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齊心「走塑」保健康助地球
倡自攜餐具實踐可持續消費

齊心「走塑」保健康助地球
倡自攜餐具實踐可持續消費

近期「走塑」成為全城焦點,新措施推行後,不單被傳媒連日報道,更在網上掀起熱議。網民紛紛發表「食評」,除了討論塑膠餐具替代品的設計及耐用程度,亦對其安全度提出疑問。「走塑令」實施首日正值「世界地球日」,今年以「地球與塑膠」為主題,設定2040年減塑60%的減量目標,並倡議分階段停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可見「走塑」已成為國際間的共識和重要政策。

編者的話

然而,3 年疫情,的確令環保工作「開倒車」。為了抗疫,市民不得不大量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有國際海洋組織估算,香港有超過1億個口罩於疫情期間流入海洋,釋出至少88萬億粒微塑膠。雖然疫情已過,外賣自取、居家點餐卻成為不少市民的「新日常」,每日每人每餐所使用的即棄塑膠餐具數量相當驚人。這類塑膠製品所釋出的微塑膠,嚴重破壞自然生態系統之餘,又會被海洋生物攝取,有機會導致死亡。另外,塑膠污染亦會隨著食物鍵進入人體,有機會危害身體不同系統,孕婦及發育中的小孩尤為危險。

 

即使全球齊聲要「絕膠」,塑膠在20世紀初問世時其實大受歡迎。1907年,世界上第一種化學合成塑膠「酚醛樹脂」誕生,具有卓越的隔熱和絕緣功能,而當時家庭電器需求很大,這種塑料能夠製作輕巧的電器如收音機、電話等,帶來劃時代的變化。到了1926年,現在廣為人知的合成「聚氯乙烯」(PVC)面世。由於它耐用又便宜,被廣泛應用於衣飾、醫療、建築材料等,徹底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卻同時為環境帶來深遠禍害。塑膠難以分解,單單分解一支膠飲管最長要達200年;如使用焚化方法處理,塑膠加熱時會產生有毒物質造成污染,就算在堆填區自然分解,其過程會釋放溫室氣體,加劇地球暖化,這塑膠處理循環最終仍是人類要自食其果。

 

要解決塑膠污染,需要政府、商界,以及消費者三方面共同努力。為了兼顧環保和滿足市民需求,北歐5國計劃在2030年前達到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本會相信本港市民基本上都支持「走塑」,亦喜見特區政府踏出這重要的第一步。在商言商,當然希望找到又便宜、又安全的塑膠餐具替代品,而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儘管大多樂意配合「走塑」,仍希望獲得滿意的用餐及消費體驗。本會曾就環保即棄餐具的安全度作出分析,發現由棕櫚葉類製成的餐具最安全,且相對堅固,耐水又耐油,防漏性亦高,較紙類及甘蔗渣漿類植物纖維類所製成的餐具可取。此外,生產商應避免在餐具上印有彩色圖案,以減低色素中的化學物質污染食物的風險。

 

其實,要數最環保、最直接、最符合經濟效益的「走塑」方法,定必是鼓勵市民自備耐用餐具,切切實實地從源頭減廢。說到底,即使使用較環保的替代品,仍不能杜絕其單次使用即棄的本質,需要能源、成本、時間去處理,對環境仍會造成一定壓力,因此,要「走塑」就要改變消費行為和習慣。很多人認為自備餐具很難,然而,還記得八、九十年代,不少市民都會自提保溫壺到粥店買早餐,或到糖水店買「宵夜」? 而外出用餐時,市民都會使用餐廳可清洗的重用餐具,這些消費習慣,似是過去的消費模式,但為了保護環境和市民健康,回歸過往的行為反而對處理塑膠問題最為實際奏效。

 

全球175個國家,包括中國代表攜手草擬的《全球塑膠公約》將於今年年底出爐,是第一份針對塑膠制訂具法律約束力的協定,可望使世界邁向「零塑膠」。本港在推動環保應具備國際視野,亦須跟上世界各地和國家的減廢步伐。本會多年來致力推動可持續消費,發表多項研究報告、文章,並舉辦研討會及教育活動等,全方位讓消費者增加對可持續消費的知識。展望未來,本會將繼續從日常生活中實踐,和消費者同行,共創一個可持續消費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