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優化存保計劃及檢討銀行體系
為市民積蓄打造更強大安全網

優化存保計劃及檢討銀行體系
為市民積蓄打造更強大安全網

自2022年3月起,美國聯儲局在16個月內先後加息11次,從最初的零利率加到目前的5.25%-5.5%。市場預測高息環境將會持續,令全球經濟復蘇蒙上更多不明朗因素。面對高息環境和不同投資工具的風險,不論星斗市民或投資者都會審慎管理資金,而投資高息定期存款或將資金存放銀行,均被認為是最安全之選。

編者的話

接受存款一向是本港銀行的基本服務,以滿足市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本港設有行之已久的存款保障計劃(存保計劃)以及銀行三級制,為整體金融體系的安全和市民的存款護航。隨著時代轉變,為確保金融機制更符合國際標準及更具靈活性,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早前分別就優化存保計劃及銀行制度進行公眾諮詢,本會亦就相關方案提出意見。

 

站在消費者角度,將存款保障額由現時每名存戶的50萬元提高至80萬元,不但令存戶更有保障,也增加公眾對銀行體系的信心。然而,鑑於80萬元的保障額也只能令92%存戶獲得全額保障,保障率較國際存款保險機構協會今年6月提及的全球中位數的98%為低,故本會認為長遠而言,本港應追求更高的保障額,才可和其他地區看齊,進一步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提升存戶的信心。

 

儘管鮮有發生,但萬一遇上銀行合併,存保會建議受影響存戶將在6個月的寬限期內獲得額外存款保障,讓存戶有足夠時間管理其存款組合。本會對此深表同意,並提出重點在於要確保存戶盡早及準確地接收相關資訊,容讓他們有充分時間作出知情選擇。此外,本會亦建議存保會擴大寬限期的應用範圍,考慮在更多情況下向存戶提供短期額外存款保障,例如存戶因為物業買賣、繼承遺產、保險賠償等原因,於短時間內獲得大額存款,都可以向相關存戶提供額外6個月的存款保障,讓存戶經歷人生重大轉變時,能有足夠時間把存款拆細轉移到不同銀行的戶口,以獲得全額保障。

 

除了銀行存款外,近年儲值支付工具及電子支付普及,亦令到相關系統的資金存量頗為可觀,有見及此,一些司法管轄區例如英國,已將相關系統內的顧客資金納入存款保障範圍。本會認為香港應密切留意國際間的趨勢和發展,緊貼步伐為顧客提供適切的資金保障。

 

另一方面,金管局亦於早前建議將已推行40多年的銀行三級制簡化為二級制(即是將「接受存款公司」併入「有限制牌照銀行」級別,成為銀行體系一個新的第二級別),以迎合市場發展,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本會原則上認同建議,但認為必須確保於5年的過渡期內,為受影響的存戶提供全面支援,助其順利過渡至新框架。同時,本會建議金管局擔當統籌、指導、支援及監察者的角色,為現有的接受存款公司制定清晰的指引,無論其選擇升格或撤銷註冊都需確保存戶知悉和明瞭相關安排及權益,並在過程中不會蒙受任何金錢損失及獲得足夠保障。另外,本會亦建議當局擴大存保計劃由現時只涵蓋「持牌銀行」至所有認可機構,讓所有合資格的存戶都能受惠。

 

銀行存款保障對市民極為重要,不少人把畢生積蓄存入銀行以確保安全,因此,有賴存保會強化及擴大存保計劃的涵蓋範圍,適時檢視政策,為市民建構一個切合民生和市場發展的存款安全網。此外,面對急速發展的創新金融產品及服務,當局必須加強公眾教育及推廣,尤其要透過有效的渠道向長者發布資訊。不少老友記仍使用「紅簿仔」查閱存款,對於銀行制度的改革及金融科技未必理解,為了防止不法之徒趁機行騙,必須教育市民保護個人私隱及資料安全,並讓市民掌握最新且準確的資訊,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迎接數碼金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