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測試存「假陰性」風險 勿胡亂自行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測試存「假陰性」風險    勿胡亂自行檢測

新型冠狀病毒(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已在全球大流行,截至2020年4月初,確診個案已超過120萬宗,死亡個案超過6萬。本港的確診個案在3月下旬亦急速增加,截至2020年4月5日,已達到890宗。現時有數個方法檢測新型冠狀病毒,例如檢驗鼻咽分泌物、深喉唾液、痰涎、大便、氣管內窺鏡樣本等。近日市面出現一些快速測試工具,售價由數百元至近千元,聲稱使用者可於15分鐘內檢測出有否受到感染。這些測試工具的原理是甚麼?測試結果是否準確?本會邀請了醫學專家提供意見。

快速測試作為篩查工具

醫學化驗可以粗略分為篩查測試(screening test)和診斷測試(diagnostic test)兩大類。篩查測試的主要作用是在大量有患病風險但看來健康的人中,盡快找出可能患病的人;而診斷測試則是用於已有相關徵狀或在篩查測試得出陽性結果的人,以判定是否真的患有該病。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抗體測試是一種免疫學測試,有其本身的限制,如果測試的群體當中,感染的流行程度屬低的話,以抗體測試作為診斷測試便不理想。以是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情況而言,患者中常見的徵狀與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如果有類似徵狀的人都接受專為新型冠狀病毒而設的抗體測試,錯誤診斷的比率就會偏高。正如前文所述,感染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產生抗體,因此接受抗體測試的時間會影響結果。

 

司徒敬豪相信,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測試工具可作為篩查用途,原因是方便使用、顯示結果的速度較其他現有方法快、具有一定的靈敏度,而病人只需要接受手指頭穿刺以取得少量血液,會較易接受。他認為,這種快速測試工具近似大家熟悉的驗孕棒和血糖機,以簡單的採樣方法和儀器去初步得出一些身體狀況的資料和數據,之後再由較專業的器材來確定結果。

 

曾祈殷則認為,一般病人未必懂得如何處理針頭採血,又或有些人見到血液便會恐慌,未必適合在家自行使用這類測試工具,因此他建議還是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測試較妥當。

exa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