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费者委员会35周年周年
「推动消费权益宣扬公平文化」研讨会
大会讨论 专题2
加强内地及港澳消费者组织的联系及合作
多角度联系 全方位合作
刘燕卿女士
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总干事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Mr.Ochieng, 杨红灿秘书长,主席、各位委员、各位嘉宾:
首先,我代表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热烈欢迎各位参加今天的研讨会。我们与内地个别消保组织不时会面,但像今天中国消费者协会、10个内地省市,加上港澳代表聚首一堂,在我记忆中还是第一次。希望大家藉此难得机会,交流消保工作的经验和意见,取长补短,共拓合作空间。
缘起廿五载
说起来,香港消委会与内地消保组织早于25年前已结缘。1984年9月,内地第一个消费者组织–广州消费者协会–正式成立。当时我们主席何耀棣太平绅士率领代表团前往广州参加成立典礼。而中国消费者协会于同年年底成立。自此,我们与内地消保组织的关系日趋密切,亦都见证了内地消费者保障的发展,当中不少领域更是超越本港,例如补健食品的规管。
我们非常珍惜与内地消保组织的友好关系,保持紧密联系,互相交流资讯和转介投诉个案,并不时接待来自各省市消费者组织和政府机构的访港代表。本会代表亦经常获邀出席内地消保组织举办的各类型交流活动。
合作无间
近年国家的经济持续向好,国内居民可以个人身分到香港旅游,令出境观光购物的内地旅客不断上升,正当跨区消费日益普遍的同时,内地旅客因为不了解各地之间消费者保障法例和消费文化的差异,又或遇上不当的营商行为,引发大量的消费投诉。
有见及此,本会自2004年起,先后与内地多个省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深圳市、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成都市、澳门、泛珠三角区域及衡阳市等的消费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协议当中一个关键是,内地消费者在香港消费出问题,可向其原居地的消费者组织投诉,该些投诉会转交本会处理。本会会直接将投诉的处理结果回覆消费者,及知会转介机构。相反,港人在内地消费,返港后要投诉,也可通过本会转介个案至内地消费者机构。
保障旅客措施见成效
2007年初,由「零」团费引起,导游强迫旅客购物的种种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为加强保障内地旅客消费权益,香港消委会积极与特区政府及旅游业界合作,并配合国家旅游局的行动,推出多项措施。在本港实施的一连串保障旅客的措施,包括由警方、海关和消委会成立的投诉相互通报机制,与及旅行团指定购物点提供的6个月退款保证等,已见成效。2008年,消委会收到的内地旅客的投诉显著下降,其中随旅行团来港的内地旅客的投诉,大幅下降75%至174宗;内地个人游旅客的投诉亦下降了9%,至1,117宗。「精明消费香港游」网站调解投诉是消费维权重要一步,但我们深信,当消费者拥有有效资讯,可强化本身能力,作出精明消费。每一位踏足香港的旅客都是消费者,因此,我们推出特为内地旅客度身订做的「精明消费香港游」网站。
「精明消费香港游」网站
调解投诉是消费维权重要一步,但我们深信,当消费者拥有有效资讯,可强化本身能力,作出精明消费。每一位踏足香港的旅客都是消费者,因此,我们推出特为内地旅客度身订做的「精明消费香港游」网站。
这个在2007年9月启动、提供详尽的购物资讯与及在港旅游的有用资料的网站是免费的。内容覆盖热门商品及内地旅客关注和感兴趣的课题。其中的一个重点是因应内地旅客喜爱的商品而提供实用的一站式购物资讯,例如影音产品、珠宝手表、蔘茸海味、化妆品、药物、美容及保险服务,针对内地旅客在港常遇到的消费问题,我们在网站中提供适切资讯。例如我们会告诉内地朋友在香港并无「世界十大名表」,如自购海鲜去酒楼烹调要另付烹调费,最近亦加入新资讯,就是到某些零售点购物要自备购物袋,否则要付征费,这些资料都有助减少无谓的消费纠纷。
在不久将来,内地消费者更可分享到我们与国际消费者研究及试验组织(ICRT)合作的一些热购商品的测试结果。这些过往因使用权问题只可刊登于《选择》月刊的测试结果将以简体版刊登于网站,供内地消费者参考。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指导及协助,与我们手牵手去建立这个网站。令我们只用了两个月时间,便可将网站推出。网站现已超连结到23个内地省市的消费者组织及国家旅游局的网址,方便内地消费者浏览。自启动以来,网站的累积点击率已超过5千万。
我们最近亦在网站搜集用家意见,以改进及更新网站的内容和设计,令网站资讯更切合内地旅客需要,同时加强向内地消费者推广网站,让更多内地旅客知悉,可在出发前到网站找寻实用的资讯。
联合测试研究
不少消费者喜欢北上购物,加上不少产品在内地及香港都有出售,分享产品测试结果可令资源更有效地运用。
我们一直和珠三角区的消保组织,积极探讨进行联合产品测试的可行性。虽然仍有很多细节有待商讨和落实,但我们已开始很多其他型式的合作和交流。例如2006年,我们的电热毡安全测试,部分样本就是由深圳市消委会协助在深圳购买。我们期望不久将来,能与内地消保机构展开联合测试。
通报危险产品
每当在香港市面发现危险产品(例如有唇膏含致癌色素,隆胸物料PAAG贻害女性健康),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内地消保组织,以保障消费者安全。去年8月,我们与香港机电工程署合作测试的「节能环」,声称节省气体煮食炉燃料,结果发现使用「节能环」会排出过量的有毒一氧化碳气体,对用户构成严重生险威胁。由于我们在互联网上发现有类似产品在内地出售,故立即将《选择》月刊的测试报告及新闻稿寄交中消协及多个内地组织,供他们参考及跟进。
经验交流,人材培训
我们与内地消保机构不时就处理投诉、研究及试验、以及消费者教育方面作经验交流。这些交流让我们在处理跨区消费者投诉时,会做得更顺畅。我们亦有为内地消保人员举办培训班,与他们分享香港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工作经验。
我们与教育局合办的「消费文化考察报告奖」今年已是第十届。近年我们亦积极与内地分享这个以考察报告形式,进行青少年消费者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将消费者教育加入中学课程的做法。今年暑假,我们将与汕头大学合作,研究如何将消费文化考察融入大学课程。
迈向国际,全球会议
香港消委会与国外消费者组织保持紧密接触。自1976年起,我们成为国际消费者联会的正式会员,并在1978年首次获选为理事会委员。我们希望担当桥梁的角色,缔造更多机会,让内地消保人员与国际消保组织交流,同时也让国际多了解内地的消保维权情况。
刚才主讲嘉宾已提到,香港消委会成功申办第19届国际消费者联会全球会议。会议将于2011年5月在香港举行。我谨在此邀请各位届时参与这个四年一次的盛大会议,藉此难得的机会,与世界各地的消费权益运动领袖互相交流,分享消保经验。
我热切期待到时在香港欢迎各位。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