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長者也理財 傳統、數碼銀行服務均需友善!

長者也理財 傳統、數碼銀行服務均需友善!

隨著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和生育率持續偏低,香港正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預計到2046年,香港65歲或以上的長者人口將會佔總人口的36%,即每3人中便有1名長者。而聯合國更預料,到了2050年,香港會成為全球長者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長者將形成龐大的「銀髮經濟」消費群體,為各行各業帶來新挑戰與機遇。
銀行服務作為日常基本需要,其便利性和安全性對長者來說尤其重要。然而,面對銀行業近年的數碼化轉型,長者在數碼理財方面或需要更多支援;亦有部分長者認為傳統銀行服務較切合個人需要。為了保障長者能享有公平使用基本銀行服務的權利,銀行業又有否提供足夠的「長者友善」措施?

服務比較

長者也理財 傳統、數碼銀行服務均需友善!

基於保安原因,銀行各項服務均設有專屬密碼,例如自動櫃員機密碼(PIN)、電話理財密碼、數碼理財密碼等。對於記憶力較差的長者來說,要記住全部密碼頗為吃力。因此,有長者選擇寫下各項密碼,但這個做法容易令密碼外洩,在保安角度而言並不理想。


調查中部分長者表示對使用生物認證(Biometric Authentication)特別謹慎,因為經常聽到有關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等高科技作詐騙的新聞,擔心自己的聲線或容貌等資料會被不法之徒讀取,用作非法用途。亦有長者認為以生物認證來登入手機流動理財感覺「太容易」,反而令他們感到不太放心。


是次調查發現多間銀行已引入多種認證方式,消費者可按自己的能力和喜好作出選擇。認證方式可按性質大致分成以下3類。如果消費者須進行高風險的交易,就會被要求使用雙重認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2FA),即是採用2種不同性質的資料來核實身分。

長者也理財 傳統、數碼銀行服務均需友善!

以應用程式作身分認證

2間銀行(#1及#5)可接納政府數碼身分認證應用程式「智方便」來節省填表時間或取代實體身份證。#5的手機流動理財亦可使用「分行掃瞄功能」,在分行內按數碼服務主任的指示掃瞄指定二維碼,即可作身分認證,直接取代櫃位簽名和認證交易。

來電號碼識別和語音認證

2間銀行(#6和#10)已採用來電號碼識別系統,如果客戶使用於銀行登記的電話號碼致電熱線,系統可以即時辨認到客戶的銀行戶口,只須輸入電話理財密碼或其他方式作認證,毋須再次輸入戶口號碼。此2間銀行與#5亦引入了「語音認證」,讓已登記的客戶以語音作為生物認證,連電話理財密碼也可省略。

無卡提款

8間銀行(#1至#7和#10)設有「無卡提款」服務,消費者只須登入手機流動理財設立提款指示,便可以二維碼(QR code)或手機NFC方式於自動櫃員機提取現金,過程並不需要使用提款卡或輸入櫃員機密碼。

指靜脈認證

1間銀行(#1)表示全線分行、自動櫃員機和視像銀行已引入「指靜脈認證」設施,已登記的客戶只需把手指放上掃瞄器,便能作身分認證,可取代簽名和櫃員機密碼。

生物認證

在手機理財方面,調查中的10間銀行已採用生物認證科技,作為登入認證和雙重認證的其中一環。只要手機裝置支援面容認證(Face ID)或指紋認證,便可在手機理財應用程式中登記使用。


8間銀行(#1、#2和#5至#10)亦已推出流動保安編碼功能,即以手機理財應用程式來取代實體保安編碼器。已登記並綁定手機裝置的消費者可使用生物認證或自訂的6位數字密碼來獲得保安編碼。此流動保安編碼功能亦可為網上理財進行的高風險交易作認證。

 

長者也理財 傳統、數碼銀行服務均需友善! 

 

長者也理財 傳統、數碼銀行服務均需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