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照護食」助吞嚥障礙患者回復健康 宜跟從國際分類框架和專業意見免買錯

  • 2022.07.18

要安享晚年,一般概念是要住得好、穿得暖,還要吃得飽。但有些長者卻因為中風、頭頸癌、柏金遜症及認知障礙症等疾病導致吞嚥障礙,進食時容易「落錯格」。長者或因避免哽咽而影響了食物種類的選擇,並減少進食的分量及次數,引致體重減輕、脫水、營養不良等問題,影響健康。為了照顧吞嚥障礙患者的膳食需要,令患者重拾食慾,照顧者可購買預先包裝,或以凝固粉或其他輔助食品自行烹調適合患者的特別膳食,統稱照護食care food,包括廣稱為「軟餐」的糊狀食物。然而消費者委員會發現,部分在香港出售的預先包裝的照護食,並沒有統一使用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化創辦組織(IDDSI)的8級制飲食框架標示分類,部分只標示產地所用的等級、或按食物的形態大致分為碎餐或糊餐,消費者較難分辨是否適合患者食用,建議生產商盡快改善。另外,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購凝固粉時,不要單純以價錢為考慮因素,應諮詢言語治療師的意見,再選擇凝固粉的種類,以製作適合患者的照護食。

 

預先包裝照護食未有統一使用國際通用標準分類

 

隨著人口老化,本港出現不同程度吞嚥障礙的人數持續上升。患者若進食了不合適的食物,會增加食物或飲品進入呼吸道的風險,引致哽咽或造成吸入性肺炎,嚴重者可引致呼吸衰竭及死亡。以往照護食濃稠度一直欠缺劃一的標準,只會簡單分類為碎餐、糊餐,以及微稠、小稠、中稠和特稠的飲品。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化創辦組織於2017年出版了一套全球通用的8級制飲食框架,對食物質地及液體濃稠度作出定義,0級為最稀薄,如水一般,而日常食物原狀就是第7級。照顧者可根據IDDSI的簡單測試方法,分辨食物及飲品的等級,判斷是否適合患者進食。醫院管理局言語治療部亦已於2021年第3季起採用IDDSI飲食框架分類方法,並教導照顧者根據指引,協助患者進食適當質感的食物,以改善健康情況。

 

然而,近年因應需求,市場出現了林林總總、種類繁多的照護食,例如即食甜點及預先增稠飲品,亦有預先包裝、進食前只需加熱的增稠主菜;有機構更提供訂餐或到會服務,減輕照顧者的負擔。但消委會關注這些預先包裝照護食並未統一使用IDDSI國際標準,部分外國進口品牌或只標示產地所用的照護食等級,例如日本進口的產品,會以日本介護食品協會4級制的Universal Design Food標準UDF標示,未必能與IDDSI國際標準直接對應。選購預先包裝照護食前最好先諮詢言語治療師的專業意見,並細閱及比較營養標籤及成分,因為確保患者能攝取充足營養比食物外觀更為重要。

 

兩類凝固粉的凝固效果、用量及價錢有差異宜先作比較

 

照顧者亦可以自行烹調適合患者的照護食。經評估後,如患者適合IDDSI第1至4級,即糊狀、不用咀嚼或更稀薄、可啜飲的照護食,言語治療師一般會建議於飲品及流質食物內加入凝固粉,增加其黏稠度。本港常見的凝固粉主要分為改性澱粉類及多糖類。改性澱粉類凝固粉的口感較粗糙並帶有芡粉味,每100克售價由$30至$32.9。多糖類凝固粉則無色無味,凝固效果更穩定,長時間放置亦可保持其黏稠度,每100克售價由$48至$90,價錢較改性澱粉類高。然而消委會提醒,多糖類凝固粉每次用量較少,每包可製作食用次數一般比改性澱粉類為多。若以製作1杯200毫升的第2 級飲品作比較,使用多糖類凝固粉的平均每杯價錢為$1.2至$1.9,較使用改性澱粉類凝固粉的$2.8至$3相宜。但如果要製作1杯第4級、即較稠的200毫升飲品,則有3款多糖類凝固粉的每次食用費用較使用改性澱粉類凝固粉高。

 

除價錢和用量外,消費者亦要留意改性澱粉屬碳水化合物,如果糖尿病患者同一時間飲用大量已加入此類凝固粉的飲品,或會令血糖水平不穩定,建議應分開數次飲用。雖然市面上不少凝固粉的建議用量均已統一使用IDDSI標準,但不同種類及溫度的食品,在混合不同品牌的凝固粉時效果或有差異,因此在首次製作某種食品和試用新品牌時,最好先進行IDDSI測試來斷定食物是否符合相關要求。

 

如製作糊狀或細碎濕軟的第4至5級照護食,除了把食物打成糊狀,再按照實際情況加入適量凝固粉外,照顧者亦可使用塑形粉或軟餐酵素令糊狀食物「果凍化」,製成賣相較吸引的軟餐。至於製作第6至7級的照護食,即軟質及一口量和容易咀嚼的日常食物,可在醃製及烹調前以軟化粉預先浸漬來軟化硬質食材,例如肉類、魚類、貝類及根莖類蔬菜。消委會強調,無論烹調哪個級別的照護食,都應按照相關級別的IDDSI測試方法,利用針筒、餐叉或湯匙確認其濃稠度,確保患者的飲食安全。製作任何質感及濃稠度的食物,均需注意均衡營養、進食分量及食物多樣性。由於調整食物的濃稠度會令其營養含量改變,照顧者可向營養師查詢合適的食材分量及製作方法。

 

消委會提醒,日常須留意自己或家人在進食時有否經常咳嗽或哽咽、需吞嚥數次才能吞下食物、抗拒某類質感的食物、出現食物黏著喉嚨或食道的情況,以至體重會否持續下降,這些都可能是出現吞嚥障礙的徵狀。每位患者所需要的照護食都不同,亦會隨著病情起伏而有所變化,所以應先由言語治療師評估,安排適合的治療方案及特別膳食。營養師亦建議可按患者的需要和進食速度,以「少食多餐」為目標,將全日餐膳分成數次「小餐」,避免患者在進食期間感到壓力,有助保持身心健康。

 

 

訂閱全文: https://ccchoice.org/549dysphagia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的權利(包括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