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跨境購物的本地風險
香港消費者須知

跨境購物的本地風險
香港消費者須知

近年跨境電商興起,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與價格優勢。港人網購內地商品日益普遍,但當中涉及不同地區的法規與標準差異,潛藏法律及安全風險。曾有市民因購買內地網購平台的煙霧彈而觸犯法例,凸顯跨境購物風險,消費者應當留神。粵港澳三地消委會於 2025 年 7 月 22 日聯合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留意政策、物流及產品標準差異。即使產品合法進口,其安裝或使用仍可能受本地規管,若產品存在安全隱患,更會危及消費者。本文將探討相關風險並提出保障建議。

合法進口並非等同絕對安全

除非法律明文禁止進口,消費者一般可自由購買並安排各類消費品進入香港。然而,即使消費者可合法進口產品,亦不代表該產品適合或可安全使用。以家用電氣產品為例,《電氣產品(安全)規例》要求電氣產品必須符合相關安全標準並已獲發符合安全規格證明書。《玩具及兒童產品安全條例》規定,玩具及兒童產品必須符合「一般安全規定」及各項適用的附加安全標準,並要求指定產品(如嬰兒床、高腳椅、學行車)達到特定國際標準。《消費品安全條例》則要求一般消費品須符合「一般安全規定」, 或適用於該消費品的認可標準。但此等要求不適用於個人自用攜入的產品,消費者難以自行確認其網購物品是否符合香港安全法例要求。 

 

不當安裝或使用亦可帶來重大安全風險,並可能導致財產損失、人身傷害甚至死亡。如因疏忽而致第三方損害,消費者或須承擔賠償責任。即使消費者購買了家居或責任保險,因家用電氣產品安裝或使用不當、產品缺陷或因此導致第三方損失,視乎保單條款,相關損失未必屬於受保範圍。 

 

消費者應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與正規平台,同時仔細查看產品資訊、其他買家的評價與使用心得。此外,消費者應優先選購具「3C(CCC)」認證的產品。「3C」是中國強制性產品安全認證制度,涵蓋家電(如電風扇﹑空調)、電子設備(如充電寶)、兒童用品(如玩具)、汽車安全附件等,並須通過符合中國國家標準(GB)的安全測試及加貼CCC標誌方可在中國市場銷售。消費者亦應透過官方平台驗證「3C」認證的真偽,例如「中國國家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台」(http://cx.cnca.cn/CertECloud/index/index/page) 或「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網站 (https://www.cqc.com.cn/www/chinese/zscx)。

 

以兒童安全座椅為例,香港將於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2024年道路交通(安全裝備)(修訂)規例》,規定8歲以下而身高未達1.35米的兒童在私家車內必須使用符合認可安全標準的「兒童束縛設備」。新法例列明多個國際及國家標準,包括中國國家標準GB 27887-2011。根據中國「3C」認證制度,兒童安全座椅必須符合GB 27887-2011標準並通過相關測試,因此獲得「3C」認證的兒童安全座椅並註上永久標記顯示所符合的標準,將被視為符合香港新法例要求。

目前「3C」制度涵蓋17大類、共109種產品,包括:

● 電線電纜 

● 電路開關與保護裝置 

● 低壓電器 

● 小型電動機 

● 電動工具 

● 電焊機 

● 電子產品與安全附件 

● 農機產品 

● 消防產品 

● 建材產品 

● 兒童用品(如玩具) 

● 防爆電氣 

● 電動汽車供電設備 

● 照明設備 

● 家用及類似用途設備(如廚房電器) 

● 車輛及安全附件(包括汽車零件) 

然而須注意,儘管「3C」認證確立產品的安全性,香港安全法例是針對本地情況和安全風險而制定,或因此要求更嚴格(如拖板的軟電線橫截面面積)或不同的規範(如三方腳插頭規格),以確保市民的安全。插頭、萬能蘇、燈座、軟電線、拖板及無排氣管儲水式電熱水器均屬於高風險家用電氣產品,被《電氣產品(安全)規例》列為「訂明產品」,必須符合特定安全規格,以確保與香港電力系統兼容並保障使用者安全。 

 

香港安全法例規定家用電氣產品必須採用符合BS 1363或BS 546標準的三方腳或三圓腳插頭,內置熔斷器並具絕緣套管,並清楚標示額定電流;浴室鬚刨供電裝置專用家用電氣產品則可使用符合BS 4573或EN 50075標準的兩圓腳插頭。然而,內地常用兩腳扁型或三斜腳型插頭,長期使用轉換插頭或自行更換插頭,尤其對高功率家用電氣產品如冷氣機或電熱水器,會增加過熱、短路甚至火警風險。因此,消費者網購家用電氣產品,應首選插頭符合香港法例要求的產品,避免長期依賴轉換插頭。 

為保障航空運行安全,國家民航局於2025年6月26日發布通知,訂明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3C」標誌、「3C」標誌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根據《電力條例》,家電如冷氣機、洗衣機、電熱水爐及燈飾,若涉及固定接線(即非由插座供電),必須由註冊電業承辦商進行電力工程,違者(包括消費者)可被罰款$50,000及監禁6個月,重犯更可罰款$100,000。冷氣機若採用輕度易燃製冷劑(如R32),安裝時須符合生產商訂明的最低房間面積及安裝高度要求,由具專業培訓的技術人員施工,並遵守《消防條例》。更換插頭應由註冊電業工程人員進行,消費者切勿自行更換。 

住宅式氣體用具亦屬高風險產品,曾有個案因使用未經批准的無煙道式熱水爐並自行安裝,導致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住宅式氣體用具必須經機電工程署批准並附有「GU」標誌,以符合《氣體安全條例》及相關實務守則。根據《氣體安全(裝置及使用)規例》,無煙道式氣體熱水爐已全面禁止新裝,違者可被罰款$10,000。所有氣體用具必須由註冊氣體裝置技工安裝。政府亦提醒市民,每18個月應進行安全檢查,以策安全。

本會期望消費者在選購家用家用電氣產品時重視能源效益。根據《能源效益(產品標籤)條例》(《條例》),機電工程署會審批訂明產品的能效表現,為達到指定能效水平的產品作出評級及發出能源標籤,建議消費者選購具有能源標籤的產品有助節省能源及減少碳排放。現時《條例》涵蓋11類訂明產品,包括空調機、雪櫃、慳電膽、洗衣機、抽濕機、電視機、儲水式電熱水器、電磁爐、LED燈、氣體煮食爐和即熱式氣體熱水爐。其他地區亦有類似的能源效益標籤計劃,例如內地的「中國能效標識」,為消費者提供能源效益的相關信息,以方便消費者選擇高效節能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