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倡议强化境外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监管
堵塞长久漏洞为隔山买牛添保障

倡议强化境外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监管
堵塞长久漏洞为隔山买牛添保障

买楼是人生大事,境外置业更是「隔山买牛」,其所涉及的风险和细节十分复杂,消费者决不可掉以轻心。过去三十年来,本港对境外物业的需求持续增长,无论是个人投资、退休、供子女留学,以至近年到大湾区生活、工作等,均促使本港买家放眼境外物业。

编者的话

本会于上月底发表题为「境外置业添保障」的研究报告,检视了在本港进行境外物业的销售手法和法例监管、剖析接获的投诉个案,又派员以神秘顾客方式,亲身走访多个境外楼盘,调查广告内容,并比较全球7个司法管豁区的监管制度,多角度分析消费者面对的困难和消费陷阱。

调查结果揭示现行监管框架,将纯粹处理境外物业销售的人士豁免在发牌之列,明显存在漏洞,对消费者的保障不足之余亦对市场产生不公平竞争的情况。随着港人境外置业需求日益上升,相关广告亦于不同媒体与日俱增,目前市场充斥大量非持牌地产代理从事境外物业销售,这些代理不受地监局监管,当中存在诸多不良营商手法、广告误导失实等,问题不一而足。从本会的投诉内容中,不少个案与不良销售手法相关,而近9成的个案涉及地产代理,当中逾6成属非持牌代理,而由于购置境外物业的金额不菲,万一出了差池消费者可蒙上巨大经济损失。

事实上,购买境外物业在不同环节均存在一定风险,若问题出自发展商,例如项目延误或甚至出现「烂尾」,便要由当地法规监管,所以当消费者未决定进行交易时,若能充分掌握项目的准确资讯,并了解当地对海外买家的要求、限制和相关风险,其决定会自然较深思熟虑和谨慎。

尽管香港无法改变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监管制度,然而在境外物业买卖过程中,地产代理的角色至为关键,因为不少准买家是透过地产代理获得资讯。然而,地产代理在推广销售境外物业的身份属代表发展商,故其专业操守理应受法律约束,确保买方能获持平和准确的资讯。

有见及此,本会提出五大建议中,首先要全面强化境外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监管,规定除发展商直接销售外,必须由持牌地产代理或营业员销售,以提升服务质素及增加消费者的保障。其次是加强规管资讯,建议将现行就资料披露及广告宣传的法定责任扩展至销售境外一手住宅物业的地产代理,就留位费而言,本会亦建议引入强制冷静期,让准买家掌握准确资讯和提示的同时,亦有足够时间考虑,才决定进行交易。

研究报告一出,迅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市民、业界以至传媒俱持正面态度,认为建议可堵塞长久漏洞。本会期望上述建议能够尽快落实,并透过公众教育,双管齐下,为有意买境外一手住宅物业的消费者提供足够保障。然而若在发展商直接销售的情况下消费争议不断涌现,本会认为可能要以渐进方式,强制所有境外物业销售须由持牌地产代理或营业员进行,确保消费者能获得应有保障。

每条保障消费者的法例,由倡议到成功落实都得来不易,本会不会低估是次倡议的难度,但深信社会上各界对保障消费者权益理念是一致。消费者固然欢迎在购买境外物业上有更多保障,地产代理业界亦支持清晰的监管架构和制度,不但有利行业竞争和健康发展,长远亦可带来更多商机。未来消委会将努力不懈推动建议落实,致力为有意隔山买牛的消费者,增添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