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潔鑊方便易用,是不少家庭的必備廚具。消費者委員會測試24款直徑為26厘米或28厘米的易潔鑊樣本,發現樣本間的傳熱速度參差,當中傳熱最快和最慢的樣本,鑊面平面位置加熱至標準溫度所需時間可相差逾9倍,有6款可於2分鐘內升溫至190°C,但最慢的樣本則需時接近16分鐘。傳熱過慢不僅影響煮食表現,亦可能增加能源消耗。此外,有4款樣本未能符合歐洲標準中防黐底測試的要求;另有2款手柄未能通過防火測試,有機會帶來安全風險。消委會促請廠商改善產品設計和使用說明,消費者使用時亦應留意手柄溫度及其與爐火的距離,以免發生意外。
是次測試的樣本售價介乎$90至$1,750,樣本標示的4種塗層物料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石紋/顆粒紋/鑽石、陶瓷,以及網紋/蜂巢紋。所有樣本均標示可在氣體煮食爐、電磁爐和電陶爐上使用。測試參考歐洲廚具標準EN12983-1:2023,檢視樣本的煮食表現及安全性能,涵蓋傳熱速度、熱力分布、塗層表現和耐用性、手柄的安全性,並就易潔鑊物料和塗層的化學安全性,測試樣本的總遷移量、可萃取重金屬,以及PFOS和PFOA的總含量與釋出量。有8款樣本(售價由$130至$1,750)總評獲5分,反映無論平貴都有好選擇。
傳熱速度及熱力分布表現參差 最慢樣本需近16分鐘加熱至標準溫度
易潔鑊的傳熱速度與熱力分布會影響煮食時間和效果。是次測試利用標準要求的熱源儀器把樣本持續加熱,直至鑊的平面部分的最低溫度達190°C,實驗室利用紅外線感應器量度樣本鑊面溫度,並記錄所需時間。結果顯示,有6款樣本可於2分鐘內升溫至190°C,當中最快的僅需約1分半鐘;相反,4款樣本加熱時間需逾5分鐘,最慢的一款更需時近16分鐘。至於熱力分布方面,根據標準要求,當鑊面平面位置的溫度最低點達190°C時,其餘部分的最高溫度不應超過290°C。測試中有4款樣本超出最高溫度限值,其中3款樣本屬網紋或蜂巢紋塗層,或因塗層表面呈網狀並凸起,以致未能均勻受熱。易潔鑊若傳熱過慢或不均勻,不僅難以掌握烹調時間,影響煮食表現,亦可能因延長煮食時間而增加能源消耗,未必符合消費者期望。
4款樣本防黐底表現未能符合標準
為模擬易潔鑊使用一段時間後的防黐底表現,實驗室使用儀器在樣本鑊面打磨500次,然後在沒有加入食油的情況下煎班戟,並重複測試5次,檢視每次煎好的班戟可否以鑊鏟輕易取出和鑊面有否殘餘物。測試發現有4款樣本未能符合標準要求,當中3款樣本未能使用鑊鏟完整取出班戟,另1款樣本的部分塗層則於煎煮過程中剝落,並黏附於班戟上,防黐底表現欠佳。惟消費者日常煮食時一般會加入食油,如妥善保養,類似黐底或剝落等情況未必會出現。
5款樣本塗層未能符合耐用標準
是次測試在樣本加入番茄及番茄醬汁後於室溫靜置7天,模擬長時間使用易潔鑊煮食酸性食物,會否出現塗層被腐蝕的情況。5款採用PTFE塗層的樣本出現微細氣泡,反映其塗層或已被腐蝕,未能符合歐洲標準要求,其餘樣本則未見腐蝕情況,表現理想。
2款樣本手柄未能通過防火測試 4款樣本過熱欠標示
除煮食性能外,樣本手柄的強度、耐用程度、防火能力及燙手程度,亦影響使用體驗和安全。是次測試中全部樣本在手柄強度及耐用程度方面均表現理想,未見彎曲、變形或鬆脫情況。不過,有2款樣本未能通過防火測試,以火焰點燃手柄後,火源移開15秒內未有自動熄滅,未能符合標準要求,有機會在高溫煮食或接近火源時出現危險。
另於手柄溫度測試中,樣本加入食油後加熱至200°C並維持30分鐘,再於距離鑊邊三分之一位置量度手柄底部的溫度。結果顯示6款樣本的金屬部分所量得的溫度高於標準要求之上限(55°C),其中2款由於有在包裝或說明書上標示須使用隔熱裝備(如隔熱手套),仍符合標準要求;惟其餘4款樣本均沒有在包裝或使用說明書上標示警告字句,未能符合歐洲安全標準,使用時或會因過熱而引致燙傷。
總遷移量及重金屬釋出量 符合安全標準
總遷移量是食品接觸材料的關鍵安全和質量性能指標之一,反映材料在預期接觸不同食品模擬物時釋出或遷移的非揮發性物質的總量。是次測試以3%醋酸、95%乙醇及異辛烷模擬酸性和油脂性食物的情況,測試需在同一樣本上進行3次,均須符合歐盟安全標準要求。有6款樣本在3%醋酸測試中有1至3次檢出非揮發性物質,檢出量由每平方分米3至6.5毫克非揮發性物質,該等樣本的總遷移量均呈下降趨勢,符合要求。有2款樣本在首次浸泡異辛烷後分別釋出每平方分米8及9.5毫克非揮發性物質,其後兩次均未再檢出,符合要求。
在可萃取重金屬方面,根據歐洲理事會藥品品質與衞生保健局(EDQM)的要求作出評估。有6款樣本於首兩次浸泡於100°C的0.5%檸檬酸後,檢出1至4種重金屬元素,包括鋁、鋇、鐵、鉬、鎳及鋅,惟檢出量均沒超出EDQM對食品接觸用金屬與合金的技術指引的上限,且於第3次浸泡後未再檢出重金屬物質,符合EDQM的相關要求。
大部分樣本未檢出或未釋出PFOS及PFOA 表現理想
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這兩類添加劑常用於提升物料抗油性、防水性和減少摩擦力,常見於易潔鑊塗層,但由於當中部分物質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人類致癌物」,其使用備受關注。是次測試中只有1款樣本的塗層檢出0.026% PFOS,但仍符合歐盟所規定的上限要求(0.1%),且該樣本在特定食品模擬物遷移測試中沒有釋出PFOS。其餘樣本均未檢出及未釋出PFOS或PFOA,整體表現理想。
部分廠商設保養及回收安排 回收鋁鑊助減碳排放
廠商近年開始為易潔鑊提供保養服務,有12款樣本的廠商有為其產品提供保養,保用期由7日至10年不等,保用範圍一般包括因產品材料和工藝上的生產問題所引致的損壞。另外,有2款樣本標示鑊身採用回收鋁製造,且煮食表現和化學測試方面的結果均理想,顯示重用金屬作為升級再造實屬可行,有助製造過程中節省能源及減少碳排放。現時只有少數樣本的品牌商或代理商有提供回收服務,消委會期望業界進一步推動廚具回收及升級再造,減少資源浪費,提升產品的環保效益。
消費者使用易潔鑊時,應注意以下的使用及保養方法:
- 首次使用易潔鑊前,宜以暖水混合清潔劑清洗,或加熱水浸泡一晚後再清潔,有助減少可能釋出的雜質或非揮發性物質;
- 易潔鑊應避免配搭金屬鑊鏟及其他金屬廚具使用,切勿在未有加入食物或煮食油時便過度加熱,以減少損耗或磨損易潔塗層;
- 因應食材分量選用合適尺寸的易潔鑊,減少空燒面積,免損害塗層;
- 烹煮食物後,應待易潔鑊冷卻至室溫後才清洗;清洗時應使用柔軟海綿,避免使用百潔布、鋼絲擦等粗糙物料,以免刮損塗層;
- 如遇頑固污漬,可先用暖水浸泡易潔鑊數小時至一晚,再配合中性或弱鹼性清潔劑,如蘇打粉加暖水清洗;
- 如發現鑊面出現氣泡,代表塗層可能已開始剝落,應考慮更換,以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