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積分計劃安排不周惹爭議 促照顧弱勢消費社群需要

  • 2024.02.15

在零售市場激烈競爭下,商戶要各出其謀,刺激消費和吸引顧客不斷光顧,近年不少商戶推出聯營或獨立積分獎賞計劃,圖令消費者透過累積消費賺取積分來換領「著數」,例如禮品、折扣、優惠券、現金獎賞等。然而,商家在營運計劃時,若安排失當或考慮不周令消費體驗欠佳,不但會惹起不滿甚或爭議,還有可能導致客戶流失,本末倒置。消費者委員會不時接獲與積分獎賞計劃相關的投訴,當中涉及換領禮品存貨量欠透明,令商戶的誠信備受質疑;儲分或使用積分時欠缺彈性,未能公平對待如長者等弱勢消費社群的需要;優惠內容前後不符,令消費大失所望,情況有欠理想。

消委會敦促商戶應提高資訊和條款透明度,清楚列明積分獎賞計劃的各項細節並避免更改;特別是就一些推廣活動,若涉及的條款需作出修正,必須盡早通知消費者並要彈性處理爭議,以免損害消費信心。即使業務數碼化是大勢所趨,市民普遍習慣安裝不同的手機應用程式來處理日常事務,但商戶必須以客為本,以公平銷售手法同時照顧不同消費者,尤其是長者或對不諳應用新科技程式人士的需要,締造關愛共融的良好消費體驗。

個案一:兌換心儀禮品時商戶稱缺貨但網上有售

投訴人參加了A 商戶定期舉辦的會員積分優惠活動,每消費$500可賺取1個積分,集滿指定積分便可換取禮品。根據優惠條款,有關積分將於購物後7天內存入會員帳戶,而可賺取積分的交易日期至6月30日止。投訴人在6月19日消費後,14天後才獲得積分,需時較商戶的服務承諾為長。投訴人打算換領禮品時,發現心儀禮品已經換罄,而同級禮品亦全都缺貨。由於可賺取積分期已屆滿,投訴人亦無法賺取更多積分以換領高一級別的禮品。其後,投訴人發現其心儀禮品在A商戶的網店有售,因而懷疑該禮品並非缺貨,並多番向商戶表示不滿,惟A商戶堅持回覆「禮品數量有限,換完即止」,投訴人遂向消委會投訴。

經消委會調停後,商戶願意酌情安排投訴人到門市領取其心儀禮品,事件最終得以解決。

個案二:商戶拒收實體卡  儲分需即場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投訴人是一名年近80歲的長者,在B商戶購物結賬時一向都會出示實體積分卡作儲分或使用積分之用。在最近一次購物時,收銀員卻告知不再接納實體卡,並要求投訴人在手機下載應用程式方可繼續儲分或使用積分。投訴人嘗試自行下載應用程式,但因不熟悉智能電話操作,加上未有職員從旁協助,幾經嘗試仍未能成功下載。投訴人唯有致電到B商戶的熱線中心求助,卻無人接聽。投訴人不滿B商戶拒絕接受實體積分卡的安排,認為對不諳應用程式的長者十分不便,故向消委會尋求協助。         

經消委會調停後,事件不久已獲解決。消委會獲投訴人的同意,將其不快經歷和相關建議向B商戶反映。商戶表示消費者如在使用相關應用程式時遇有疑難,可致電其客戶服務熱線查詢,而所有參與積分優惠計劃的門市亦有職員為消費者提供協助。

個案三:商場優惠條款前後不符  心儀商戶拒收電子禮券

投訴人參加由C商場舉辦以會員積分換領商場禮券的活動,以其積分兌換C商場的電子禮券。換領前,投訴人知悉C商場提供實體及電子兩款禮券,分別在於前者所涵蓋的商店較後者多兩間,而投訴人在換領電子禮券前,已在C商場的官方網頁確認其心儀商戶接受電子禮券。其後,當投訴人打算在心儀商店使用電子禮券時,該店表示已不接受C商場的電子禮券。投訴人立即翻查C商場的官方網頁,發現該店已不在接受電子禮券的名單內。投訴人於是向C商場查詢,職員解釋該店現只接受實體禮券。投訴人要求把其電子禮券更換為實體禮券,卻遭商場拒絕。投訴人不滿條款突然變更,擾亂了其消費計劃,因此向消委會作出投訴。

經消委會調停後,C商場願意為投訴人安排更換實體禮券,事件雖得以解決,但就未有就變更接受電子禮券的商店名單作出解釋。

消委會促請商戶提升資訊透明度,釐清積分獎賞計劃的條款和細則,並履行承諾;消費者則應衡量自身負擔能力和實際需要,勿因積分獎賞計劃優惠吸引而衝動消費。而打算或已參與商戶積分獎賞計劃的消費者,應留意以下事項:

  • 細閱和問清積分獎賞計劃條款細節,包括賺取積分和儲分的方法(以手機應用程式還是實體卡)、積分期限、是否需要預先登記、是否須符合某些消費條件方可賺取積分,例如只適用於購買特定種類的貨品、於指定商場或門市消費和相關時段等;
  • 應保留相關消費憑據,如發現積分遲遲未入帳或紀錄有誤,應盡快向商戶查詢;
  • 換領獎賞前,須注意積分有效期、換領手續及期限等。由於禮品一般都是「換完即止」,宜盡早換領心儀禮品,亦應注意部分禮品或需要加錢換購。如對禮品有任何疑問,應在換領前向商戶查詢清楚,例如換領電器產品能否享有原廠保用、現金劵的使用條款及有效期、禮品如有破損或品質問題可否更換等。消費者亦應保留兌換紀錄,以作憑據;
  • 早前有消費者收到騙徒假冒商戶名義發出的積分到期提示短訊,並於短訊中提供的網頁連結輸入了個人及信用卡資料,造成金錢損失。消費者如收到含有超連結或二維碼,而連結的網頁要求客戶提供個人資料、信用卡及銀行等付款信息的可疑短訊,應先向商戶核實,並可參考警務處的「防騙視伏器」搜尋結果,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以免受騙。

 

訂閱全文:https://ccchoice.org/568pointreward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