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衞生的考慮
根據衞生署的資料,「科學委員會」會定期舉行會議,從公共衞生的角度,就「免疫接種計劃」涵蓋的疫苗適時向衞生防護中心提供科學意見和作出建議。由於將新疫苗納入計劃會影響所有兒童,因此必須確保決策以科學實證為基礎,審慎考慮各項因素,確保接種新疫苗的利大於弊,並能有效運用寶貴的公共資源,惠及整體人口。對於因應科學實證而未被納入「免疫接種計劃」的其他疫苗,家長可向家庭醫生查詢,按個人需要選擇為子女接種疫苗。
「科學委員會」就各種可預防疾病的疫苗,定期檢討本地的流行病學情況、世界衞生組織對免疫接種的最新建議、新疫苗的科學發展與應用、疫苗成分的更新、成本效益研究,以及其他衞生當局的經驗,從公共衞生角度向衞生署提出建議。衞生署會參考科學委員會的建議,並考慮多項科學因素,包括流行病學情況(如發病率和死亡率);因疾病而造成的醫療負擔;疫苗的安全、效能、副作用、成本效益及供應是否充足、公眾對有關疫苗接種的接受程度、是否有其他預防該傳染病的方法,以及接種疫苗的行政安排等,不時更新「免疫接種計劃」。
事實上,本地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免疫接種計劃」可預防的12種疾病,目前在本港的發病率維持在甚低水平。對於在公共衞生層面未納入「免疫接種計劃」的其他疫苗,衞生署建議家長諮詢家庭醫生的專業意見,了解接種相關疫苗的益處和風險,並根據醫生對個別兒童的健康狀況、過往病歷等因素而作出的評估,在知情同意下決定是否為子女安排接種,以提供個人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