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結果—物理性能
測試結果
物理性能測試
鞋的耐屈折性能
日常步行時,前掌位置會自然彎曲,鞋履亦隨之屈折。耐屈折測試模擬日常走路時鞋子反覆屈折的狀況,以評估鞋樣本的耐用程度。
化驗所參考鞋類及相關行業研究中心「莎楚」(SATRA)的SATRA TM92測試方法,把整隻鞋樣本放在特定的儀器上,沿鞋的自然彎曲線重複屈折,分別於屈折35,000次和50,000次後,檢查樣本並記錄破損狀況。
測試結果發現,2款樣本於測試過程中出現破損。樣本「JOLLY CAPTAIN」BTSB03(#16)在屈折35,000次後,前掌位置的外側鞋面與外底之間有7毫米長的部分出現分離,並且在外底出現65毫米長裂痕;繼而在屈折50,000次後,外側和內側的鞋面與外底之間分別有13毫米長和5毫米長的部分分離,而在外底的裂痕亦增長至86毫米。另一款樣本「Forests」62446(#7)在屈折50,000次後,外側的鞋面與外底之間有16毫米長的部分出現分離。
樣本#16(左)及#7 在完成耐屈折測試後的情況。
鞋面與鞋底的黏合強度

從鞋上獲取4條物料樣本的位置。
鞋面與鞋底一般是以膠水黏合在一起,黏合強度愈高,鞋面與鞋底愈不易分離。化驗所參考國際標準ISO 17708方法進行測試,從每對鞋的左鞋及右鞋的外側及內側邊緣各剪裁一條物料樣本,每款型號合共取得4條物料樣本,以拉伸儀器分別夾着每條物料樣本的鞋面和鞋底邊緣,然後施力拉開兩邊,並記錄所需拉力。最後將量得的拉力除以物料樣本的平均闊度,得出黏合強度。單位為牛頓/毫米(N/mm),即是剝離每1毫米闊的黏合區域所需的力量。數值愈大,代表黏合強度愈高。
測試結果顯示,所量得的黏合強度頗參差,各型號4條物料樣本的平均黏合強度,由2.3牛頓/毫米至11.9牛頓/毫米,平均黏合強度較低的型號包括「TIMES」Collection 9312-6(#4)、「Puppymon」806(#13)、「Kinghealth」LCK-9181(#15)、「Comfort」230(#21)及「asitcoi」2662(#27),其平均黏合強度由2.3牛頓/毫米至2.6牛頓/毫米。另外,個別物料樣本的黏合強度最低為「KAMACHI」KH8098-06(#12)的左鞋內側,只有0.4牛頓/毫米,不過該款型號的其餘3條物料樣本的黏合強度不錯。至於4條物料樣本的平均黏合強度較高的型號包括9.4牛頓/毫米的「DR. KONG」P2000096黑色學生鞋(#1)、10.8牛頓/毫米的「SANTA BARBARA POLO & RACQUET CLUB」SPX12410021-B1(#3)及11.9牛頓/毫米的「DR. KONG」P2000056黑色學生鞋(#9)。
外底的耐磨能力
化驗所參考國際標準ISO 20871的方法,從鞋的外底切割出3個直徑16毫米、高6毫米的圓柱體,並量度其重量及密度。使用一台有砂紙表面的電動滾筒儀器,以10牛頓的壓力使剪裁的圓柱體樣本壓向滾筒上的砂紙,繼而讓滾筒轉動,模擬樣本磨擦40米的情況。磨擦完畢後,將圓柱體量重,以計算出失去了多少重量,再以密度數據換算失去的體積。失去的體積愈多,代表磨蝕程度愈大,即外底較易磨損。如果發現鞋底不同部分採用不同物料,則會分開物料進行上述測試。
測試結果顯示,磨蝕體積多過600立方毫米的樣本包括「Puppymon」806(#13),磨蝕體積達664.3立方毫米,其次是「JOLLY CAPTAIN」BTSG01(#5)的626.6立方毫米、「asitcoi」2662(#27)的625.6立方毫米及「DS CREATING COMFORT」890-6(#28)的619.9立方毫米,耐磨能力表現較遜色。
相反,耐磨能力表現較佳的樣本是「DR. KONG」P2000096黑色學生鞋(#1),只磨蝕了42.8立方毫米,其次是「DR. KONG」P2000056黑色學生鞋(#9)的51.9立方毫米、「Forests」62446(#7)的60.6立方毫米及「Kinghealth」LCK-9183(#8)的93.5立方毫米。

瞬足(#19及#25) 2款樣本的外底。
此外,「瞬足」的2款樣本(#19及#25)的外底腳掌和鞋跟位置採用不同物料。測試結果顯示,該2款樣本的外底整體耐磨能力表現不錯,不過外底的腳掌位置比鞋跟位置更容易出現磨蝕。
外底的防滑能力
行走時,如果地面光滑而鞋外底的防滑能力不足,容易導致滑倒受傷。化驗所參考「莎楚」的SATRA TM144方法,檢測各樣本的外底防滑能力。測試先以預設的力度將鞋放在測試台,讓外底接觸地板物料表面,經短暫靜態接觸後,再讓樣本在地板物料的表面移動,並記錄所需力度,繼而計算出摩擦系數(coefficient of friction)。此測試方法分別在乾及水濕的黏土磚表面,於左鞋及右鞋外底的腳掌及鞋跟位置各進行一次,合共8次。摩擦系數愈高,代表在該種表面的防滑能力愈好。須注意,是次測試的結果只能反映在該特定表面的防滑能力,未必涵蓋所有日常行走的地面情況,但是次採用的測試表面仍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整體上,所有樣本無論在乾黏土磚表面或是濕黏土磚表面的摩擦系數參差,整體表現尚算滿意。在乾黏土磚表面,防滑能力表現最好的是「TIMES」Collection 9312-6(#4),其次是「TIMES」Collection 235-2(#10)和「小宝當家」女童皮鞋7006(#6);而在濕黏土磚,大部分樣本的摩擦系數都下跌,而防滑能力表現最好的是「TIMES」Collection 235-2(#10),其次是「Kinghealth」LCK-9181(#15)。
較特別的是「asitcoi」2662(#27),所有部位的測試結果都顯示,其在濕黏土磚表面的防滑能力都比在乾黏土磚表面稍微好一些,有別於其他樣本。
條帶、扣環和相關配件的抗拉強度
小學生鞋的鞋面一般設有用來繫緊鞋面的部件,例如魔術貼帶、附有扣環的帶、保護腳背的鞋舌等。化驗所利用儀器為這些條帶和扣環部件進行拉力測試,量度拉斷該些部件與鞋面的連接點所需的力度,所需力量愈大,代表條帶或扣環與鞋面的連繫愈穩固。
測試結果大致令人滿意,只有個別樣本的條帶或扣環於較低的拉力下斷裂,包括「TIMES」Collection 9312-6(#4)、「小宝當家」女童皮鞋7006(#6)、「Forests」62446(#7)及「SKECHERS」302606L/BBK(#23),均於260牛頓以下的拉力中斷裂。
#4、#6、#7及#23的條帶或扣環
尖銳角和銳利邊
如果鞋子藏有尖銳零件,例如突出的釘子,又或是有鋒利邊緣,可能會增加兒童受傷的風險。結果所有型號在測試後均沒有發現帶有尖銳角和銳利邊,情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