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加強內地及港澳消費者組織的聯繫及合作:多角度聯繫 全方位合作-香港消費者委員會35周年:「推動消費權益 宣揚公平文化」研討會

  • 演辭
  • 2009.07.23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35周年周年
「推動消費權益宣揚公平文化」研討會

大會討論 專題2

加強內地及港澳消費者組織的聯繫及合作
多角度聯繫 全方位合作

劉燕卿女士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Mr.Ochieng, 楊紅燦秘書長,主席、各位委員、各位嘉賓:

首先,我代表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熱烈歡迎各位參加今天的研討會。我們與內地個別消保組織不時會面,但像今天中國消費者協會、10個內地省市,加上港澳代表聚首一堂,在我記憶中還是第一次。希望大家藉此難得機會,交流消保工作的經驗和意見,取長補短,共拓合作空間。

緣起廿五載

說起來,香港消委會與內地消保組織早於25年前已結緣。1984年9月,內地第一個消費者組織–廣州消費者協會–正式成立。當時我們主席何耀棣太平紳士率領代表團前往廣州參加成立典禮。而中國消費者協會於同年年底成立。自此,我們與內地消保組織的關係日趨密切,亦都見證了內地消費者保障的發展,當中不少領域更是超越本港,例如補健食品的規管。

我們非常珍惜與內地消保組織的友好關係,保持緊密聯繫,互相交流資訊和轉介投訴個案,並不時接待來自各省市消費者組織和政府機構的訪港代表。本會代表亦經常獲邀出席內地消保組織舉辦的各類型交流活動。

合作無間

近年國家的經濟持續向好,國內居民可以個人身分到香港旅遊,令出境觀光購物的內地旅客不斷上升,正當跨區消費日益普遍的同時,內地旅客因為不瞭解各地之間消費者保障法例和消費文化的差異,又或遇上不當的營商行為,引發大量的消費投訴。

有見及此,本會自2004年起,先後與內地多個省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深圳市、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成都市、澳門、泛珠三角區域及衡陽市等的消費者組織簽署合作協議。協議當中一個關鍵是,內地消費者在香港消費出問題,可向其原居地的消費者組織投訴,該些投訴會轉交本會處理。本會會直接將投訴的處理結果回覆消費者,及知會轉介機構。相反,港人在內地消費,返港後要投訴,也可通過本會轉介個案至內地消費者機構。

保障旅客措施見成效

2007年初,由「零」團費引起,導遊強迫旅客購物的種種問題引起廣泛關注。為加強保障內地旅客消費權益,香港消委會積極與特區政府及旅遊業界合作,並配合國家旅遊局的行動,推出多項措施。在本港實施的一連串保障旅客的措施,包括由警方、海關和消委會成立的投訴相互通報機制,與及旅行團指定購物點提供的6個月退款保證等,已見成效。2008年,消委會收到的內地旅客的投訴顯著下降,其中隨旅行團來港的內地旅客的投訴,大幅下降75%至174宗;內地個人遊旅客的投訴亦下降了9%,至1,117宗。「精明消費香港遊」網站調解投訴是消費維權重要一步,但我們深信,當消費者擁有有效資訊,可強化本身能力,作出精明消費。每一位踏足香港的旅客都是消費者,因此,我們推出特為內地旅客度身訂做的「精明消費香港遊」網站。

「精明消費香港遊」網站

調解投訴是消費維權重要一步,但我們深信,當消費者擁有有效資訊,可強化本身能力,作出精明消費。每一位踏足香港的旅客都是消費者,因此,我們推出特為內地旅客度身訂做的「精明消費香港遊」網站。

這個在2007年9月啟動、提供詳盡的購物資訊與及在港旅遊的有用資料的網站是免費的。內容覆蓋熱門商品及內地旅客關注和感興趣的課題。其中的一個重點是因應內地旅客喜愛的商品而提供實用的一站式購物資訊,例如影音產品、珠寶手錶、蔘茸海味、化妝品、藥物、美容及保險服務,針對內地旅客在港常遇到的消費問題,我們在網站中提供適切資訊。例如我們會告訴內地朋友在香港並無「世界十大名錶」,如自購海鮮去酒樓烹調要另付烹調費,最近亦加入新資訊,就是到某些零售點購物要自備購物袋,否則要付徵費,這些資料都有助減少無謂的消費糾紛。

在不久將來,內地消費者更可分享到我們與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ICRT)合作的一些熱購商品的測試結果。這些過往因使用權問題只可刊登於《選擇》月刊的測試結果將以簡體版刊登於網站,供內地消費者參考。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中國消費者協會的指導及協助,與我們手牽手去建立這個網站。令我們只用了兩個月時間,便可將網站推出。網站現已超連結到23個內地省市的消費者組織及國家旅遊局的網址,方便內地消費者瀏覽。自啟動以來,網站的累積點擊率已超過5千萬。

我們最近亦在網站搜集用家意見,以改進及更新網站的內容和設計,令網站資訊更切合內地旅客需要,同時加強向內地消費者推廣網站,讓更多內地旅客知悉,可在出發前到網站找尋實用的資訊。

聯合測試研究

不少消費者喜歡北上購物,加上不少產品在內地及香港都有出售,分享產品測試結果可令資源更有效地運用。

我們一直和珠三角區的消保組織,積極探討進行聯合產品測試的可行性。雖然仍有很多細節有待商討和落實,但我們已開始很多其他型式的合作和交流。例如2006年,我們的電熱氈安全測試,部分樣本就是由深圳市消委會協助在深圳購買。我們期望不久將來,能與內地消保機構展開聯合測試。

通報危險產品

每當在香港市面發現危險產品(例如有唇膏含致癌色素,隆胸物料PAAG貽害女性健康),我們都會第一時間通知內地消保組織,以保障消費者安全。去年8月,我們與香港機電工程署合作測試的「節能環」,聲稱節省氣體煮食爐燃料,結果發現使用「節能環」會排出過量的有毒一氧化碳氣體,對用戶構成嚴重生險威脅。由於我們在互聯網上發現有類似產品在內地出售,故立即將《選擇》月刊的測試報告及新聞稿寄交中消協及多個內地組織,供他們參考及跟進。

經驗交流,人材培訓

我們與內地消保機構不時就處理投訴、研究及試驗、以及消費者教育方面作經驗交流。這些交流讓我們在處理跨區消費者投訴時,會做得更順暢。我們亦有為內地消保人員舉辦培訓班,與他們分享香港在保障消費者權益方面的工作經驗。

我們與教育局合辦的「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今年已是第十屆。近年我們亦積極與內地分享這個以考察報告形式,進行青少年消費者教育的成功經驗,以及將消費者教育加入中學課程的做法。今年暑假,我們將與汕頭大學合作,研究如何將消費文化考察融入大學課程。

邁向國際,全球會議

香港消委會與國外消費者組織保持緊密接觸。自1976年起,我們成為國際消費者聯會的正式會員,並在1978年首次獲選為理事會委員。我們希望擔當橋樑的角色,締造更多機會,讓內地消保人員與國際消保組織交流,同時也讓國際多了解內地的消保維權情況。

剛才主講嘉賓已提到,香港消委會成功申辦第19屆國際消費者聯會全球會議。會議將於2011年5月在香港舉行。我謹在此邀請各位屆時參與這個四年一次的盛大會議,藉此難得的機會,與世界各地的消費權益運動領袖互相交流,分享消保經驗。

我熱切期待到時在香港歡迎各位。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