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趁开学买好鞋子
有样本检出六价铬、塑化剂超标

不少家长都会趁开学前为孩子选购新的上学鞋,希望以整洁的服装迎接新学年。本会早前搜购了28款小学生鞋样本,除测试其物理性能外,亦检验了常见的有害化学物质六价铬、源自偶氮染料的芳香胺、塑化剂和甲醛等的含量。结果发现,有样本检出六价铬、塑化剂和甲醛等,更有样本检出的含量超出欧盟要求上限。此外,本会还邀请了物理治疗师讲解儿童穿鞋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助家长选购好鞋子。

买鞋小贴士

不建议儿童穿着大一个尺码的鞋。如果鞋内有过多的空间,脚会经常在鞋内滑动,儿童便会不自觉用脚掌肌肉和脚趾抓紧鞋身,以减低滑动,因而令脚部不能放松。滑动亦会增加脚部与鞋的磨擦,增加磨损皮肤的机会。建议鞋头空间最多预算为儿童的一只手指头的大小,即约0.5至1厘米左右。另一方面,太紧窄也不适宜,会妨碍脚部正常发育。

4至13岁的儿童约4个月左右脚部会长大半码。因此,更换频率需要视乎各人成长的速度而定,家长或需预算每年买2对鞋。

不建议穿着鞋头太尖的鞋,鞋头空间太窄有机会引致拇趾外翻的问题,阻碍发育,因此建议穿着圆头或阔头的鞋。

鞋身较前的位置宜较柔软,让鞋底在步行时能随脚掌自然屈曲,而且物料密度应较低,让脚掌受压分布更平均。相反,鞋底脚跟位置的物料密度应较高,以提升耐磨程度和稳定性。而鞋的较后部分不宜太软,让穿着者能站稳,亦不会太易扭伤。

不同的鞋有不同用途,合适的物料视乎用途而定。如果主要用于上学日常走动,防滑和防震的需要未必太大。如果物料较坚固,鞋可能会较重身,因此购买时要视乎日常生活需要作出选择。

儿童鞋跟的高度约2厘米以下便适合,过高会改变身体重心,增加跌倒风险。

教导儿童应该拉紧贴带后才贴上魔术贴,确保鞋紧贴脚部,穿着时脚不会在鞋中滑动。

一定要亲身试穿,站立并行走,留意鞋有否顶着脚趾,并且做出日常的动作,如蹲下看有否顶着脚,以感受鞋是否合适。另外,可将鞋拿上手看,试试能否轻易把鞋头屈曲,有些鞋太硬或会难以屈曲,穿着时便不够舒适,一般最能屈折的位置应该在鞋前掌对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因为行走时,每步会令该位置将鞋和脚屈起。

(本文部分资料由香港物理治疗师学会会长胡存孝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