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35款乾意粉全藏異物 留意霉菌毒素含量對兒童的風險

除了米飯外,意粉可算是香港人的主要食糧。本會測試了市面上35款乾意粉樣本,每包樣本的售價介乎$4.9至$57.9,發現全部樣本均檢出輕質異物,當中有些樣本的異物含量頗高,衞生情況有待改善。此外,各樣本檢出赭曲霉毒素A、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以及除害劑殘餘含量均低於相關的參考標準,惟幼童需要注意從其他食物中亦有機會攝入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或可能導致一天的攝入量超出暫訂每日最高可容忍攝入量的風險。是次研究亦發現作為熱損傷的品質指標的糠氨酸,其含量在各意粉樣本的差異甚大。

測試項目及結果

參考香港《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下稱《規例》)對意粉的主要原料—小麥麵粉、小麥全麥粉或小麥的最高殘餘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簡稱MRLs)/最高再殘餘限量(extraneous maximum residue limits,簡稱EMRLs)。惟現時食品法典委員會及香港均未有就小麥麵粉、小麥全麥粉或小麥訂定霜霉威(Propamocarb)的限量。因此,本會參考歐盟《Commission Regulation(EC)No 1881/2006 setting maximum levels for certain contaminants in foodstuffs》為穀類所設的霜霉威最高殘餘限量。

 

草甘膦(glyphosate)是其中一種最為廣用的除害劑之一,主要用來殺死雜草。國際癌症研究機構(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把草甘膦歸類為「可能令人類患癌」(第2A組),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農藥殘留聯合會議(the Joint FAO/WHO Meeting on Pesticide Residues,簡稱 JMPR)則認為通過膳食攝入草甘膦不會為消費者構成致癌風險。

測試結果

23款意粉樣本檢出少量除害劑,當中14款檢出草甘膦。全部樣本的除害劑含量均低於香港《規例》對小麥麵粉、小麥全麥粉或小麥,及歐盟為霜霉威對穀類所訂的最高殘餘限量/最高再殘餘限量,正常情況下食用,應不會對身體構成影響。

 

供嬰幼兒食用的意粉樣本檢出微量草甘膦

3款供嬰幼兒食用的意粉樣本中,只有「Bellamy's Organic」(#22)沒有檢出除害劑,而「和光堂Wakodo」(#27)和「Hakubaku」(#12)則分別檢出每公斤0.192和0.036毫克草甘膦,低於《食物內除害劑殘餘規例》對相關原材料所訂的上限,正當食用下應不會對健康構成影響。根據該2款樣本包裝上的指示,建議嬰幼兒每次食用的分量不多(大約12克至30克),因此家長不需要憂慮。

 

兩款聲稱「有機」產品檢出微量除害劑殘餘

「有機食品」泛指按照有機標準生產,並經來源地認證機構或管理當局認證的食品。有機農產品在種植時,會避免使用化學農藥及肥料。農民及食品加工商須通過認證機構的檢查,才可獲授與認證,在其產品上貼上有機的標誌及/或標籤其產品為有機。

 

7款樣本的名稱包含「有機(organic)」,當中2款樣本,「Castagno」(#2)和「Delverde」(#11),分別檢出微量除害劑殘餘。

 

混合除害劑殘餘 「雞尾酒效應」或致健康風險

檢出除害劑的23款意粉樣本中,有12款檢出多於一種除害劑殘餘。近年各國對混合使用除害劑會否產生「雞尾酒效應」存有很大爭議。「雞尾酒效應」是指除害劑混用後,即使每一種都沒有超出各自的殘餘限量,仍有機會因為加乘效果而帶來健康風險,猶如混合飲用不同種類的酒,會較容易醉一樣。英國土壤協會(Soil Association)和英國農藥行動網絡(Pesticide Action Network UK,簡稱PAN UK)所發表的《Cocktail Effect》提出混用多種除害劑可能對人體產生「雞尾酒效應」的加乘效果。哪些除害劑混用會產生「雞尾酒效應」,以及加乘效果對身體有什麼影響,依然有待更多研究去證實。即使如此,本會鼓勵業界使用有良好農業規範的原材料供應商,採取物理防治措施管理蟲害及病害,最後一步才考慮使用除害劑等化學防治,以減低對人類及生態的危害。

暫定每周可容忍攝入量(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PTWI)是指人於一生中,每周可攝取某一污染物而不致構成可見風險的估計分量。攝入量的重點在於一生中長期的攝取量,只要平均攝入量並非長期超出該建議數值,間中攝取高於暫定可容忍攝入量,應不會影響健康。暫定每日最高可容忍攝入量(Provisional maximum tolerable daily intake,PMTDI)則用於沒有已知會在體內累積的污染物,短時間內大量攝入才有可能引起健康風險。

 

table 1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簡稱DON,又稱vomitoxin或嘔吐毒素)主要由禾穀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及黃色鐮刀菌(Fusarium culmorum)產生。這些霉菌可存在於泥土中,是小麥、大麥、燕麥、粟米等穀物及其製品中常見的致病菌。如果農作物於種植期間受蟲害及霉菌感染,又或穀物收割後未有妥善風乾,又或穀類及穀類製品儲存的地方較為潮濕,都有機會令這些鐮刀菌繁殖,使鐮刀菌衍生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含量較高。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性質穩定,加工及加熱食品的過程一般不能破壞其結構。攝入大量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後,可能會於30分鐘內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痛及發燒等徵狀,與其他致病菌和病毒引致的食物中毒徵狀相若,不易分辨。

 

現時,食品法典委員會及香港均未有就乾意粉中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訂立特定的含量上限。而歐盟則有為乾意粉訂立每公斤750微克(μg)的上限,而加工嬰幼兒穀類製品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含量上限則為每公斤200微克。此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簡稱JECFA,下稱專家委員會)為這霉菌毒素訂下每公斤體重1微克的暫訂每日最高可容忍攝入量。

 

含量雖不超上限 對幼童仍可構成風險

23款樣本檢出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含量由每公斤36微克至506微克,全部均低於歐盟對乾意粉每公斤750微克的最高濃度上限。而3款聲稱可供幼兒食用的意粉樣本,「Hakubaku」(#12)、「Bellamy's Organic」(#22)和「和光堂Wakodo」(#27),其每公斤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含量分別為38微克、沒有檢出和127微克不等,全部低於歐盟對加工嬰幼兒穀類製品所設的每公斤200微克的上限。

 

除了食用意粉外,消費者亦可能於日常飲食,例如麵包、餅乾、蛋糕等穀物製品中攝入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總膳食研究結果,本港市民從膳食中攝入霉菌毒素包括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分量屬低,引致健康問題的風險不大。惟小童的體重較輕,參考專家委員會所訂的暫訂每日最高可容忍攝入量,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對小童可能引致的風險較大,即使在產品中所含的濃度未超出歐盟上限,亦需要關注一日內從不同食品中攝入的霉菌毒素總和會否導致健康風險。

 

child

 

以一名15公斤的3歲小童為例,其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暫訂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為15微克。根據歐洲不同的研究或統計顯示,兒童的一日食用分量可以由25克至50克乾意粉不等。以25克計算,該名3歲小童進食「Kraft」(#34)和「Papa Alfredo」(#33)便會分別攝入 12.7和7.8微克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過其暫訂每日最高可容忍攝入量的50%(即7.5微克)。如果食用50克「Kraft」(#34)和「Papa Alfredo」(#33),更會超出一日的可容忍攝入量,分別攝入25.3和15.6微克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是暫訂每日最高可容忍攝入量的1.7倍和1倍。而食用50克「Jamie Oliver」(#8)則會攝入12.7微克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超過該小童暫訂每日可容忍攝入量的8成。如果小童一日內還食用了其他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含量較高的穀物製品,便有機會超出暫訂每日可容忍攝入量。

赭曲霉毒素A

赭曲霉毒素由曲霉菌屬(Aspergillus)或青霉菌屬(Penicillium)的幾種真菌產生。赭曲霉毒素分為A、B及C三種,當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簡稱OTA)毒性最強,主要影響腎臟,與一種慢性腎病可能有關。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把赭曲霉毒素A分類為第2B組,即「或可能令人類患癌」。

 

赭曲霉毒素A主要存在於穀類及穀類製品。農作物在種植、收割、儲存或運送時,有機會受到真菌感染。而如果農作物沒有妥善風乾或曬乾,更有利真菌生長,進而產生赭曲霉毒素A。即使肉眼看不見食物發霉,食物可能已受赭曲霉毒素A污染。穀類的加工程序,例如先去殼、清理穀殼,才研磨穀物,可令研磨的麥粉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減少。但赭曲霉毒素A結構穩定,煮沸、烘焗、發酵等食物處理過程未必能有效減低毒素的含量。

 

現時,食品法典委員會及香港均未有就乾意粉中的赭曲霉毒素A訂立特定的含量上限,歐盟對穀類製品所設的赭曲霉毒素A上限為每公斤3.0微克。專家委員會為赭曲霉毒素A訂出暫訂每周可容忍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112納克(即0.112微克)。

 

測試結果令人滿意

2款意粉樣本,「Jamie Oliver」(#8)和「家樂牌Knorr」(#29),分別檢出每公斤1.6微克及0.9微克赭曲霉毒素A,濃度均低於為加工穀類製品所訂的每公斤3微克的上限。

從收割小麥、加工、以至生產意粉、物流、儲存銷售,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混入異物。意粉含有異物的成因,可能是昆蟲等生物、碎石於收割時混入原材料—小麥當中;生產過程中,廠房員工的毛髮、衣物上的纖維;又或生產環境的衞生情況不佳,造成昆蟲、囓齒動物等滋生。輕質異物測試結果反映產品由原材料加工以至運輸及儲存的衞生情況。由於意粉的原料為小麥,農作物於種植及收割時,極有可能混入昆蟲等生物。

 

根據《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任何出售的食品必須適合人類食用,而廠商亦應盡一切應盡的努力(due diligence)去確保食品安全及衞生。

全部樣本均發現昆蟲碎片(insect fragments)

現時,食品法典委員會、香港和歐盟均未有就食品中檢出昆蟲碎片的數量訂定標準,而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的《Food Defect Levels Handbook》在對消費者沒有危害的前題下,為通心粉和麵食訂立了行動水平:在6個或以上的樣本中,平均每225克含225或以上的昆蟲碎片,即代表該食品含有雜質(adulterated),FDA可能會有執法行動。是次研究並未有為每款意粉樣本分別抽取6個樣本作測試,而只為每款樣本抽取225克樣本作檢測,但仍會利用FDA的行動水平作對比,供消費者參考。

 

全部意粉樣本均檢出昆蟲碎片,225克樣本含4至548昆蟲碎片不等。當中「日清食品Nissin」(#35)和「馬莎M&S」(#20)的昆蟲碎片含量最高,225克樣本分別含548和271昆蟲碎片,比FDA的行動水平高。「日清食品Nissin」(#35)的昆蟲碎片檢出量更比行動水平高出超過1.4倍。

其他異物

除了昆蟲碎片外,部分樣本亦檢出其他異物,包括粉蟎(acarid)、毛髮(hair)、金屬碎片(metal fragments)、天然纖維(natural fibres)、塑膠碎片(plastic fragments)、囓齒動物毛髮及毛髮碎片(rodent hairs and hair fragments)、石屑(stoney fragments)、合成纖維(synthetic fibres)和昆蟲(whole insects)(包括昆蟲的頭部和附著頭部的昆蟲部分),除「Castagno」(#2)檢出較多石屑外(225克樣本含14石屑),其餘的意粉產品只檢出少量其他異物。

 

這些昆蟲碎片及檢出的其他異物的體積普遍十分細小,需要通過顯微鏡才能清楚看見。目前並未有研究指出它們對人體有害,而意粉於食用前亦會經過高溫烹煮,應能消滅大部分細菌,消費者不必過於擔心。但本會認為部分意粉的昆蟲碎片含量頗高,衞生情況有待改善,建議廠商應對產品的原材料及成品品質進行更嚴格的把關。

 

furosine

於顯微鏡下放大的物質,當中包括昆蟲碎片、幼蟲頭部、纖維、毛髮及穀麥的外殼等

乾燥過程是製造意粉流程中重要的一環,對品質的影響最大。傳統的乾燥過程使用低於60℃的低溫烘乾意粉,需要一日至數日(24-60小時)才完成。為增加生產效率,製造商現時會使用較高的溫度(>75℃)烘乾意粉,以縮短乾燥時間至數小時或半日。以熱力烘乾意粉時,會產生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因而改變其顏色及風味。

 

美拉德反應是氨基酸(amino acid)與還原糖(reducing sugar)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令食物的外觀變為褐色。意粉發生美拉德反應時,意粉內還原糖會與一種人體必需氨基酸—賴氨酸(lysine)結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再經由酸水解形成糠氨酸。與還原糖結合的賴氨酸不能再為人體吸收和使用,減低意粉整體的營養價值。同時,意粉的顏色及味道亦會因高溫處理而改變。用較高溫度去烘乾會改變意粉原來的結構,可能令意粉的口感更佳,但亦有機會令意粉的顏色過深及味道變差。而乾燥溫度越高,美拉德反應便越快,形成的糠氨酸亦較多,因而減少了人體可利用的賴氨酸。因此,意粉的色澤、味道和營養品質或會受影響。

 

糠氨酸一般被視為意粉於乾燥階段受熱損傷的品質指標。糠氨酸含量越高,代表烘乾意粉時所用的溫度較高,意粉所受的熱損傷較嚴重;糠氨酸含量越低,則表示意粉使用較低溫及較長時間烘乾,能保留較完整的味道和營養,即品質較高。

樣本的糠氨酸含量差異大

商業規模生產的乾意粉每100克蛋白質的糠氨酸含量通常為50至700毫克,差異很大。使用低於60℃烘乾的意粉,每100克蛋白質的糠氨酸含量通常為100毫克或以下,而使用75℃以上高溫烘乾的意粉,每100克蛋白質的糠氨酸含量通常為300毫克或以上。

 

測試結果發現,各樣本每100克蛋白質的糠氨酸含量由68至460毫克不等。每100克蛋白質含低於100毫克糠氨酸的樣本包括「Bellamy's Organic」(#22)、「和光堂Wakodo」(#27)、「日清食品Nissin」(#35)、「卡夫Kraft」(#34)、「Presto」(#26),含量分別為68、70、72、83及98毫克糠氨酸,當中「Bellamy's Organic」(#22)和「和光堂Wakodo」(#27)為每100克價格第二和第三高的樣本,而「Presto」(#26)則為每100克價格最低的樣本。「Castagno」(#2)在包裝上雖然註明使用低溫及較慢的乾燥程序,惟其每100克蛋白質的糠氨酸含量為190毫克,屬所有樣本的中等。而每100克最貴的樣本「Hakubaku」(#12),每100克蛋白質的糠氨酸含量則為230毫克,以所受的熱損傷而言,品質亦只屬中等。

 

每100克蛋白質的糠氨酸含量最高的2款樣本分別為每100克售價第十七高的「Waitrose」(#9)和每100克售價第七便宜的「戴維娜Divella」(#16),含量為460及430毫克。估計該2款樣本是使用較高溫度去烘乾意粉,令其所受的熱損傷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