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打机、剪片、做功课
32款手提电脑性能大较量

打机、剪片、做功课
32款手提电脑性能大较量

随着AI人工智能应用日益普及,电脑需要更强的运算能力,才能充分发挥预期功能。新学年将至,不少消费者或会计划更换使用多年的手提电脑,购买硬件性能更高的新款型号。是次报告涵盖32款于本港有售的手提电脑,测试项目包括效能表现、电池表现、屏幕和音响质素,以及整体效能等,值得一众学生、家长或一般用户,选购前参考。

测试样本

测试涵盖32款手提电脑型号,售价由$5,499至约$21,499,量得的屏幕尺寸约由13寸至18.4寸不等。28款样本内置Windows作业系统,其余4款采用macOS作业系统。部分样本于选购时可额外付费加装影片剪辑、音乐处理及/或文书处理等软件,而文中所列售价均为基本设置。所有样本均采用半导体硬碟作为内置储存装置,并设有触控板,部分型号亦设有指纹及/或面容解锁功能。设计方面,13款属触控式屏幕,其中5款的屏幕可转动或拆除,方便当作平板电脑般操作,4款更附送手写笔。

犹如人体的大脑,负责运算数据。其运算速度受时脉速度(clock speed)及核心(core)数目影响,当核心愈多,对运算效率愈有利。是次测试有8款样本采用了「Qualcomm」的Snapdragon X系列处理器;而大部分以Windows作业系统操作的型号虽然仍采用「Intel」及「AMD」的处理器,不过部分较新型号则以新一代的Core Ultra及Ryzen AI系列处理器组合而成。上述3个较新系列处理器都声称有利于AI人工智能运算,不单运算速度比以往同牌子系列的处理器更快,更引入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 Processing Unit, NPU),配合进行相关的AI运算。不过,处理器对应指令集的架构可能有所分别,当中「Qualcomm」处理器的指令集较为精简,声称更省电。采用不同处理器的电脑会以不同的程式编写,如采用「Intel」及「AMD」处理器的电脑为x86架构,采用「Qualcomm」处理器的则为ARM架构,用户需留意日后安装老旧软件、硬件/周边产品的兼容性。整体而言,所用处理器的系列及型号愈高端,时脉速度及核心的数目愈理想。「Apple」的4款样本则以最新的自行开发单晶片系统M4或M4 Pro组成。

 

记忆体(RAM

容量愈大,运算数据存取愈灵活,愈有助提高整体运算速度。是次仅部分型号会预留记忆体插槽让用户日后作扩充记忆体之用。

 

内置储存装置

有如摆放档案的柜子,即使关上电脑后,档案也不会因为缺电而消失,内存容量愈大,可储存档案及安装应用程式的空间愈多。全部样本均采用存取速度较快的半导体储存装置。

 

图像处理器

用作操控屏幕以显示讯息及图像,是次的样本全部采用内置式显示晶片,当中「Intel」处理器系列分别有Intel Graphics、Iris Xe Graphics及Arc Graphics;「AMD」及「Qualcomm」的处理器分别主要为Radeon及Adreno系列的显示晶片,而「Apple」并未特别命名其内置显示晶片。

 

连接

全部样本均设Wi-Fi无线网络及蓝牙连接,当中大部分样本的无线网络为较新的Wi-Fi 6E或Wi-Fi7制式。除「Acer」Aspire 3 A315-59-53C5(#32)仅设USB-A连接埠及设可连接有线网络的Ethernet连接埠外,其余样本都设有USB-C连接埠,但没有Ethernet连接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