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2022.08
  • 550期

旧衣回收必读 理性消费才最环保

旧衣回收必读 理性消费才最环保

随着环保讯息逐渐深入民心,不少市民都养成把废弃物送去回收的习惯,当中不乏因换季而要「断舍离」的旧衣。有见坊间不少机构均提供旧衣回收服务,本会进行了一项市场调查,比较和整合了有关团体的服务资料,供消费者参考,坐言起行实践可持续消费(sustainable consumption)。

「快时尚」:是福是祸?

「快时尚」:是福是祸?

「快时尚」(fast fashion)在2000年初迅速冒起,在该运作模式下,衣物的开发周期大幅缩短,生产过程追求高效率与低成本,售价比较相宜,每年的衣服销量屡创新高。


虽然「快时尚」的成衣款式推陈出新,但其流行周期亦同样快速更迭。由于竞争剧烈,各时装品牌需要在短时间内不断设计和生产新的服饰,务求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及增加营运效能;然而大规模的生产作业会广泛消耗天然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人类终需要负上沉重代价。此外,尽管「快时尚」能生产售价低廉的衣饰,但其采用的高速生产方式或会令成品质素下降,衣物洗濯后较容易磨损或变形,所以此类服装大多不太耐用,被丢弃后形成大量纺织废料。正因「快时尚」的衣服款式多、售价低,加上当季潮流不断改变,或令消费者容易过度消费,不自觉地购买并囤积过多衣饰,变相造成浪费。


基于以上原因,多年来有不少声音批评「快时尚」与环境保护背道而驰,不符合可持续消费的原则。下文整理了有关成衣生产的数据,冀能为消费者带来启发。

生产与使用

  • 全球的每年衣物生产量在2000年至2015年期间增加至少1倍,然而每件衣服的平均穿着次数在同期则下跌近4成;亦有国际研究显示,消费者视廉价衣服如消耗品,在穿着7至8次后便会将其丢弃。
  • 有英国研究发现,每6个年轻人之中,便有1个认为在网上社交平台为自己的衣服「打卡」后,便不可以再穿着同样的服饰。
  • 全球约65%的衣物以合成纤维(synthetic fibre)作为原材料,每年耗费7,000万桶石油用以生产聚酯纤维(polyester)。
  • 生产1条牛仔裤需使用1公斤的棉(cotton),而种植1公斤的棉需要约2,000加仑水,分量足够让1个人饮用10年。
  • 无论以聚酯纤维或是棉生产衣服均会对环境构成负面影响:前者的碳排放量较高,后者用水较多。以传统方式种植棉花时亦会广泛使用农药,污染泥土。
  • 竹布(bamboo fabric)、大麻布(hemp fabric)、亚麻布(linen)等天然纤维在生产时毋须大量使用农药或化肥,加上用水量较少,是比较环保的纺织物原料;「莱赛尔」(lyocell)以及「莫代尔」(modal)属半合成纤维(semi-synthetic fibre),两者皆以木浆为原料,制作过程中使用较少的化学品,为较可持续发展的材质。

污染

  • 时装界占了全球碳排放量高达10%,比起航空与航海业的排放总和还要高。

 

全球碳排放量比较

 

  • 时装界占了全球废水排放量的20%,有不少污水搀杂了对人体、动物及环境有害的重金属及化学物质,且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被排放到大海。
  • 全球海洋都有发现微塑胶的踪迹,包括了深海海底及鱼类体内,当中有35%的微塑胶来自衣物中的合成纤维,被视为最大的污染来源。

弃置与回收

全球每年有9,200万吨的纺织物被废弃,相等于每秒就有一架垃圾车被旧衣装满
  • 全球每年有9,200万吨的纺织物被废弃,相等于每秒就有一架垃圾车被旧衣装满。
  • 全球只有12%的成衣物料被回收,其余大部分都被堆填或焚化,当中仅少于1%的回收衣物会被用作制成新的成衣;香港于2020年的纺织物回收率大约为7.6%。*

 

* 香港2020年的纺织物回收率由消委会计算,算式及其组成部分取自环境保护署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 — 二零二零年的统计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