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背景
僅約4成機構願意提供資料 服務詳情欠透明度
本會在今年4月至5月,向54間提供言語治療服務的機構發出問卷,查詢關於兒童懷疑出現語言障礙(個案A)及中風後的長者出現吞嚥障礙(個案B)的診斷治療、服務收費和相關資料,包括年齡限制、評估及預計治療所需的時間及服務內容、收費,以至提供服務的言語治療師的資歷。至截稿前本會只收到4成多(即25間)機構提供的資料,當中包括4間非牟利機構、2間大學教學部門或大學附屬教學診所、2間私家醫院,以及17間私營機構(見表一)。
除「香港浸信會醫院」、「港怡醫院」、「便利醫」及「麥迪專業醫療服務有限公司」表示只提供言語治療轉介或外判服務外,其他沒有提供資料的機構分別表示沒有時間回覆、不願公開其機構的服務資料或不予回應,透明度極待改善,包括「香港理工大學 - 言語治療師診所」、「香港港安醫院 - 司徒拔道」、「仁安醫院」、「Edge Development Centre」、「天美學習發展中心」、「信恩醫護復康集團有限公司」、「思言兒童發展及治療中心」、「思卓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香港思進言語治療中心有限公司」、「香港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香港啟言言語治療中心」、「恩典言語治療及吞嚥中心」、「專業聲語中心」、「麥堅時醫護」、「愛護理服務集團」、「新一頁言語治療及復康顧問有限公司」、「認知言語治療」、「曉帆醫療」、「聯滙專科」、「聲線及言語治療中心」、「香港復康會 - 適健中心」、「啟程兒童發展協會」、「嬰幼兒心理發展協會」、「教協醫務中心」及「以高教育及醫療護理有限公司」。本會職員嘗試在這些機構的網站找尋相關資料,發現只有「教協醫務中心」的網站有提供收費、服務範疇,以及言語治療師的資歷等資訊,其餘大部分機構都欠缺收費資料,當中「信恩醫護復康集團有限公司」更沒有提供任何服務資料。消費者如有需要,須聯絡該機構的職員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