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跨境购物的本地风险
香港消费者须知

跨境购物的本地风险
香港消费者须知

近年跨境电商兴起,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与价格优势。港人网购内地商品日益普遍,但当中涉及不同地区的法规与标准差异,潜藏法律及安全风险。曾有市民因购买内地网购平台的烟雾弹而触犯法例,凸显跨境购物风险,消费者应当留神。粤港澳三地消委会于 2025 年 7 月 22 日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留意政策、物流及产品标准差异。即使产品合法进口,其安装或使用仍可能受本地规管,若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更会危及消费者。本文将探讨相关风险并提出保障建议。

合法进口并非等同绝对安全

除非法律明文禁止进口,消费者一般可自由购买并安排各类消费品进入香港。然而,即使消费者可合法进口产品,亦不代表该产品适合或可安全使用。以家用电气产品为例,《电气产品(安全)规例》要求电气产品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已获发符合安全规格证明书。《玩具及儿童产品安全条例》规定,玩具及儿童产品必须符合「一般安全规定」及各项适用的附加安全标准,并要求指定产品(如婴儿床、高脚椅、学行车)达到特定国际标准。《消费品安全条例》则要求一般消费品须符合「一般安全规定」, 或适用于该消费品的认可标准。但此等要求不适用于个人自用携入的产品,消费者难以自行确认其网购物品是否符合香港安全法例要求。 

 

不当安装或使用亦可带来重大安全风险,并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甚至死亡。如因疏忽而致第三方损害,消费者或须承担赔偿责任。即使消费者购买了家居或责任保险,因家用电气产品安装或使用不当、产品缺陷或因此导致第三方损失,视乎保单条款,相关损失未必属于受保范围。 

 

消费者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与正规平台,同时仔细查看产品资讯、其他买家的评价与使用心得。此外,消费者应优先选购具「3C(CCC)」认证的产品。「3C」是中国强制性产品安全认证制度,涵盖家电(如电风扇、空调)、电子设备(如充电宝)、儿童用品(如玩具)、汽车安全附件等,并须通过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的安全测试及加贴CCC标志方可在中国市场销售。消费者亦应透过官方平台验证「3C」认证的真伪,例如「中国国家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cx.cnca.cn/CertECloud/index/index/page) 或「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网站 (https://www.cqc.com.cn/www/chinese/zscx)。

 

以儿童安全座椅为例,香港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2024年道路交通(安全装备)(修订)规例》,规定8岁以下而身高未达1.35米的儿童在私家车内必须使用符合认可安全标准的「儿童束缚设备」。新法例列明多个国际及国家标准,包括中国国家标准GB 27887-2011。根据中国「3C」认证制度,儿童安全座椅必须符合GB 27887-2011标准并通过相关测试,因此获得「3C」认证的儿童安全座椅并注上永久标记显示所符合的标准,将被视为符合香港新法例要求。

目前「3C」制度涵盖17大类、共109种产品,包括:

● 电线电缆 

● 电路开关与保护装置 

● 低压电器 

● 小型电动机 

● 电动工具 

● 电焊机 

● 电子产品与安全附件 

● 农机产品 

● 消防产品 

● 建材产品 

● 儿童用品(如玩具) 

● 防爆电气 

● 电动汽车供电设备 

● 照明设备 

● 家用及类似用途设备(如厨房电器) 

● 车辆及安全附件(包括汽车零件) 

然而须注意,尽管「3C」认证确立产品的安全性,香港安全法例是针对本地情况和安全风险而制定,或因此要求更严格(如拖板的软电线横截面面积)或不同的规范(如三方脚插头规格),以确保市民的安全。插头、万能苏、灯座、软电线、拖板及无排气管储水式电热水器均属于高风险家用电气产品,被《电气产品(安全)规例》列为「订明产品」,必须符合特定安全规格,以确保与香港电力系统兼容并保障使用者安全。 

 

香港安全法例规定家用电气产品必须采用符合BS 1363或BS 546标准的三方脚或三圆脚插头,内置熔断器并具绝缘套管,并清楚标示额定电流;浴室须刨供电装置专用家用电气产品则可使用符合BS 4573或EN 50075标准的两圆脚插头。然而,内地常用两脚扁型或三斜脚型插头,长期使用转换插头或自行更换插头,尤其对高功率家用电气产品如冷气机或电热水器,会增加过热、短路甚至火警风险。因此,消费者网购家用电气产品,应首选插头符合香港法例要求的产品,避免长期依赖转换插头。 

为保障航空运行安全,国家民航局于2025年6月26日发布通知,订明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志、「3C」标志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根据《电力条例》,家电如冷气机、洗衣机、电热水炉及灯饰,若涉及固定接线(即非由插座供电),必须由注册电业承办商进行电力工程,违者(包括消费者)可被罚款$50,000及监禁6个月,重犯更可罚款$100,000。冷气机若采用轻度易燃制冷剂(如R32),安装时须符合生产商订明的最低房间面积及安装高度要求,由具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施工,并遵守《消防条例》。更换插头应由注册电业工程人员进行,消费者切勿自行更换。 

住宅式气体用具亦属高风险产品,曾有个案因使用未经批准的无烟道式热水炉并自行安装,导致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住宅式气体用具必须经机电工程署批准并附有「GU」标志,以符合《气体安全条例》及相关实务守则。根据《气体安全(装置及使用)规例》,无烟道式气体热水炉已全面禁止新装,违者可被罚款$10,000。所有气体用具必须由注册气体装置技工安装。政府亦提醒市民,每18个月应进行安全检查,以策安全。

本会期望消费者在选购家用家用电气产品时重视能源效益。根据《能源效益(产品标签)条例》(《条例》),机电工程署会审批订明产品的能效表现,为达到指定能效水平的产品作出评级及发出能源标签,建议消费者选购具有能源标签的产品有助节省能源及减少碳排放。现时《条例》涵盖11类订明产品,包括空调机、雪柜、悭电胆、洗衣机、抽湿机、电视机、储水式电热水器、电磁炉、LED灯、气体煮食炉和即热式气体热水炉。其他地区亦有类似的能源效益标签计划,例如内地的「中国能效标识」,为消费者提供能源效益的相关信息,以方便消费者选择高效节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