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狗玩具安全檢測 有樣本三價鉻遷移量相對較高

用嘴巴探索物件是狗隻的天性,牠們每日或會花上長時間啃咬把玩寵物玩具,視玩具為重要的玩伴;寵物主人亦往往願意花費購買各式各樣的玩具供寶貝玩樂,讓牠們打發時間和消耗精力,好好放電。歐美等地曾有研究指出寵物玩具檢出有害物質(例如鉛和鎘等重金屬、塑化劑、甲醛和具致癌風險的偶氮染料),然而過往從沒有組織就本港供應的寵物玩具進行檢測。本會留意到近年坊間供應的寵物玩具款式琳瑯滿目,物料亦十分多元化。有見及此,本會就市面上30款較常見供狗隻用的寵物玩具進行化學和物理安全分析,以協助寵物主人為愛犬找到安全,又令人安心的玩具。 

 

測試結果顯示,樣本沒有檢出塑化劑、甲醛或具致癌風險的偶氮染料等有害物質,亦沒有發現可能造成損傷的尖角或銳邊。除個別樣本的三價鉻遷移量高於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的要求上限外,其餘樣本的特定元素遷移量均符合相關要求,整體安全程度令人滿意,惟本會呼籲供應商應明確說明產品的清洗方法,適當標示注意事項,以確保玩具「襟玩」又保障家中寵物和幼兒的安全。 

檢測樣本和結果 

本會分別從寵物用品店、家品店,以及網上商店,購買了30款來自不同品牌標榜供狗隻使用的玩具樣本,涵蓋4大主要類別:包括11款毛/布公仔(soft toys,樣本為ST1至ST11)、7款為繩索/繩結/編織或含相關部件的玩具(rope toys,樣本RT1至RT7)、9款以橡膠或乳膠為主的款式(rubber/latex toys,樣本RBT1至RBT9),以及3款含皮革部件的款式(leather toys,樣本LT1至LT3),每件產品售價由$30至$179不等。  

 

當中22款含有可以發出聲音的部件,如哨子及/或響紙,當寵物擠壓或啃咬內含哨子的玩具時,便會發出「吱吱」聲或類似動物叫聲;而響紙在搓揉時則會發出「沙沙」聲響,這些發聲玩具都可以吸引狗狗持續把玩。此外,6款樣本聲稱可供飼主將寵物零食放入其中,供狗隻靠嗅覺進行探索。 

全部樣本檢出重金屬 

本會參考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EN71-3就各款狗玩具的可接觸部件進行特定元素遷移量(migration of certain elements)的檢測。該標準考慮到幼兒就不同種類玩具物料的攝食量可能會有所不同,故就3類玩具物料設下不同的遷移量上限。第一類玩具物料為乾燥、易碎、粉末狀或柔軟的玩具物料(例如蠟筆和黏土);第二類為液體或黏性玩具物料(例如「鬼口水」);而第三類則為可刮取的玩具物料,涵蓋固體玩具物料,包括塗層、紡織物和皮革等。是次測試的玩具樣本均屬該標準的第三類玩具物料。 

 

檢測就各樣本在正常或可預見使用情況下可觸及的部件進行,將玩具物料置於模擬胃液中浸泡2小時,溫度維持於37℃,從而評估樣本的物料被兒童誤吞後,在人體內可能遷移出各種特定元素的情況。 

 

檢測結果顯示,各樣本檢出1種至8種特定元素,當中以ST10、ST11、RT5、RT7、RBT6、LT2和LT3同時檢出6種至8種元素。而ST1、ST3、RT1和RBT1等4款只檢出1種元素。 

逾9成樣本檢出三價鉻 

樣本中最常檢出的元素為三價鉻,除樣本ST1和RBT5外,其餘28款均有部件檢出三價鉻,遷移量由0.02mg/kg至647.7mg/kg不等。大部分樣本所檢出的三價鉻均屬小量(低於2mg/kg),相信可能引致健康風險的機會不大,惟1款有部件(樣本LT3)所檢出的三價鉻遷移量高於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就第三類玩具物料所設的要求上限(460mg/kg)。 

 

皮革樣本的三價鉻遷移量普遍較高 

整體而言,以皮革部件所檢出的三價鉻遷移量明顯較測試中的其他物料為高,平均遷移量約為357.3mg/kg。3款含有皮革部件的樣本中,所有皮革部件均檢出三價鉻,遷移量由218.5mg/kg至647.7mg/kg不等。當中以樣本LT3於其正面和背面不同顏色的皮革部件(見圖1),檢出的三價鉻遷移量分別為647.7mg/kg和580.3mg/kg,均高於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的相關要求上限(460mg/kg)。 

 

 

個別樣本於其正面和背面皮革部件,檢出三價鉻的遷移量高於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的要求上限,有幼兒的家庭必須加倍留神,避免讓幼兒接觸相關狗玩具。

圖1:個別樣本於其正面和背面皮革部件,檢出三價鉻的遷移量高於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的要求上限,有幼兒的家庭必須加倍留神,避免讓幼兒接觸相關狗玩具。 

 

事實上,鉻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的工業程序中,而三價鉻化合物普遍應用於皮革的鞣製(tanning)程序,相信因此令該等樣本的皮革部件檢出三價鉻。 

 

美國毒物與疾病登記署(ATSDR)的資料顯示,動物研究指出三價鉻可令動物出現皮膚過敏(sensitization)反應。儘管相關過敏反應通常由皮膚接觸所致,但最初誘發過敏的過程中可能涉及經由呼吸吸入、口服或皮膚接觸等途徑接觸三價鉻所致。香港愛護動物協會高級獸醫方曉瑩表示,如果寵物主人發現寵物身體出現持續或經常復發的皮膚問題,建議尋求獸醫意見,並將懷疑導致相關情況的玩具或食物交予獸醫,以進一步商議治療方案。 

 

個別樣本的桃紅色和黑色印花塗層連底材部位(豬鼻和眼睛位置)檢出六價鉻,而遷移量符合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的要求上限。 

圖2:個別樣本的桃紅色和黑色印花塗層連底材部位(豬鼻和眼睛位置)檢出六價鉻,而遷移量符合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的要求上限。 

1款乳膠樣本檢出六價鉻 

30款樣本中,只有1款(樣本RBT9)有部件檢出六價鉻,遷移量為0.0362mg/kg,沒有超過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就第三類玩具物料所設的要求上限(0.053mg/kg)。 

 

由於該樣本於豬鼻和眼睛部位的印花塗層不能從乳膠底材分離出來,故此,實驗室將相關印花塗層連同乳膠底材剪出並進行分析,另就該樣本乳膠底材(沒有印花塗層)進行檢測,以便作相關比較。結果顯示,該樣本於豬鼻和眼睛部位塗層連底材的物料(見圖2)同時檢出六價鉻和三價鉻;而粉紅色乳膠底材則只檢出三價鉻,並沒有檢出六價鉻,換言之,相信樣本相關部件檢出的六價鉻乃源自印有花紋的塗層部分。 

 

本會檢視其他同類設計的乳膠樣本(例如RBT3和RBT4)的檢測結果,發現相關印有花紋塗層連底材的部件並沒有檢出六價鉻。 

 

留意具致癌和致敏風險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資料顯示,六價鉻化合物並不會天然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大多數源自人工製成,而相關化合物通常呈檸檬黃色、橙色,或暗紅色等,可用於製造紡織染料的色素,以及油漆、油墨及塑膠等。另有資料顯示,六價鉻化合物會用於塑膠和橡膠的油漆和印刷油墨。由於具備充分的證據顯示六價鉻化合物對人類具致癌性,可引致肺癌,與鼻竇癌症亦有關聯;另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相關化合物對實驗動物亦具致癌性;IARC將其歸類為「令人類患癌物質」(第1組物質)。 

 

美國ATSDR的資料顯示,經口服攝入六價鉻主要影響研究動物的腸胃系統。歐盟健康及環境風險科學委員會(SCHER)的意見書則指出,經口服途徑攝入六價鉻會令實驗動物出現口腔及腸胃道癌症。此外,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的文件則指出,動物的研究數據顯示,經由皮膚單次接觸六價鉻也可令動物引致過敏或刺激反應。 

 

為了保障家中狗隻的安全,儘管樣本RBT9檢出的六價鉻遷移量符合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要求,但考慮到相關物質潛在的健康風險,本會建議有關產品生產商留意相關情況,除了顧及產品所用乳膠材料的品質外,亦應留意印刷花紋所用顏料的安全程度。 

3成樣本檢出小量鉛 

檢測中有10款樣本檢出鉛,包括樣本ST6、ST8、ST9、ST10、ST11、RT7、RBT6、LT1、LT2和LT3,遷移量由0.212mg/kg至0.738mg/kg,均符合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的要求上限(23mg/kg)。檢測結果同時反映無論是毛絨、布料、繩/線、橡膠,或者皮革等不同物料,均有機會檢出鉛。 

 

除1款(樣本ST8)只在該樣本眼睛繡線連底材部位的物料檢出鉛外,其餘9款樣本在其毛絨、布料、繩/線、橡膠或皮革物料檢出鉛。5款樣本(ST9、ST11、LT1、LT2和LT3)有2至3個部件檢出鉛,而樣本RBT6則在標榜可放入寵物零食的橡膠部件中檢出鉛。若以物料而言,3款含有皮革部件的樣本中,其皮革部件均檢出鉛。 

 

鉛可積累體內 

美國消費者組織ConsumerAffairs於2007年公布的檢測報告指,有乳膠製狗玩具檢出大量鉛(達到907.4mg/kg)。該組織認為,鉛有機會於體內積累,寵物主人應加倍留意。而美國國家癌症犬基金會則指出,由於狗玩具有機會含鉛,長期讓狗隻接觸相關玩具或可引致鉛中毒,最終可能出現嚴重的神經問題。另外,受影響狗隻亦可能會出現腹痛、嘔吐和震顫,當中以幼犬出現鉛中毒情況機會相對較大。 

 

儘管本會是次於樣本中檢出的鉛遷移量符合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要求,但考慮到鉛可能積累於體內,為安全起見,本會仍建議飼主選擇鉛遷移量較低,甚或沒有檢出鉛的寵物玩具。 

7成樣本檢出鋅 

2002年美國有獸醫醫學報告指出,亞急性和慢性鋅中毒(zinc toxicosis)可影響狗隻的腎臟、肝臟、腸胃和造血組織,甚或引致溶血性貧血(hemolytic anemia)。2018年澳洲一份獸醫期刊報告亦提及另一宗鋅中毒個案,指當地一隻貴婦狗因為嚴重貧血、血尿、身體虛弱和食慾不振,需要緊急救治。相關個案均與狗隻吞下含鋅的異物有關。故此,寵物玩具會否遷移出大量鋅可能是狗主的另一個關注要點。 

 

檢測結果顯示,樣本中以橡膠或乳膠部件較普遍檢出鋅,相關遷移量顯著較其他種類的物料高,平均值為152.8mg/kg(以淨色底材物料計),相信與製造乳膠或橡膠的過程中普遍要用上鋅化合物有關。10款含有橡膠或乳膠部件樣本的鋅遷移量可由沒有檢出(樣本RBT1)至419mg/kg(樣本RBT8)不等,儘管檢出量符合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要求上限(46,000mg/kg),但於同類物料樣本間的遷移量差異頗大。  

 

2009年一份馬來西亞橡膠研究期刊指出,鋅複合物(zinc-complexes)是將天然乳膠進行硫化過程(vulcanisation)的必要成分,可以增強成品的抗拉強度;而鋅類促進劑(accelerators)亦會用於製造橡膠產品,故此,鋅有機會殘留在乳膠或橡膠製品中。 

 

本會提醒,由於橡膠或乳膠物料較易遭狗隻「嚴重破壞」,可能形成細小碎片,甚或被狗隻誤吞,如果主人發現玩具的橡膠或乳膠部件有損毀情況,應及時將其棄置,以免增加狗隻大量吞食這些玩具物料的機會。 

其他特定元素 

各樣本沒有檢出砷、硼、鎘、鈷、汞(俗稱水銀)、鎳、硒、錫和有機錫等9種特定元素的遷移。此外,儘管部分樣本檢出鋁、銻、鋇、銅、錳或鍶,不過遷移量都遠低於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相關的要求上限,相信可能引致健康風險的機會不大。 

其他有害化學物質含量和物理特性表現令人滿意 

由於塑膠物料較大機會檢出塑化劑;而毛絨、布料、繩/線和皮革等物料則可能經過甲醛處理,或使用含有可釋出芳香氨的偶氮染料來染製,故此,本會按各樣本的物料進行了塑化劑、游離甲醛或禁用的偶氮染料進行化學安全檢測。結果發現,各樣本沒有檢出這些有害物質,表現令人滿意。此外,本會另參考歐洲兒童玩具安全標準EN71-1進行機械和物理性能試驗,全部樣本均沒有發現尖角和銳邊,表現同樣理想。 

 

藏食玩具的藏食部件表現是否理想? 
使用上要注意甚麼? 

樣本ST2、ST3、ST4、RBT1、RBT2和RBT6等6款樣本說明為「藏食玩具」,可讓狗隻「有得食有得玩」。以相關樣本可供放入寵物零食或接觸食物部件的檢測結果,以ST3和RBT1表現尤其突出,相關物料完全沒有檢出任何一種特定元素;而ST2和ST4分別只檢出2種和1種元素,遷移量亦屬微量;惟RBT2和RBT6的橡膠部件分別檢出3種和4種元素,鋅遷移量亦明顯較其他4款樣本高,當中RBT6更檢出小量鉛。本會呼籲供應商應特別留意預料會被狗隻長時間咀嚼或舔食部件的安全程度,盡量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 

狗主應每日檢查玩具並清理未食完的零食,避免讓食物長時間留在玩具內,否則容易滋生細菌和霉菌,或構成食物安全和公共衞生的問題。以橡膠製的玩具為例,有樣本建議使用前先用溫水清洗;亦有樣本說明指可供洗碗碟機作機洗或以手洗。另有絨布製成的樣本則說明可用洗衣機進行機洗程序。狗主應參考產品說明適當清洗,確保衞生。 

 

部分狗玩具可供主人放入寵物零食,惟主人必須定期檢查和清理剩下的零食,避免滋生細菌和霉菌。

部分狗玩具可供主人放入寵物零食,惟主人必須定期檢查和清理剩下的零食,避免滋生細菌和霉菌。

 

 

寵物主人應留意各款玩具建議的清洗方法各有不同,按指示適當清洗可確保不會對玩具造成損壞。 

寵物主人應留意各款玩具建議的清洗方法各有不同,按指示適當清洗可確保不會對玩具造成損壞。 

7成樣本欠標示建議的清洗方法 

本會檢視樣本的標籤資料,發現只有9款樣本有建議清洗方法,其餘21款均沒有相關說明。有3款樣本的供應商向本會補充了產品的清洗說明。在有標示或說明清洗方法的樣本中,ST1建議用手洗,並只清洗表面;ST2和ST3則說明可供機洗;ST4、RT2和RBT2指機洗或手洗均可,ST4和RT2指用洗衣機洗,而RBT2則指用洗碗碟機洗;RBT1和RBT3則有說明以溫水或凍水配合清潔劑清洗;而ST10、RT5、RBT4和RBT7則建議只以乾/濕布抹拭。 

 

本會提醒,適當清洗寵物玩具對保障狗隻和家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尤其標榜可供「藏食」的產品更應作相關說明。而洗滌不當有機會對玩具造成損壞,影響其耐用程度,甚或增加衍生出有害物質的機會。以皮革樣本為例,相關部件檢出的三價鉻遷移量較高,如果清潔不當(例如用漂白劑進行清洗),或可能增加三價鉻經氧化而轉化成致癌物六價鉻的機會。為了加強對狗隻以及其家人的安全保障,建議供應商在產品加上適當的清洗說明,並提醒主人定時清洗和檢查玩具狀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