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
驅蚊效能測試
驅趕致倦庫蚊的效能大致良好
塗上樣本後30分鐘
有5款樣本在首60秒有致倦庫蚊降落在前臂上,當中以「趣樂」(#25)的平均數量最多,有10.0隻,其餘樣本分別為「殺牠死」(#5)、「屈臣氏」(#21)、「Eco.babe」(#22)和「蚊子奇拿」(#24)。
塗上樣本後1小時
有6款樣本在首60秒有致倦庫蚊降落在前臂上,當中仍以「趣樂」(#25)的平均數量最多,有30.0隻,其餘樣本分別為「Prime Living」(#15)、「Burt's Bees」(#19)、「屈臣氏」(#21)、「Eco.babe」(#22)和「蚊子奇拿」(#24)。
塗上樣本後2小時
在首60秒有致倦庫蚊降落在前臂上的樣本增至9款,當中仍以「趣樂」(#25)的平均數量最多,有30.0隻,其次為「Prime Living」(#15),有9.0隻,餘下樣本分別為「萬寧」(#14)、「珮氏」(#16)、「Burt's Bees」(#19)、「屈臣氏」(#21)、「Eco.babe」(#22)、「Mámbino Organics」(#23)和「蚊子奇拿」(#24)。
塗上樣本後4小時
增至14款樣本在首60秒有致倦庫蚊降落在前臂上,「趣樂」(#25)的平均數量增至38.0隻,而「Prime Living」(#15)也增至22.7隻。
總括而言,共有10款在所有4個時點的測試都沒有致倦庫蚊降落到測試員的前臂上,包括「3M」(#1)、「歐護」(#2)、「萬寧」(#3)、「RID」(#4)、「曼秀雷敦」(#6)、「Skin Technology」(#8)、「蚊專家」(#9)、「莫釘我」(#11)、「日本叮叮」(#12)和「EG」(#20),表現最好。
而「趣樂」(#25)的測試結果顯示它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對蚊有吸引力,除了在第1個時點之外,其餘3個時點首60秒內降落在前臂上的致倦庫蚊平均數量都比對照試驗時更高。
驅趕埃及伊蚊的效能差異較大
含DEET的樣本整體表現佳
塗上樣本後30分鐘,5款當中,有4款在首60秒內沒有埃及伊蚊降落前臂皮膚。餘下DEET標示濃度最低(6%)的「殺牠死」(#5)平均有1.3隻埃及伊蚊降落前臂皮膚。
塗上樣本後1小時及2小時,各樣本大致維持相當高的驅蚊效能,只有「殺牠死」(#5)降落前臂皮膚的蚊子數量有所增加,而「萬寧」(#3)亦有蚊子降落前臂皮膚上。塗上樣本後4小時,含DEET濃度較高的樣本表現仍然屬於良好,其餘含DEET濃度較低的樣本(#5)表現則進一步下跌。
整體而言,大部分含DEET的樣本在4個時點都提供90%以上的保護,只有「殺牠死」(#5)在塗上樣本後4小時,效能下跌至35%的較低水平。而「3M」(#1)是所有25款樣本當中,唯一在所有4個時點的測試都沒有埃及伊蚊降落前臂皮膚的樣本。
含Picaridin的4款樣本亦表現良好
塗上樣本後30分鐘,4款樣本都已經有埃及伊蚊在首60秒內降落前臂皮膚,不過全部樣本的驅蚊效能都在90%或以上,較優勝是「曼秀雷敦」(#6)和「歐護」(#7),驅蚊效能達98%。其後3個時點的測試顯示,驅蚊效能大致呈反覆下降趨勢,當中以「曼秀雷敦」(#6)和「Skin Technology」(#8)較穩定,在大部分時點都能提供接近90%的驅蚊效能。整體而言,各樣本在4個時點都提供80%或以上的驅蚊效能。
含IR3535的2款樣本表現有差別
在4個時點的測試中,於首60秒內降落在前臂上的埃及伊蚊平均數量都是「莫釘我」(#11)較「驅蚊大師」(#10)多。「驅蚊大師」(#10)的驅蚊效能在4個時點都維持在80%以上,而「莫釘我」(#11)在30分鐘時的驅蚊效能達86%,但在4小時已降至49%的較低水平。
3款含PMD樣本的表現亦各有差別
在30分鐘和1小時的測試,有2款樣本的驅蚊效能都達到80%以上,其中「日本叮叮」(#12)在30分鐘的測試更達97%。隨後驅蚊效能大致逐漸下降,塗上樣本後4小時,驅蚊效能皆下跌至低於80%,分別是「日本叮叮」(#12)的76%,「博寶兒」(#13)的74%,而「萬寧」(#14)更下跌至30%的較低水平。
含雪松油樣本初時表現良好而後期下跌
塗上樣本後30分鐘,「Prime Living」(#15)的驅蚊效能為87%,表現良好。在1小時,樣本的驅蚊效能已下降至73%,到4小時,驅蚊效能已下跌至42%的較低水平。
含野紅茄提取物的2款樣本
驅避埃及伊蚊的表現欠佳
塗上樣本後30分鐘,「珮氏」(#16)和「屈臣氏」(#17)的驅蚊效能已分別只有26%和16%。而在1小時、2小時和4小時的表現就更遜色。
其他聲稱天然或標示植物成分
樣本表現差異大
塗上樣本後30分鐘,有2款樣本的驅蚊效能高於50%,算是這類樣本中效能較佳的,分別是「Burt’s Bees」(#19)和「EG」(#20),驅蚊效能分別是60%和52%。到了1小時,#19和#20的驅蚊效能已經低於50%水平。
另一方面,有3款樣本在所有4個時點的驅蚊效能都低於10%,分別是「Green Herb」(#18)、「蚊子奇拿」(#24)和「趣樂」(#25)。其中「趣樂」(#25)在第1個時點首60秒內降落前臂皮膚的埃及伊蚊平均數量已達102.0隻,表現最為遜色,該樣本在4個時點降落前臂皮膚的埃及伊蚊平均數量都比對照測試時更高。此外,在多於1個時點降落前臂皮膚的埃及伊蚊平均數量都比對照測試時更高的樣本還有「屈臣氏」(#17)、「Mámbino Organics」(#23)和「蚊子奇拿」(#24)。
樣本不含「DEET」聲稱與測試相符
部分樣本聲稱不含DEET,因此本會安排測試這些樣本有否含DEET成分,結果發現全部不含DEET,符合聲稱。
標籤評估
本會檢視了各樣本的標籤,查看所提供的資訊,包括成分、施用方法、對兒童是否適用的提示以及警告字句等。
有樣本成分資料不清晰
本會認為,驅蚊劑產品必須清楚列出所含的成分,讓消費者知悉,以免使用了不適合自己的成分而引致問題,例如過敏反應。然而,1款樣本「莫釘我」(#11)在瓶身所列的和包裝盒的成分表不相同,可能令消費者感到混亂。
此外,雖然全部樣本都有提及成分,不過詳細程度則各有差異,部分只寫活性成分,例如DEET,但餘下的成分只標示「其他成分」,甚至完全沒提及,本會希望廠商可提供更詳盡資料。
施用方法
一般來說,樣本都有簡介如何噴灑或塗抹到身上外露皮膚。不過,對於一些需要謹慎處理的位置,例如面部,則不是每款都有提及。如果不慎讓驅蚊劑進入眼睛,有可能刺激眼睛,所以驅蚊劑產品應提示消費者不要直接向面部噴灑,宜先噴到手上,再輕輕塗在面上,並避免太接近眼睛周圍。
適用年齡
有部分樣本並沒有明確表示是否適合兒童使用,又或有提及兒童可使用但卻未有提及適用年齡。然而,含DEET的5款樣本中,除了「萬寧」(#3)標明「只供成人使用」;其他4款當中,「RID」(#4)標示「May be dangerous, particularly to children」,「3M」(#1)及「歐護」(#2)分別標示「切勿讓兒童直接使用」及「請勿讓兒童自行使用」,而應由成人為兒童塗抹,而標示DEET濃度最低的「殺牠死」(#5)沒有提及如何為兒童塗抹。或許不同國家的醫學機構或監管當局對含DEET驅蚊劑的適用年齡持有不同意見,本會認為,廠商有責任清晰顯示其產品適合甚麼年齡的人士使用,並列出各年齡的適當使用分量和方法。
過敏提示
鄭倩敏藥劑師表示,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驅蚊劑時一般都是安全的。然而,這些活性成分物質,無論天然與否,都可能對某些人(包括孕婦和兒童)造成皮膚刺激或過敏反應。消費者購買驅蚊劑時,可諮詢社區藥劑師的意見。
不少樣本都有提示,消費者在使用時出現過敏反應便應停止使用或求醫。其中3款樣本「博寶兒」(#13)、「蚊子奇拿」(#24)和「趣樂」(#25)更提示消費者應先行塗上小量作測試,如出現不良反應便不應繼續使用。
其他提示
不少驅蚊劑都含有易燃或容易揮發的物質,所以需要適當地儲存。然而,有2款樣本「Prime Living」(#15)和「Eco.babe」(#22)的標籤沒有提及儲存方法。
驅蚊劑的規管
本港規管除害劑的相關法例為《除害劑條例》,根據該條例,漁農自然護理署(以下簡稱漁護署)監管除害劑的輸入、製造、售賣及供應等,而除害劑註冊紀錄冊第I部載列了已註冊的一般家居即用型除害劑的活性成分、零售或供應之劑型及最高濃度限制等資料。其附例亦規定,任何在港供應及零售的註冊除害劑都必須附有明確的中英文標籤,標籤上須清楚列明產品的活性成分、濃度、使用方法、安全措施、急救指示、警告字句等內容。然而,該條例涵蓋的範圍不包括直接施用在人體的驅蚊產品。
以往含有DEET成分的驅蚊劑須申請成為註冊藥物才可在本港出售。在2005年,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轄下的藥劑業及毒藥 (藥劑製品及物質註冊:臨床試驗及藥物測試證明書)委員會檢視含有DEET成分已註冊驅蚊產品,並參考外地對有關產品的管制,決定這些驅蚊產品並不屬於藥劑製品。
本會期望當局參考香港以外地區的法例,對直接施用在人體的驅蚊產品作出完善的規管,包括對該等驅蚊產品的活性成分、濃度、標籤資料、效能聲稱、適用人群及年齡等多方面,作出適當的規定。
選擇指南
測試結果顯示,整體上含有DEET、Picaridin、IR3535和PMD對驅避致倦庫蚊和埃及伊蚊都有不錯的效果。而含有野紅茄提取物和其他聲稱天然或標示植物成分的樣本中,大部分在驅避致倦庫蚊的效能都不差。如果需要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地區,選擇含有DEET、Picaridin、IR3535和PMD的產品會較佳。如果需要用於兒童,還應注意產品的濃度是否合適,和依標籤指示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