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作用与不良反应
用药后引致皮肤烧伤的罕见个案
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在2012年指出,当地曾经出现使用外用止痛药后引致烧伤的罕见个案,大多数二级和三级烧伤的个案使用的产品成分分别为:只含有薄荷醇一种活性成分,或同时含有浓度高于3%的薄荷醇和浓度高于10%的水杨酸甲酯,小部分病例则使用含有辣椒素的产品。在大部分个案中,使用者仅涂抹了1次外用止痛药后24小时内便出现严重灼痛或起水泡,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该局建议,如果使用外用止痛药的位置出现疼痛、肿胀或起水泡,便应马上停止使用该产品并求医;涂抹外用止痛药的位置不要加以包扎,也不要另行加热(例如使用加热垫、电灯、袋装或瓶装热水等),以免增加严重烧伤的风险。由于薄荷醇、水杨酸甲酯、辣椒素等成分具有一定刺激性,只适用于完整无损的皮肤上,使用时亦应避免触及眼睛和黏膜。
鸦片类止痛药贴药效强但危险性大
除了上述的外用止痛药外,亦有一种必须由医生处方的强效鸦片类止痛药贴,惟使用时要非常小心。如果病人的认知能力较弱,必须由照顾者或家人从旁协助,以避免因不当使用而增加病人死亡的风险。在2020年9月,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简称MHRA)参考英国人体药物委员会(Commission on Human Medicines,简称CHM)的建议,限制未曾使用过鸦片类药品的病人使用该类药贴。CHM在2019年开始对鸦片类药物用于纾缓非癌症引起的痛症作出审查,发现使用风险相当大。部分使用该类药贴的病人会出现呼吸障碍,对无论有否使用过鸦片类药物的病人都有机会造成严重伤害,甚或引致死亡。因此,在非癌症患者中,该类药贴只应该用于先前已有使用过鸦片类药物经验并已能耐受该类药物的患者。
不应过量使用止痛药
避免同时口服又外涂同一种类止痛药
叶医生指出,非处方的外用止痛药一般是治疗较轻微的痛症,如果痛症较严重,例如膝关节退化或脊椎毛病引起腰背痛等,可能需要同时口服止痛药及在痛处涂抹药膏,但切忌内服和外用同一种类的药物,以免因过量吸收该类药物而引致不良反应。举例来说,市面上大部分含双氯芬酸的止痛药贴其实剂量不高,但如果病人同时使用含双氯芬酸的止痛药贴及口服止痛药,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吸收过量的双氯芬酸,有机会增加出血、不正常的肌酐、尿素和血红蛋白水平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已经外用NSAID类药物,口服药物则可选择扑热息痛(paracetamol);又例如正在口服NSAID类药物,外用的药膏便应采用含薄荷醇或樟脑油成分的产品。使用任何外用或口服止痛药前,应先了解药物的成分和使用方法。如有任何疑问,应向医生查询。
避免使用不同品牌但成分相同的药膏和药贴
有些药膏和药贴产品看似是草药产品,但其成分实际上与西药成分相同,例如冬青油或冬绿油的产品,其实都含有水杨酸甲酯。如同时使用,就可能吸收了大量水杨酸甲酯,有机会出现药物过量的征状例如头晕、耳鸣、恶心、呕吐和头痛等。
中西药膏都可能含有冬青油或水杨酸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