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玩具也有安全疑虑?
为甚么只检测狗玩具?
美国人道对待动物协会(Humane World for Animals)指,猫咪对玩具较「挑剔」,而且较喜爱用爪把玩物件。相反,狗只普遍会花较长时间啃咬或舔舐玩具。换言之,宠物玩具的化学安全程度对狗只尤其重要,故此,是次检测主要针对标榜供狗只使用的玩具产品。而挑选的玩具产品,无论外观、尺寸或功能均为预料会被狗只放入口中啃咬、舔舐或咀嚼的非食用类玩具(inedible chew toys)。
哪些玩具较受狗只「欢迎」?
根据2021年奥地利一份应用动物行为科学期刊报告《Chewing behaviour in dogs》,成功邀请了超过1,400位狗主(涉及1,990只宠物犬)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逾8成狗主表示会为其狗只提供非食用类咀嚼玩具,平均每星期将此类玩具给予其狗只4至6次。调查中,较常采用的宠物玩具为棉绳、毛公仔和硬质橡胶等类别,其中狗只较喜爱毛公仔和棉绳类玩具,啃咬时间平均为10至15分钟。该调查另指出,虽然近6成饲主并不察觉狗只有否吞下咀嚼玩具,但亦有16.2%的主人发现狗只有吞下咀嚼玩具部件的情况,及后或出现咳嗽/干呕、呕吐、腹泻和便秘等问题,甚至有15只狗因而需要接受手术。
为甚么要关注狗玩具的安全?
美国国家犬只癌症基金会(National Canine Cancer Foundation)认为,供啃咬的玩具可为狗只提供乐趣,令爱宠「忙个不停」,有助纾解压力。不过,该基金会又指,由于当地的狗玩具欠规管,狗只经由咀嚼和口腔活动,有机会令其暴露于多种不同的有害化合物。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更指出,如果宠物玩具不安全,亦可能会危及处于爱啃咬物件阶段的同住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综合不同地区多个研究所得,部分宠物玩具检出铅和镉等重金属、塑化剂、甲醛等有害物质。
参考甚么标准进行检测?
本会留意到内地去年发布了一份为宠物用品而设的推荐性标准GB/T 43839-2024《伴侣动物(宠物)用品安全技术要求》,当中亦涵盖宠物玩具,惟该标准就非饲料接触用品可触及部件中可迁移元素的限量要求,只就铅和镉设有限值,并只适用于塑料材料及制品,以及产品表面的喷漆和涂饰层。考虑到现时坊间供应的宠物玩具外观吸引,看起来与一般供儿童使用的玩具并无明显差异,所用的物料亦不限于塑胶材料,加上不同地区(丹麦、美国、台湾、菲律宾等)消费者组织、关注宠物权益组织所进行的研究,还是宠物玩具供应商就产品进行品质监测,不少都参考适用于儿童玩具的安全标准进行评估,当中以欧洲儿童玩具安全标准较被广泛采用。为同时保障幼儿和狗只的健康和安全,本会参考欧洲儿童玩具安全标准就不同物料的样本进行19种特定元素迁移量的分析,另参考欧洲儿童玩具安全标准进行物理试验。此外,亦按产品物料的特性,参考适用的欧洲或国际标准进行其他有害物质,包括塑化剂、游离甲醛(free formaldehyde)和可能释出芳香氨(aromatic amines)的偶氮染料(azocolourants)等的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