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医学美容事故不断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进行疗程宜三思

  • 2021.08.16

近年医学美容大行其道,不少爱美人士期望透过科技令外貌力臻完美,甚至让肌肤重回青春。消费者委员会亦视察到不少高能量或入侵性注射疗程在推广时以其快速有效为招徕,但往往鲜有提及其存在风险,容易令消费者误以为属一般美容疗程。然而,在消委会多年来的投诉个案中显示,医学美容疗程的风险不容忽视,疗程过程中若出现问题,有机会令皮肤受损,严重的可导致变美不成,造成长远及难以抚平的身心创伤,实非金钱赔偿足以弥补。儘管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容院于过去一年多以来停业多时,消委会今年上半年仍接获479宗涉及美容服务的投诉,情况令人关注。

消委会早在 2016 年发表研究报告,倡议为医疗美容引入新的规管制度,除清晰定义「医疗美容」外,更建议设立明确的牌照制度,落实风险管理、质素控制,以及循规审查;就此政府亦曾于 2017 年提出立法规管医疗仪器的建议,引入医疗仪器註册制度,当中亦建议把用于美容程序的 20 种特定医疗仪器作使用管制。儘管社会大众期望政府会在可行的情况下尽快规管医疗仪器,惟使用管制则仍具争议而未能取得共识。现时政府规管医疗仪器的立法建议集中于推出市面前及推出市面后的管制,而不包括特定医疗仪器的使用管制。

然而,多年来涉及医疗美容的不幸事故时有发生,更曾经酿成致命悲剧,为平衡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行业得以健康发展,消委会认为有必要重新检视医学美容行业的情况并适时加强规管。

个案一:疗程后脸上留印多月不褪  消费者情绪饱受困扰

投诉人于A美容院购买一个3万元水光注射疗程,打针当日,由于投诉人向美容院职员表示,过往医生以针筒注射时感觉痛楚,美容院职员于是向投诉人推介一部针机仪器,声称以该仪器注射的效果均匀,痛楚亦较针筒注射少。投诉人遂同意由一位女医生以针机注射,惟完成后面部出现红肿,额头、两边面颊及下巴亦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细小针洞。

A美容职员及女医生当时均表示,红肿和针洞会于两星期内逐渐消失,惟一个月后投诉人面上仅消了肿,而一排排针洞仍清晰可见,针洞亦似被注射物包围着,感觉有一条条凸出的线留在面上。投诉人其后自行向皮肤科医生求诊,获告知由于注射太浅层,使透明质酸仍停留在皮肤表层。投诉人向A美容院反映后,再按美容院医生的建议使用热能机加速溶解透明质酸,惜4个月后情况仍然没有好转。投诉人连月来情绪饱受困扰,加上已对A美容院彻底失去信心,因此向消委会求助,要求取消所有已购疗程及退款。经消委会调停后,A美容院同意退回全数款项,双方亦签署和解协议。

个案二:注射透明质酸后剧痛  事后头痛作呕

投诉人于B美容院购买1项价值7,200元的打针疗程,分别于下巴及太阳穴位置注射1ml及3ml透明质酸。投诉人当日打了约一半剂量时已即时向美容院职员反映感到剧痛,惟美容院医生稍停约十秒后便继续为她注射透明质酸。完成后,投诉人感到嘑吸急促及作呕,需于美容院休息约半小时后才回家。投诉人当晚两边太阳穴位置肿痛,并感到头痛及作呕,须服用止痛药,到翌日更感到牙骹位置拉扯及异常痛楚,只能进食流质食物,遂求助家庭医生,获告知有机会是同一时间注射太多剂量所致。李太于是向B美容院反映,职员建议交由美容院医生跟进,并提议为她注射溶解针以缓解不适。投诉人无奈按指示预约与美容院医生会面,惟当医生于其手臂进行溶解针试针测试后,已出现红印及眼晴附近皮肤肿胀不适。投诉人怀疑自己对溶解针敏感,决定不再注射。

投诉人表示,打针后带来痛楚不适,整个星期寝食难安,精神饱受困扰,亦需额外支付就诊费用,遂向消委会求助。消委会去信B美容院后,获回覆因应个案属特别情况,同意退回所有馀下疗程费,并承担李太的就诊费用合共约$15,000。B美容院指李太已取回款项及签署和解协议,个案得以解决。

个案三:激光定点去斑  脸上出现水泡又红又痒

投诉人于C美容院购买价值9,888元的定点去斑疗程,包5次皮秒激光及因子精华。投诉人完成首次疗程后,其额头感到痛楚并出现很多小水泡,即使职员即时替她搽润肤膏补救,并声称是额头皮肤较薄所致,一般3日便可消除,惟情况持续两日仍未见改善,甚至有水泡破了,令面上明显留有几个长方型的红印。C美容院随后安排她前往指定医生就诊,医生提供了抗生素消炎膏。投诉人表示,用后虽然水泡消褪,但该位置仍又红又痒,决定不再进行有关疗程及要求美容院退款。C美容院告知需签署和解协议才可以办理退款,但投诉人认为条文单方面保障C美容院而拒绝签署,并向消委会求助。

消委会跟进时曾向投诉人说明,签订和解协议属解决消费争议其中一种可行方式,此举可清楚记录协议细则,其内容则视乎双方意愿。然而,投诉人关注C美容院草拟协议书的条文複杂,亦看似只保障该公司的利益。消委会虽曾向C美容院转达投诉人的关注和疑虑,惟C美容院拒绝作出修改,坚持投诉人需要签署该和解协议才能全数退款。投诉人收到有关讯息后,表示会考虑谘询独立法律意见,再作出决定。

消委会认为首两宗投诉个案,美容院利用入侵性美容技术,以针穿刺皮肤将化学物质注入皮肤层,具有一定风险。然而,美容院于推介此类针剂疗程时,只侧重讲解打针后塑造的面部效果,若消费者对于所注射的化学物质成分未有充份认识,于未全然了解化学物质对身体的影响下,贸然将之打进皮肤甚具风险。此外,由于穿刺过程有机会造成皮肤破损,如注射过程处理不当,或环境设备欠衞生,感染风险更会增加。纵使消费者事先有心理準备承受注射过程的痛楚,却无从估计注射后有可能出现的一切身体反应或后遗症,正如个案一及个案三,投诉人皮肤事后分别留下一排排针洞及额头出现水泡,变美不成反影响外观,更甚者要花上额外时间及金钱作补救治疗,皮肤能否回复原状亦属未知之数。而个案二事主注射后感到嘑吸急促及作呕,万一消费者有潜藏的健康问题,有可能诱发其他严重情况危及健康,有可能付出超乎预期的代价。

消委会提醒,如欲购买及进行此类医学美容疗程的消费者,应留意以下事项:

  • 由于部分美容疗程只应由註册医生/註册牙医施行,消费者宜事先浏览衞生署网页,了解有关区分医疗程序和美容服务的详细内容
    https://www.dh.gov.hk/tc_chi/useful/useful_medical_beauty/useful_medical_beauty.html);
  • 不宜只着眼于宣称的美容效果或疗程推广优惠,应仔细了解美容疗程的详情细节,如所用的仪器和物料,以评估潜在风险和可能的併发症;
  • 要求美容院以书面形式提供进行疗程的医生全名,以便于香港医务委员会註册医生名册中核查施行程序医生的专业资格
    https://www.mchk.org.hk/tc_chi/list_register/doctor_list.php);
  • 若进行美容疗程后感到不适或皮肤出现异常,应尽快通知美容院,并谨慎衡量美容院提出的补救方案是否安全及切实可行;
  • 如消费者欲自行选择医生,事前应与美容院沟通清楚,费用会否由美容院承担,并以书面作实,及保留相关医疗纪录,以备有需要时作为凭据;
  • 如有任何疑问,应先谘询专业医疗意见。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