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甜上加甜!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虽已添加甜味剂 4成甜味饮品游离糖含量达建议每日摄入量一半

  • 2020.09.15

为追求健康,一些嗜甜的消费者会拣选被视为较健康的「无糖」或「低糖」饮品,认为可以减低糖分摄入量。消费者委员会测试51款预先包装的含甜味剂饮品,发现不少样本虽然已经加入不含卡路里的甜味剂,但仍含大量糖分。约4成(20款)样本,每罐/瓶的总糖含量为25克或以上,达世界衞生组织(世衞)建议每日游离糖摄入量上限(50克)的一半或以上;其中1款汽水,饮用1罐(473毫升),亦已超出上限3成。长期过量摄入糖分或甜味剂,两者均有健康风险,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应避免或减少饮用含糖或甜味剂饮品,并尽量保持均衡饮食。

甜味剂属代糖的一种,甜度高蔗糖约100倍至数百倍,由于没有热量,不影响血糖水平,亦不被人体消化或吸收,故适合于一些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有研究指出甜味剂本身亦隐藏健康风险,过量摄取可降低味蕾敏感度,令人更加嗜甜,因而不知不觉因摄入更多糖而摄入更多热量,长远可令人致肥,有机会增加患冠心病、中风甚至死亡的风险。

消委会测试的51款预先包装饮品,当中18款为无酒精碳酸饮品(即汽水)、16款运动及能量饮品和17款包括果汁、乳酸类饮品、有味瓶装水等其他饮品。每罐/瓶容量介乎57至550毫升,售价由$4至$25元不等。是次除检视标签所列的糖分水平,亦测试各样本中的甜味剂含量。

15款样本有「低糖」、「无糖」或类似声称,全部符合《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规例》(第132W章)中,每100毫升不超过5克及0.5克糖的要求;其馀36款样本,糖分含量介乎每100毫升0克至14克。若以整罐/瓶计算,糖分介乎0克至66.2克。

不少饮品即使加入了甜味剂,仍然含有大量糖分。以世衞建议一般成人每日摄入2,000千卡能量计算,即不应摄取超过50克游离糖,测试发现53%(9款)其他饮品、33%(6款)无酒精碳酸饮品样本及31%(5款)运动及能量饮品,饮用1罐/瓶,便达到世衞每日建议糖分摄入量的一半或以上,糖分含量最高的无酒精碳酸饮品样本,饮用1罐更会超出每日建议摄入量32%。

除了检视样本的含糖量,测试4种主要用于饮品类的甜味剂,包括人工合成的醋磺内酯钾(Acesulfame Potassium/ACE-K)、天冬酰胺(Aspartame)、三氯半乳蔗糖(Sucralose)和天然提取的甜菊醇糖苷(Steviol Glycosides)中,带甜味的成分:甜菊糖苷(Stevioside)及瑞鲍迪甙A(Rebaudioside A)。

过去有不同的研究指出,过量食用甜味剂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中有外地研究指大量摄取三氯半乳蔗糖会阻碍肠道益菌生长,不利肠道健康。天冬酰胺则不适合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 PKU)患者使用,否则可令脑部严重受损,阻碍智力发展;至于甜菊醇糖苷在提炼过程中,可能加入了有害的有机溶剂,故此不一定比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安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科学家发表了一份涉及40多万参与者的研究报告,当中指出每天饮用含人工甜味剂饮品的人,患上循环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风等机会增加;每天饮用最少2杯250毫升含甜味剂无酒精碳酸饮品人士,比每月饮用少于1杯的人,死亡率更高出26%。

根据香港的《食物内甜味剂规例》(第132U 章),食物製造商和食肆只能使用及售卖规例内所指明的10种甜味剂,但没有就不同甜味剂可用于食物的份量制订规例。部分样本的甜味剂标示与测试结果不符,亦有样本没按法例要求标示甜味剂正确名称,有关资料已交予食安中心跟进。

根据食品添加剂通用法典标準Codex General Standard for Food Additives(GSFA),「饮品类」的建议三氯半乳蔗糖含量为300毫克/千克。今次检测中,甜味剂含量最高的2款为能量饮品,样本分别含1,590和1,560毫克/千克的三氯半乳蔗糖,比GSFA的建议浓度高4倍,过量饮用有机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故消费者勿因市面上的功能性饮品,标榜能「提升表现」、「补充能量」、「补充营养」,误以为是健康饮品,忽略当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糖分或添加剂。

消费者饮用甜味饮品特别是含甜味剂的应适可而止,并注意以下事项:

- 不少注重体态的人士会以甜味剂饮品代替含糖饮品,以为达到减肥效果,但有研究指,甜味剂饮品会令人更嗜甜,追求更甜更浓味道的食物。若要达致瘦身效果,减少糖分吸收外,亦要避免摄取甜味剂;

- 运动及能量饮品予人较健康感觉,容易令人以为饮用这些功能性饮品较有益。但是次测试显示,运动及能量饮品无论是否含天然糖,均加入了甜味剂,消费者若非有大量体力消耗,需要短时间内补充能量及电解质,不宜过量饮用此类饮品,或考虑以清水冲淡分多次饮用;

- 大部分功能性饮品含有咖啡因等刺激成分,不宜经常饮用,同时应留意成分标签,孕妇、心臟病及有「三高」人士需加倍注意。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