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健康食品冷知識:「素食」不等於「純素」?亦未必健康?》

《健康食品冷知識:「素食」不等於「純素」?亦未必健康?》

素食近年大行其道,一來被視為更有益健康,二來有助保護環境及動物,響應可持續消費。不少素食者以進食素肉取代真正肉類,但原來市面上一些預先包裝的素肉,檢出含有肉類成分,或許沒想像中那麼健康!

文章內容

「我吃全素的」、「我是蛋奶素食者」……初接觸素食的朋友,聽得一頭霧水?原來素食也有不同類別。根據國際素食聯盟(International Vegetarian Union)的定義,全素或純素者(vegan)只會食用植物性來源食物,任何與動物有關的產品如奶製品、蜂蜜都不會食用。其他如蛋素、奶素食者等,他們食用純素外,前者同時會進食蛋製品,後者則會同時進食奶製品。

基於素食的種類多元,不同地區會制訂相關的素食包裝標示條件,讓消費者能夠清楚分辨。本港不少素食產品都是進口,在選擇產品時,應細心留意其產地,並好好了解包裝標示背後的意思。

英國:認住這個「V」

這2個非常「 sharp醒」的綠色v字商標,是英國素食協會(The Vegetarian Society UK)批准的素食商標(Approved vegetarian trademark)及純素食商標(Approved vegan trademark)。見到這兩個商標,你就能淡定了,因為代表該產品經已符合協會的指定條件。如標示有純素食商標的產品,是不含動物源性成分,生產過程中亦沒有交叉污染等(詳情可參閲以下包裝標示條件圖表)。你亦可在協會網頁查看相關產品是否取得標示的資格。 

台灣:清楚寫明產品屬於何種素食

市面上大部分素肉產品都聲稱來自台灣。台灣又是如何定義素食?原來,凡在食物製造過程中有動物被犧牲,或添加了動物性來源成分的食品,皆屬於葷食。故聲稱為素食的產品,不可檢驗出含動物基因或奶蛋以外的動物性來源成分。 

台灣的素食標示方式非常清楚易明,產品須依規定標示屬於5種素食類別中的哪種,包括:「全素或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及「植物五辛素」(詳情可參閲以下包裝標示條件圖表)。 

這段影片,為你更深入講解以上2個地方對素食包裝標示的定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vhxB39rso

但要留意,由於香港現時沒有關於素食產品的定義,故某些本地出品、包裝附有「素食」或「無肉食品(meatless)」等字眼的產品,可能不屬全素,內裡或含雞蛋或奶製品等動物性來源成分,所以最好挑選經認證的產品。

然而,產品包裝上的標示有時不能盡信。消委會在檢測素肉時,就曾發現有商品說明不符,標籤上列明「100%純素食品」,但同時又列有「本產品含牛奶及蛋類成分」,互相矛盾。

另外,亦有標示了「奶蛋素」的食品檢出含豬及魚基因,雖然這些食品未必是直接使用肉類食材,但可能生產線受到交叉污染,又或是加入了動物衍生的調味料或配料。無論如何,錯誤標示有機會誤導消費者,尤其對茹素人士或長期病患者影響最大,有可能令他們食用不合適、營養素不足或過高的食品。

素食往往予人健康的感覺,但市面上有不少素肉卻恰恰相反。消委會檢測發現,有樣本的營養含量不太理想,結果如下:

根據香港《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下稱「標籤規例」),每100克含不少於6克蛋白質的固體食物,可被稱為「蛋白質來源」食物,而每100克含不少於12克蛋白質的固體食物,就屬於「高蛋白質」。

消委會發現,大部分素肉樣本都屬「高蛋白質」或是「蛋白質來源」食物,但有3款素海鮮蛋白質含量卻是極低,其中1款甚至不含蛋白質。茹素人士可能依靠進食素肉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所以挑選素肉時要仔細比較。

根據食安中心的「購物指南卡」,每100克含超過20克總脂肪的固體食物,屬於 「高脂」;而根據「標籤規例」,每100克含不超過3克總脂肪的固體食物,就屬於「低脂」。 

檢測結果所見,有1款素羊和1 款素鴨屬「高脂」食物,其中素鴨樣本只進食略少於半包(100克),已達世衞每日建議脂肪攝入量37%。另一方面,消委會亦檢出有2款素海鮮樣本屬低脂,但它們正是上述蛋白質含量非常低的樣本。

此外,根據食安中心的「購物指南卡」,每100克含超過600毫克鈉的固體食物,屬於「高鈉」;而根據「標籤規例」,每100克含不超過120毫克鈉的固體食物,就屬於「低鈉」。

基本上,沒有檢測樣本稱得上是「低鈉」食品之餘,更有近6成樣本屬高鈉。以鈉含量最高的樣本素燒鰻魚為例,進食半包(100克),已達每日建議的鈉攝入量約43%。總括而言,最高鈉含量的樣本組別為素丸,最低為素家禽。

有樣本檢出含有不能添加於大豆蛋白粉及混合物內的防腐劑山梨酸(sorbic acid),或是有含量限制的防腐劑苯甲酸(benzoic acid),但沒有在配料表內標示該防腐劑,甚至在包裝上標示「不含防腐劑」 。

根據「標籤規例」,除了獲豁免的產品,預先包裝的食品需標示「1+7」的營養素項目。「1」為能量,「7」為7種營養素含量,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鈉及糖。能量、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鈉及糖的實際含量不應高於營養標籤標示值的120%(實際含量應等於或少於標示值的120%),而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實際含量不應低於營養標籤標示值的80%(實際含量應等於或多於標示值的80%)。

面對各種素肉的潛在健康問題,怎樣才能吃得較健康?可參考以下4大建議:

1. 留意產品有否含奶蛋成分

選購有完整食品標籤的產品,並小心閱讀包裝上的產品描述、配料及營養標籤,了解產品是否含有雞蛋或奶類成分,揀選適合的素肉產品。

2. 盡量少落調味料

鑒於不少檢測樣本屬「高鈉」食物,亦有少數屬「高脂」,所以應留意食用分量,在烹調時盡量不額外添加調味料,以免攝入過量鈉和脂肪。

3. 多選擇大豆製品

素肉主要以加工大豆蛋白製成,為了模仿肉的色香味,產品中會添加不少增味劑、調味料、人工色素甚至防腐劑,過程中可能有許多微量營養素在大豆加工過程中流失。所以素食者不妨多選擇天然大豆製品如豆漿、豆腐、乾豆等,相對會含較少食物添加劑、鈉及飽和脂肪,讓你食得更健康。

4. 多元化均衡飲食

素食者亦要特別注意攝取營養,確保不會缺乏某種所需營養素,如多吃全穀物、堅果和種子,以補充豆類無法提供的必需氨基酸。

維他命B12、鐵及鋅等亦是素食者較易缺乏的礦物質,建議可食用添加了維他命B12的豆奶和穀類麥片,以及鐵含量高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木耳、乾豆、乾果及堅果。不過由於人體吸收來自植物鐵質的能力會較肉類鐵質低,所以最好同時進食高維他命C的食物如橙、奇異果和燈籠椒等,以增強吸收。

要吸收鋅,則可食用堅果、種子、小麥胚芽和營養酵母等食物。特別要注意的是,孕婦、小童及長者會較難從天然素食中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或有需要食用營養補充劑。不過服用前應先諮詢營養師或醫生。 

如要找出市面上哪款預先包裝素肉比較健康,馬上細閱【514期《選擇》月刊 素肉=全素?是否健康? 6成高鈉或高脂 4款驗出動物基因或雞蛋成份】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嗎?

Please 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