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細數乾香菇家族
解構營養、食用宜忌

細數乾香菇家族 
解構營養、食用宜忌

乾香菇由香菇乾製而成,是中式家常菜的常見食材,可為餸菜增添獨特的鮮味。長久以來,乾香菇被視為佳節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亦是節日的送禮佳品。本文將分析乾香菇的營養成分及食用的注意事項,另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真菌學博士鄧銘澤先生介紹香菇的分類、揀選和浸發乾香菇的貼士等,供消費者參考。

香菇與健康

香菇中含有的α-葡聚醣(α-glucan)和β-葡聚醣(β-glucan)等生物活性化合物,對人體有許多健康益處。鄧博士指,這2種葡聚醣均能通過降低身體內的促炎細胞因子如IL-1β和IL-6的水平,有助調節免疫系統並減少炎症。在心血管健康方面,這些化合物能改善葡萄糖和脂質(lipid)的代謝、降低膽固醇水平和血壓。β-葡聚醣還具有抗氧化特性,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並減少氧化壓力,同時具備抗菌特性,有助整體預防疾病。

金屬污染物天然存在於環境中,亦可因人類的工業活動等產生。食用菌包括香菇無可避免會累積金屬污染物。食物安全中心亦曾公布有乾冬菇樣本被檢出重金屬鎘含量超出相關規例要求。為減低因食用乾香菇而攝入金屬污染物的機會,消費者應於食用前徹底沖洗食用菌,以去除表面的沙泥雜質(包括金屬污染物)。另外,保持均衡飲食亦有助避免因偏吃某幾類食物而過量攝入某些金屬污染物。

大部分動物和植物都會於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甲醛。因此,香菇一般天然含有小量甲醛。由於甲醛可溶於水中,食物安全中心建議,乾香菇等乾貨於烹煮前應以流動自來水清洗及以乾淨清水徹底浸泡,並將浸泡的水棄掉。另外,烹煮產生的熱力有助去除甲醛,因此香菇應徹底煮熟後才可食用。中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網站發表的一篇文章亦指,將乾菇浸泡1小時,再煮5分鐘後,菇類的甲醛含量已明顯降低。

香菇含有的嘌呤(purine,又稱普林)可抑制負責收縮血管的酶,有助放鬆血管,維持心血管健康。當中的植物固醇亦有助阻隔膽固醇吸收,防止血塊黏着血管內壁,保持血液暢通,適合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士進食。

 

不過,根據衞生署的資料,冬菇屬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痛風(gout)患者或需要控制血液中尿酸水平的人士,應限制進食或按營養師的膳食指示進食。痛風是由於血液內的尿酸持續過高所致的炎症性關節炎(arthritis),而高嘌呤飲食是引致血液內尿酸上升的其中一個因素。因此,痛風患者不宜進食過量香菇,以免痛風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