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打机、剪片、做功课
32款手提电脑性能大较量

打机、剪片、做功课
32款手提电脑性能大较量

随着AI人工智能应用日益普及,电脑需要更强的运算能力,才能充分发挥预期功能。新学年将至,不少消费者或会计划更换使用多年的手提电脑,购买硬件性能更高的新款型号。是次报告涵盖32款于本港有售的手提电脑,测试项目包括效能表现、电池表现、屏幕和音响质素,以及整体效能等,值得一众学生、家长或一般用户,选购前参考。

测试项目

测试由国际消费者研究及试验组织(ICRT)统筹进行,评审项目分别有效能表现、电池表现、屏幕和音响质素、可携性、使用方便程度、特点及制造质量。是次测试的样本分为屏幕尺寸较细小(14.5寸或以下)及较大屏幕(15寸或以上)型号的组别,各组型号的评分比重稍有差别;由于即使是相同屏幕尺寸组别的型号售价亦有很大分别,因此2组样本再细分为售价较高及较低的型号。以下是各测试项目的简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涵盖部分项目的表现,详细的测试结果请参考表列评分。

 

效能表现: 包括日常使用及基准测试评审。日常使用的测试包括量度开机时间(即打开至屏幕亮起)、抄写档案、无线上网的速度及稳定性。基准测试量度样本以不同基准程式运作(包括Geekbench、PC Mark、3D Mark及/或CineBench等)的表现。所有样本整体表现理想,足以应付各种日常操作。

 

电池表现: 样本的电池充满电后,分别记录以Wi-Fi无线网络观看网上串流影片及上网的可使用时间。样本量得的可使用时间由3小时43分钟至22小时52分钟,当中不少样本获5点评分,观看影片或上网都可用超过10小时。「ASUS」Vivobook 14(X1404VA)(#16)、「Dell」Inspiron 15 3530(#31)及「Acer」Aspire 3 A315-59-53C5(#32)的可使用时间则较短,都短过6小时,仅得1.5点至2.5点评分。

 

屏幕质素: 包括由评审员于不同光暗环境下评分、量度视角、阅读文件效果;及以仪器于实验室量度屏幕解像度、颜色差异、色温和最大亮度等项目。6款样本表现出色,整体获4.5点或以上评分,分别为4款14.5寸或以下屏幕型号及2款15寸或以上屏幕型号。样本#32量得的最大亮度较低,当屏幕亮度为200nits时量得的色温偏差亦较大,评审员指样本的屏幕较暗淡失色,只获2点评分。

 

音响质素: 由评审员评审各样本的扬声器及以耳筒聆听音乐及演讲的音效,7款样本音色出众,整体获4.5点或以上评分,包括3款14.5寸或以下屏幕型号及4款15寸或以上屏幕型号,惟样本#29及#32的表现较逊色,内置扬声器的声音较薄弱及/或粗糙,分别只获2.5点及2点评分。

 

可携性: 包括机身重量/大小和电源适配器重量的评审,5款14.5寸或以下屏幕型号获4.5点较佳评分;15寸或以上屏幕型号表现普遍较逊色,仅有5款获4点评分,屏幕大小达18.4寸的「ASUS」Vivobook 18(M1807)(#30)较为笨重,重量达2.64千克,远高于大部分的型号,仅得2点评分。

 

使用方便程度: 评审日常使用、针对使用触控板、键盘、连接其他媒体、放于双腿上使用及宁静程度等项目。较小及较大屏幕组别各有3款型号,共6款样本的表现较佳,整体获4.5点评分。5款样本(4款15寸或以上及1款14.5寸或以下屏幕型号)则获3点评分,不少被指触控板的操控不够顺滑流畅,或需滑动多次才能让鼠标到达目标。

 

特点及制造质量: 特点主要包括系统配置及硬件设备的评审,系统配置涵盖处理器及显示晶片规格、记忆体及内置储存容量比较,硬件设备的评审则包括无线连接、USB连接埠、显示输出连接、镜头是否设有记忆卡读卡器、指纹/面容识别解锁功能等的规格。样本整体表现满意,大部分获3.5点或以上评分。除#16及#32外,其余样本的个别USB-C连接埠均可兼容USB Power Delivery(USB PD)快速充电,并不限于以附送的电源适配器充电,灵活性较大。此外,#27、#29及#32的制造质量较逊,影响整体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