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趁開學買好鞋子
有樣本檢出六價鉻、塑化劑超標

不少家長都會趁開學前為孩子選購新的上學鞋,希望以整潔的服裝迎接新學年。本會早前搜購了28款小學生鞋樣本,除測試其物理性能外,亦檢驗了常見的有害化學物質六價鉻、源自偶氮染料的芳香胺、塑化劑和甲醛等的含量。結果發現,有樣本檢出六價鉻、塑化劑和甲醛等,更有樣本檢出的含量超出歐盟要求上限。此外,本會還邀請了物理治療師講解兒童穿鞋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助家長選購好鞋子。

測試結果—化學安全

化學安全測試

六價鉻

 

化學安全測試

鉻(chromium)為常見的元素,天然存在於岩石、土壤、植物、動物以及火山灰和氣體中。鉻在自然環境中,主要以三價形式存在;而六價鉻(chromium VI)則通常由工業過程產生。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屬下的國際化學品安全規劃署(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n Chemical Safety,簡稱IPCS)有關無機六價鉻化合物的報告,鉻化合物用途廣泛,皮革鞣製是其中一種用途。鞣製皮革的工序主要採用三價鉻化合物,然而三價鉻可能因氧化而變成六價鉻,又或使用的原料早已受六價鉻污染,而導致六價鉻出現在皮革產品中。一般人有機會在吸入受鉻污染的空氣或食用含鉻的食物和飲用水而攝入鉻。由於六價鉻可引致肺癌,六價鉻化合物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歸類為第1組「令人類患癌物質」。而六價鉻化合物亦可能與鼻和鼻竇的癌症有關。若使用含鉻的消費品,例如用鉻鞣製的動物皮革,便可能透過皮膚接觸鉻。皮膚接觸含有六價鉻的化合物可能會導致皮疹、潰瘍。六價鉻化合物亦可致敏,引起接觸性皮膚炎。歐洲一些國家的研究估計,在一般人口中,鉻過敏的發病率約在0.5%至1.7%之間。歐盟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REACH)條例附件XVII第47條的限制情況第6段註明,與皮膚接觸的成品皮革零件,若六價鉻含量佔該皮革零件乾燥總重量達3毫克/公斤(0.0003%重量百分比)或以上,便不得在市場出售。

是次測試發現,在有動物皮革部件的樣本中有2款樣本含有六價鉻,包括「no.no HOUSE」BCN-9021(#18)的襯裡及「Frog SHOES」F4431BK(#17)的襯裡,分別檢出5.0毫克/公斤及4.5毫克/公斤六價鉻,高於上述歐盟REACH條例所訂的限量3毫克/公斤。

#17(左)及#18的襯裡

#17(左)及#18的襯裡

 

含有六價鉻的鞋部件有可能會釋出六價鉻而刺激穿着者的皮膚,幸好學童一般都會穿着襪子後才穿鞋上學,不過這亦未必能完全排除接觸到鞋內六價鉻的風險。如家長發現子女的腳部持續出現皮疹或皮膚炎,宜停止穿着懷疑有問題的鞋履,並盡快求醫治理。此外,在觸摸鞋後宜清洗雙手。

 

塑化劑

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類塑化劑是一類可提高塑膠彈性和柔軟程度的化學物質。參考歐盟條例EU 2021/2045,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及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屬於聯合國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籤制度中的生殖毒性物質1B類(reproductive toxicant category 1B),即是「假定的人類生殖毒性物質」(presumed human reproductive toxicant),亦即主要是以實驗動物證據為基礎,顯示物質對性功能和生育能力或對發育產生有害影響。此外,該條例亦指這些塑化劑有干擾內分泌的特性,可影響人體荷爾蒙水平。歐盟REACH條例附件XVII第51條的限制情況第3段註明,在產品的塑化材料中,如果在該條例中單項或多項鄰苯二甲酸酯類合計的濃度大於或等於0.1%(以重量計算,即1,000毫克/公斤)時,產品便不得在市場出售。

 

是次測試檢測樣本的塑膠或其他合成物料部件的塑化劑含量。結果發現4款樣本含有塑化劑,包括在「Kinghealth」LCK-9183(#8)的鞋墊及內底分別檢出0.37%及0.01%的DBP,在「Frog SHOES」F1631BK(#24)的內底檢出8.69%的DEHP,這2款樣本的塑化劑檢出量均高於上述歐盟REACH條例所訂的限量0.1%(以重量計算)。此外,「XINGYUAN」8701(#11)及「JOLLY CAPTAIN」BTSB03(#16)都有部件檢出DEHP,但沒有高於歐盟REACH條例所訂的限量。

#8(左)的鞋墊及#24的內底

#8(左)的鞋墊及#24的內底

 

一般而言,塑化劑不會有效地被人體皮膚吸收。不過,如果皮膚有傷口或濕疹,經皮膚吸收塑化劑的分量便可能增加。此外,兒童若在雙手接觸鞋履後觸及口部或食物,會間接攝入塑化劑。因此,建議兒童在穿鞋時應先穿襪子、後洗手。

 

源自偶氮染料(azo dyes)的芳香胺(aromatic amines)

偶氮染料可能釋放出具有致癌或致敏性的芳香胺。歐盟REACH條例附件XVII第43條的限制情況第1段註明,偶氮染料經由偶氮基還原反應後,可能會釋放出某些芳香胺。如以指定的標準測試方法在製成品或染色部分檢出該等芳香胺的濃度高於30毫克/公斤(即0.003%以重量計算),便不可用於某些與皮膚或口腔直接及長時間接觸之紡織品或皮革製品,鞋履便是其中一種。

 

是次測試有4款樣本檢出芳香胺,在「小宝當家」女童皮鞋7006(#6)、「Forests」62446(#7)及「小宝當家」男童皮鞋7005(#14)的部件檢出的芳香胺含量低於限量。此外,「Kinghealth」LCK-9181(#15)的鞋墊檢出32毫克/公斤的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diaminodiphenylmethane,簡稱MDA),是歐盟規例中其中一種指定的芳香胺,屬於工業化學物質,可用於生產聚氨酯泡棉、黏合劑等,可刺激皮膚及被IARC歸類為第2B組「或可能令人類患癌物質」。然而化驗所發現無論是否有進行還原反應,仍可在該部件檢出4,4'-二氨基二苯甲烷,顯示該物質並非由偶氮染料釋出,而可能是源自產品的其他原材料。雖然此測試的目的是判斷有否使用禁用的偶氮染料,惟由於4,4'-二氨基二苯甲烷本身有一定危險性,因此,在此項測試對#15評分會較低。

 

甲醛(formaldehyde)

甲醛有很多用途,例如可作為防腐劑,亦可能存在於黏合劑,如果鞋的部件生產過程中有使用這些物質,甲醛便可能殘留於鞋內。然而,由於甲醛是致癌物質,亦可刺激皮膚,因此對其存在於鞋履亦有限量要求。根據歐盟REACH條例附件XVII第72條及歐盟條例EU 2018/1513,甲醛的限量為75毫克/公斤。

 

有8款樣本的部件檢出甲醛,全部沒有高於歐盟REACH條例的限量75毫克/公斤,分別是「SANTA BARBARA POLO & RACQUET CLUB」SPX12410021-B1(#3)、「JOLLY CAPTAIN」BTSG01(#5)、「小宝當家」女童皮鞋7006(#6)、「Forests」62446(#7)、「Kinghealth」LCK-9183(#8)、「小宝當家」男童皮鞋7005(#14)、「Frog SHOES」F4431BK(#17)及「no.no HOUSE」LCn-745(#22),部件的甲醛檢出量由6毫克/公斤至57毫克/公斤,當中檢出量最高是#3的內底,含量為57毫克/公斤。

 

富馬酸二甲酯

富馬酸二甲酯(dimethylfumarate)具有抗真菌、防黴菌的特性,一般應用於處理動物皮革。如與皮膚接觸,該物質有機會刺激皮膚及引起過敏。是次沒有樣本檢出富馬酸二甲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