測,不少都參考適用於兒童玩具的安全標準進行評估,當中以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較被廣泛採用。為同時保障幼兒和狗隻的健康和安全,本會參考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就不同物料的樣本進行19種特定元素遷移量的分析,另參考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進行物理試驗。此外,亦按產品物料的特性,參考適用的歐洲或國際標準進行其他有害物質,包括塑化劑、游離甲醛(free formaldehyde)和可能釋出芳香氨(aromatic amines)的偶氮染料(azocolourants)等的相關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