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生态
除了海上考察外,香港的海底世界也别有洞天。本港拥有约5,900多种海洋物种,包括约1,000种鱼类及超过80种石珊瑚,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一睹珊瑚群落的风采。
珊瑚属刺胞动物门的海洋生物,由无数细小的珊瑚虫组成,每只珊瑚虫都有柱状身体与触手,可以感知环境及捕捉食物。石珊瑚的主要营养源自寄居在珊瑚皮层细胞中的虫黄藻。虫黄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将珊瑚代谢产生的废物转化为有机物,为珊瑚供应营养之余亦赋予其绚丽色彩。由于香港珊瑚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大部分每年仅增长约1厘米左右,因此丰富的珊瑚群落十分珍贵。
一般而言,珊瑚最适合生长在水温介乎25℃至28℃的海域,而香港的海水温度可达13℃至30℃,对珊瑚而言属严苛的环境,但因香港东边水域有天然屏障保护,又不会受到珠江淡水流影响,形成相对稳定的海洋环境,才可孕育出多样化的珊瑚群落,同时吸引多种依靠珊瑚群落的海洋生物包括海星、海胆及各种鱼类,构筑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
消费者可透过多种水上活动亲身体验海底生态之美,例如浮潜、水肺潜水及独木舟等,观察珊瑚与海洋生物,感受自然的美态。不过,珊瑚对生活环境十分敏感,除了海水温度外,海洋酸硷度、水质及光照等因素均会影响珊瑚群落的分布及存活。一旦承受过大的环境压力或气候变化,珊瑚便会排出虫黄藻,失去色彩并露出白色的骨骼,出现「珊瑚白化」现象。若环境依然未有改善,珊瑚便会因为能量不足而逐渐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消费者游览时要特别注意个人行为,参考以下注意事项,避免伤害珊瑚及海底生态。

游览注意事项
- 评估个人能力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身体能及水性程度的活动,避免勉强参加高难度项目;
- 选择合资格营办方:确认领队或教练持有相关证照,包括救生、急救、潜水执照等;
- 仔细阅读行程细节,注意时间安排:浮潜或潜水等水上活动宜结伴同行,因此消费者应关注团员及教练的比例,确保遇上突发事故时可马上得到协助;行程中亦应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切勿勉强参与导致疲劳或增加安全风险;
- 检查安全装备:浮潜面镜、呼吸管、蛙鞋、救生衣或潜水装备须合身且无损坏。出发前宜先与同行教练检查装备,保障个人安全;
- 留意天气及海况:活动前应查阅天气预报及海面情况,避免在风浪过大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出海。自然环境瞬息万变,若出现天气不稳的征兆,便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地点;及
- 遵守导赏指引:听从导赏员或教练的指示,保持队形,注意安全距离,确保个人及他人安全。
生态提醒
- 落水前或登岸时应先检查海床环境,避免践踏珊瑚;
- 潜水或浮潜时应保持良好中性浮力,避免破坏珊瑚;
- 应留意蛙鞋的踢水方向,避免扬起沙泥,复盖珊瑚,影响其生长;
- 切勿采摘、触碰或破坏珊瑚;
- 切勿喂饲、触碰、骚扰或捕捉海洋生物,某些生物可能具危险性;及
- 建议选择物理防晒产品如穿着长袖防晒潜水衣等,避免身上涂抹的化学物污染海洋。
此外,海岸公园内禁止进行一些破坏性活动,例如未经许可捕鱼、钓鱼、采集野生动植物或其部份;滑水或驾驶水上电单车;以超越10海里的速度驾驶船艇等。若违反《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规例》,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万5千元及入狱1年。海岸公园范围非刊宪泳滩,进行水上活动时必须注意自身安全。如遇紧急情况,请立即致电112或999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