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6款消毒酒精含有毒甲醇 逾8成浓度或容量不足

疫情所致,酒精作为消毒用品需求急升,但坊间亦传来有劣质货品出现。所以,本会特于今年3月11日至13日在6个不同地区(荃湾、沙田、观塘、旺角、北角和铜锣湾)的药房购买了24款消毒酒精样本,并委托本地一间实验所进行酒精成分及容量测试。测试发现6款样本含有甲醇,另7成半样本的酒精浓度比声称低,譬如标示酒精含量75%但实际只有62%;近7成样本的实际容量比声称低,差异最大的1款比声称少了逾20%。

测试结果

6款样本含甲醇

测试结果显示:24款样本中,6款检测到微量甲醇(#2、#5、#10、#11、#19、#20),浓度由0.007%至0.0336%。甲醇(Methanol)是一种含有毒性的有机溶剂,进入人体后可导致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代谢性酸中毒,长期吸入甲醇更有可能导致失明和肾衰竭。根据世界衞生组织(WHO)的毒性数据,甲醇的建议安全摄入量约为每天0.5毫克/公斤,即一个70公斤重的成年人一天不应该吸入或饮用超过35毫克的甲醇。如果按本测试中甲醇含量最高的样本计算,则相等于大约104毫升才会超出世衞建议的安全水平。

 

虽然该6款检出甲醇的样本的甲醇浓度不会引发急性中毒,但由于产品的标示用途为消毒,在洗伤口的过程中,酒精有机会直接进入血液,亦有可能从皮肤或呼吸摄入,长期使用的话,有机会造成慢性中毒或引致健康问题。部分消费者或会利用这类消毒酒精自制搓手液或用作日常家居清洁,因此吸入酒精的机会和分量亦会提升。

 

根据衞生署药物办公室的《药剂业及毒药条例》的指引,消毒用品包括消毒酒精不被列入为药物,故本港目前没有规管消毒酒精的相关法例。但由于甲醇属于有害物质,含有甲醇的产品有机会触犯《消费品安全条例》。

7成半样本酒精浓度比声称低

24款消毒酒精样本中,有22款标示酒精含量为75%,1款标示为70%,另有1款标示为95%。实验室利用气相层析–火焰离子化侦检器(GC-FID)和顶隙气体层析术-气相色谱法–质谱法联用(Headspace GC-MS)测试样本的甲醇(Methanol)、乙醇(Ethanol)及异丙醇(Isopropanol or Isopropyl Alcohol)含量。测试结果显示,标示75%酒精的样本中,有16款的乙醇及异丙醇含量不足75%,当中有3款样本的实际酒精含量更少于70%(#3、#16、#19),乙醇或异丙醇含量由62%(#19)至69.1%(#3)。而标示70%(#13)及95%酒精的样本(#22)的实际乙醇含量则分别只有65.7%和89.3%。

 

根据世衞的指引,一般医护使用的消毒液需要60%至80%的乙醇或异丙醇才能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但酒精浓度太高亦不代表更有效。研究指如果使用100%的纯乙醇或异丙醇消毒的话,酒精和细菌的接触时间太短,加上没有水分作为催化,因此不能通过溶解细胞壁的质膜而杀死微生物。甲醇因挥发性高和消毒能力低,再加上其毒性很高,故不适宜使用在消毒产品中。至于一般饮用酒精如烈酒(威士忌、伏特加、毡酒、白兰地等)或中式烈酒(茅台等),当中的酒精含量只有40%至52%左右,因此不能达到杀菌效果。

近7成样本实际容量比声称低 1款少逾20%

测试结果显示,23款有标示产品容量(Net Volume)的样本中,有16款不能达到产品上标示的容量,当中3款(#3、#4、#11)的实际容量比标示少逾10%以上,相差最大的样本(#11)比标示容量少了21.2%。是次测试的结果和相关产品资料已转交海关跟进。

 

此外,本会发现市面上部分酒精的包装和一般矿泉水非常相似(#10),有机会增添小朋友误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