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及其他近視控制方法
阿托品眼藥水
阿托品眼藥水是一種抗膽鹼藥品(anticholinergic drugs),在本港屬受管制藥物。阿托品眼藥水以往被廣泛應用作散瞳劑,能麻痺睫狀肌,使瞳孔在強光照射下仍保持擴大,有助眼科醫生進行範圍更廣、更全面的眼底檢查。早年研究曾指出阿托品眼藥水可治療及控制近視,然而因其副作用較多而未被普遍使用。直至近年臨床數據顯示,低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同樣有控制近視效果,而且副作用比較輕微,因此近年使用阿托品眼藥水作近視控制已逐漸普及。
根據《藥劑業及毒藥規例》(第138A章),擬用於減緩近視加深的阿托品藥劑製品屬附表10的第1部、附表1及附表3毒藥(即處方藥物),用作減緩4歲至14歲兒童近視加深的治療。當兒童近視每年加深大於或等於100度,或可開始使用阿托品眼藥水治療。然而,持續使用少於2年可能無法達到治療的最大益處,而且阿托品亦可能伴隨各種副作用如畏光、視力模糊、視敏度不佳等,因此須由眼科醫生按病人的情況決定是否使用。
一般情況下,眼科醫生會因應兒童的年齡、近視狀況、藥物耐受性等因素,選擇合適濃度的阿托品眼藥水,普遍為0.01%或0.05%,兒童須於每晚睡前滴一次,維持大約6個月或以上(實際療程按眼科專科醫生診斷而定)。阿托品眼藥水的售價視乎眼藥水包裝而定,普遍分為有防腐劑的單支裝或標榜不含防腐劑的獨立支裝,1盒約1個月分量的阿托品眼藥水售約$400至$700,但因其屬處方藥物,消費者在考慮價格時亦要留意額外的診金及眼睛檢查等費用,首次診金及覆診診金按個別診所收費而定,每次為約$800至$1,000不等。
原理
阿托品眼藥水抑制近視加深的原理眾說紛紜,近年普遍研究認為阿托品能促進脈胳膜的血液流動及血管健康,有助緩解鞏膜缺氧,維持眼球結構的完整性及功能性,從而抑制眼軸過度延長,減慢近視加深。
注意事項
約每半年需定期覆診
香港眼科學會會長任卓昇教授指出,眼科醫生一般會先安排6個月為一個療程單位處方阿托品眼藥水,並每半年追蹤一次兒童的近視發展情況。若臨床表現良好,阿托品治療通常會持續2年至3年,或直到青少年中期約15歲至16歲為止,因大部分近視患者超過這個年齡後近視進展已經會減緩。治療期間需定期追蹤近視度數及眼軸長度的變化,因此患者必須定時覆診。除此之外,在任何情況下,若眼睛出現突發性問題如眼睛發紅、疼痛等,都應立即求診。
阿托品治療有機會出現副作用
使用阿托品眼藥水有機會伴隨其他副作用如:瞳孔擴張、眩光、短暫失去調節能力(loss of accommodation)而令視力模糊等。不過,這些副作用一般都會在停用阿托品時消失。任教授指,眼科醫生均會在處方阿托品前向家長詳述使用相關藥物後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包括畏光及短暫性視力模糊等。他又補充,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仍會令瞳孔輕微放大,因此部分兒童在戶外會有輕微畏光的感覺。如有需要,兒童可佩戴變色鏡幫助抵擋直射性陽光。然而,部分學校可能不允許學生佩戴可變色鏡片,家長選配前應先向學校了解相關規定。
此外,小部分對阿托品特別敏感的兒童或會在使用阿托品眼藥水後,出現短暫看不清近距離景物的情況,因阿托品能麻痺睫狀肌,繼而影響眼睛調節及對焦。雖然此情況並不常見,但仍有家長會額外為子女選購漸進鏡,於鏡片上配有不同度數,配合兒童觀看近、中及遠距離景物,以應對日常需要。
其他近視控制方法
紅光治療
重複低強度紅光近視治療(Repeated Low-level Red Light,簡稱RLRL)是一項新興的近視控制方法,透過持續、短時間於眼睛照射紅光,達致減慢近視加深的效果。紅光療法的具體原理目前仍未有清晰結論,但學界普遍認為照射紅光能刺激視網膜血管的血液流動及代謝,從而增加脈絡膜厚度,抑制眼軸增長。然而,WSPOS的共識聲明中亦有補充,雖然紅光療法在深近視患者中有特別顯著的效果(particularly strong effect in high myopia),但現時並無針對紅光治療器械的安全標準作出規範,這或會增加潛在不良反應的風險。此外,紅光療法的長遠安全性仍有待更多數據確認。
組合療法
由於阿托品眼藥水並無矯視功能,兒童需要同時佩戴眼鏡、隱形眼鏡或使用OK鏡才可擁有清晰視野。因此,有部分家長會選擇同時使用阿托品眼藥水,配合其餘一種光學控制方法。對於使用單一療法後效果不顯著、仍未能有效控制近視發展的兒童,任教授建議家長可考慮使用組合療法。他又指出,在亞太地區等近視高發地區中,組合療法非常普遍,因此他會推薦近視度數有快速加深趨勢、有高度數近視家族史的家庭、或有意追求更強控制效果的家長,考慮為子女選擇組合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