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漂綠?
《牛津英語詞典》把「漂綠」定義為「創造或傳播毫無根據或具有誤導性的環保主義形象」。簡單而言,漂綠是指公司、政府或組織誇大、未經證實或虛假地宣稱其產品或服務的環境效益的做法,其本質是一種「假環保」和「虛假宣傳」。
漂綠並非新鮮事,早在1986年,一名美國的環保主義者已提出這概念。他撰文指酒店建議顧客重複使用毛巾,不僅隱瞞了其增加利潤的目的,同時辯稱此舉為對環境負責的做法,其實是一種「漂綠」行為。時至今日,企業漂綠愈來愈普遍。國際消費者保護執行網絡(International Consumer Protection and Enforcement Network,ICPEN)在2021年對500間公司的網站進行審查後發現,有約40%公司的網站發布了具有誤導成分的環保聲明。
不同行業、產品和跨國企業屢見
漂綠行為
6種常見的企業漂綠行為
企業以往常於公關或廣告領域對自身產品或服務進行漂綠。但現時漂綠已演化出更多不同形式,並不斷「進化」,同時亦滲透到更多不同行業當中。這些更具隱匿性的漂綠行為,令消費者倍難識別。
今年,英國非營利金融智庫行星追蹤器(Planet Tracker)就不同的企業的漂綠個案進行分析及發表報告,從中歸納了以下常見的企業漂綠手法,以協助公眾識別:
- 綠色擁擠(greencrowding):指企業借著行業參與者數目眾多,即使個別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計劃採取不積極的態度,亦難以被發現的做法。
- 綠色照明(greenlighting):指企業透過把焦點放在營運或產品中一小部分的「綠色」特徵上,從而減少大眾關注企業於其他地方上破壞環境的行為。
- 綠色轉移(greenshifting):指企業暗示過錯在於消費者,並將責任歸咎於他們身上。
- 綠色標籤(greenlabelling):指企業聲稱營運或產品為「綠色」或「可持續」,惟帶有誤導成分。
- 綠色漂洗(greenrinsing):指企業在未達成所制定的ESG(環境、社會及管治,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ESG)目標前,恆常修訂其ESG目標,即俗稱「搬龍門」。
- 綠色掩飾(greenhushing):指企業為了避免遭審查,而選擇減少披露或隱藏與其「可持續」相關的資料。
消費者在購買所謂的環保產品或服務,及面對自稱的環保企業時,應特別留意。
近年,多個行業都出現了手法各異的漂綠身影。例如,不少手調飲品企業開始標榜其用於盛載飲品的膠杯是可分解塑膠,可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但有研究表示,這些材料只能在高溫等特定條件下才可分解,而並非所有地區都擁有合適的設施或條件來分解這些材料,所以這些所謂的「可生物降解」或「自然分解」的說法,並非可簡單執行。這些手調飲品業的做法,亦有綠色標籤(greenlabelling)的嫌疑。
過去不少跨國知名企業亦曾被識破對自身形象或旗下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漂綠。福士汽車(大眾汽車)廢氣排放醜聞(Volkswagen emissions scandal)正是漂綠的一個典型例子。2015年,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調查後發現,福士汽車在美國銷售的車輛的發動機控制器植入了特殊軟件,在官方檢驗時控制器會自動調整相關參數以通過廢氣排放標準,但實際上這些車輛排放的廢氣全都超標10至40倍。福士汽車一直對外宣傳其汽車為乾淨柴油車,顯然是綠色標籤(greenlabelling)的一種。其他的漂綠常見手法和例子列於表一。
通過各類認證識別環保產品
假如消費者有意選購更環保的產品或服務,及避開漂綠產品或企業,可參考由政府、環保團體或認證機構所頒布的標籤及認證計劃,以找出真正的環保產品及識別環保企業。本港有不少類似認證,詳見表二。
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強制性標籤計劃,Mandatory Energy Efficiency Labelling Scheme,MEELS)。為方便市民挑選具能源效益的產品及提升其節約能源的意識,政府於2009年已推行上述計劃,規定在本港供應的11類訂明產品須貼上能源標籤,讓消費者知悉有關產品的能源效益表現。該標籤把同類產品的能源效益分為5個等級,獲1級的產品能源效益最高,5級的產品能源效益則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