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肌」不可失! 及早預防肌少症、骨質疏鬆

「肌」不可失!  及早預防肌少症、骨質疏鬆

本港人口持續老化,政府統計處推算,65歲及以上長者人口由2021年約21%,將上升至2046年36%,即每3名港人中便有多於1名長者。隨年齡增長,身體會陸續出現變化,有些變化會較為明顯,憑肉眼已能察覺,例如中央肥胖、皮膚鬆弛或頭髮變白;但有些變化卻是無聲無息,當察覺時或許已經太遲,包括肌肉減少及骨質流失。

 

肌少症(sarcopenia)和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常見的長者疾病,兩者均與年齡增長、肌肉和骨骼衰退有關,並有相互關係,除均可導致長者行動不便,影響自理能力,還會增加跌倒、骨折,甚或死亡的風險,情況不容忽視。

骨質疏鬆症

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因素十分相似,例如缺乏維他命D、營養或運動不足,故同時患有該兩種疾病的情況頗為常見。骨骼與其他身體部分一樣是活組織,會對運動作出反應,當骨骼受到運動造成的壓力時,便會向身體傳遞信號,使骨骼生長出新的細胞,從而變得強壯。因此,長期缺乏運動會令肌肉流失,同時亦增加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由於骨質密度減少會令骨骼結構變得脆弱,容易導致脆弱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如肌少症持續惡化,日常活動能力減弱、身體功能退化,容易再次跌倒引致更多脆弱性骨折,需住院接受手術。情況嚴重更有機會進入惡性循環,增加死亡風險。

 

與肌肉流失的情況相似,骨質密度一般在20至30多歲時達到頂峰,到近40歲骨質開始明顯流失;與此同時,更年期的女性因體內雌激素下降,會加劇骨質流失。當骨質流失的速度較正常快時,便會增加提早患上骨質疏鬆症和骨折的機會。根據本港一間機構在2021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在為1,800名65歲或以上婦女進行的臨床評估及骨質密度檢查中,發現約24%被診斷患有骨質疏鬆症,另有約27%被診斷為骨質稀薄及有高骨折風險。

 

除了更年期婦女容易患有骨質疏鬆症之外,其他高危人士包括長者、體型瘦小、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患者、吸煙、長期攝取鈣質不足、缺乏維他命D、過量飲用含咖啡因飲品(例如咖啡、濃茶)、過量攝取鈉質(鹽分)、缺乏負重運動、酗酒及有其他疾病,例如婦女因化療、電療或手術而提早停經引致雌激素不足、男性的睪丸素過低、內分泌失調病症(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藥物。

 

由於患上骨質疏鬆症的初期沒有明顯的徵狀,一般X光檢查並不容易察覺。現時較常用及精密的檢測方法是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診斷及監察治療效果。測量部位通常是腰椎骨及股骨,將量度所得數值與健康年輕成人平均骨質密度進行比較,從而計算出一個比較值,稱為T評分(T-score),如果T評分低於-2.5,可診斷病者患有骨質疏鬆症(見表一)。若病者已發生了脆弱性骨折,在臨床上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致骨折的情況,亦可診斷已患上骨質疏鬆症。檢視的12間私營醫療機構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進行的骨質密度檢查,收費由$600至$2,600。

 

如何介定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最危險之處是病徵不明顯,患者往往因意外跌傷骨折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由於嚴重骨折可以致命,故又被稱為「無聲殺手」。最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股骨關節(包括股骨頸和轉子間)、手腕骨及脊椎,其中以手腕骨骨折的影響較輕微,股骨骨折較嚴重,並可以導致高的死亡率,原因是股骨骨折患者大多為年長人士,並同時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在住院或手術期間較容易發生其他併發症而增加死亡風險。不同海外研究指股骨骨折患者在骨折發生後1年內的平均死亡率約為20%;即使手術成功可以出院,當中約有半數患者可能會失去活動及自理能力,需要別人照顧。脊椎骨折亦有其他後遺症,包括脊椎骨因塌陷而令背部彎曲,形成駝背及變得矮小,影響外觀,部分患者亦會出現背痛,不能從事較持久的活動,令生活質素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