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測智能手錶、手環 量度心率偏差21% 續航力差逾19日

新測智能手錶、手環  量度心率偏差21%  續航力差逾19日

智能手錶及智能手環是不少追求健康一族的必備工具,其款式和功能十分多元化,售價也相當懸殊。當中大部分型號都備有常見的基本功能,如心率和步數量度、時間顯示及即時訊息收發等;個別運動型智能手錶標榜配備額外功能,以配合戶外運動愛好者的需求。是次報告涵蓋44款不同規格及設計的智能手錶及手環,結果發現個別樣本所量度的運動及健康數據誤差較大,樣本的電池表現亦甚參差,消費者購買前宜細心比較,並按個人需要選擇最適合的款式。

測試樣本

測試由國際消費者研究及試驗組織(International Consumer Research & Testing)統籌,樣本主要購於歐洲,本會發表44款於本地有售型號的試驗結果。當中,智能手環樣本整體較輕巧,功能較少,售價亦相對較低,由$139至$498;智能手錶樣本則普遍功能較多並售價較高,由$199至$9,799,價格差異極大。型號的售價除了與品牌有關,其功能、款式設計及用料也有莫大的影響,如「Garmin」fēnix 8 AMOLED(#1)、「三星Samsung」Galaxy Watch Ultra(#12)及「華為Huawei」Watch Ultimate(#21)分別聲稱其錶殼以鈦合金及液態金屬材質製造;另外,此3款智能手錶及樣本#5、#7、#28和#32均聲稱可抵禦100米水深的壓力(即10ATM),較其餘大部分樣本聲稱只有50米或IP68(短暫防浸)的防水能力為高。此外,部分型號聲稱為針對不同的運動訓練而設計,例如跑步、高爾夫球、三項鐵人等。另外,不少型號都可下載離線地圖至智能手錶,讓用戶掌握更多戶外環境資訊。除了智能手錶樣本#30、#31、#34、#36至#38,及智能手環樣本#40至#44外,其餘樣本都內置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包括GPS等)感應器來定位。


所有智能手錶及手環樣本都內置三軸加速感應器(3-axis accelerometer)及光學心率感應器(optical heart rate sensor),分別用來偵測動作及血流量的變化。用者把手錶或手環戴在手腕上,便可憑收集所得的手腕動作及心率數據,從而推算步數、移動距離、最高及靜止心率等。用戶必須按說明書穿戴,不宜穿戴得太鬆或太緊,以免影響光學心率感應器量度的準確度。惟得出的運動數據都是估算,只適宜作參考之用,更不能作醫學用途。


其他較特別的設計包括聲稱可量度血壓(#10至#12、#26及#36)、內置真無線耳機(#27)、備真實時分指針的混合式設計錶面(#34、#37及#38)。除樣本#37及#38外,其餘樣本均為輕觸式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