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全球攜手應對塑膠污染 從生活中「走塑」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全球攜手應對塑膠污染  從生活中「走塑」

我們是否有意識到每天的消費為地球製造多少「塑膠」垃圾?口罩、外賣的膠盒及膠餐具,以至日常購物後帶回家的各種塑膠包裝或產品。塑膠在我們生活中大小環節無處不在,並在我們瞬間接觸後,為地球帶來長久及不可逆轉的影響。例如經常使用的口罩、飲品膠樽等物品,地球都需要約450年才能完全分解,膠袋更需要1,000年時間。日常生活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消費決定,竟為地球環境帶來深遠和沉重的負擔!

編者的話

塑膠分解過程有機會釋出有害物質,塑膠碎片及微塑膠亦有機會被動物誤當食物,每年導致100萬頭海鳥、10萬隻海洋哺乳類動物和海龜死亡,人類最終亦不能獨善其身,付上沉重的健康代價。本刊去年4月進行食鹽測試,發現兩成海鹽樣本檢出微塑膠,顯示塑膠已透過海洋塑膠污染進入人類食物鏈。有美國研究更指,每人每年平均進食最少5萬顆微塑膠粒,消費者真正是「自食其膠」。

 

聯合國環境署指出,現時全球每年產生3億公噸塑膠垃圾,當中最少800萬公噸廢塑膠流入海洋,相等於每分鐘將一輛垃圾車的塑膠傾倒進大海中。世界經濟論壇研究報告更警告,若人類不採取行動,2050年海洋的塑膠垃圾將會比魚類更多。

 

今年3月15日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主題為「應對塑膠污染(Tackling Plastic Pollution)」,旨在喚起全球消費者關注廢棄塑膠的問題,呼籲大家坐言起行,透過「7R」減塑 — Rethink(反思)、Refuse(拒絕)、Reduce(減少)、Reuse(重用)、Recycle(回收)、Repair(維修)及Replace(取代),達致可持續消費的生活模式。「7R」的先後次序有其玄機,消費者須先由個人出發,「反思」濫用塑膠的弊端,繼而「拒絕」和「減少」使用,達至源頭減廢。至於無可避免要使用塑膠用品,亦須考慮「重用」和「回收」等方案。最後,以「維修」延長產品壽命,減少動輒以新換舊,同時認真思考以更環保的產品「取代」塑膠製品,減少對垃圾堆填區的壓力。

 

其實在2019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大會上,全球有170國家決議於2030年前縮減塑膠用量。不少國家已經立法逐步禁止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塑膠產品,例如英國已在2015年訂立即棄膠袋稅,英國政府的資源顯示,2020年全國主要超市的全年膠袋使用量比2014年大跌95%,成效顯著,而膠袋稅將在2021年4月開始由5便士(約為港幣5毫)加至10便士(約為港幣1元),進一步落實「減塑目標」。

 

反觀日棄2,320公噸廢塑膠的香港,無論在落實減少使用塑膠的教育及立法工作,還是廢塑膠回收成效(回收率僅8%),都有必要急起直追。香港的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首階段於2009年實施,一年後棄置膠袋數字顯著下跌21%,成績令人鼓舞,第二階段亦於2015年得以全面推行,然而「5毫子」徵費多年不變,支持政策的誘因自然減弱,使用膠袋的數量不跌反升,自2016年起,膠袋每日平均棄置量更連續3年上升,2018年的每日平均棄置膠袋量更達851公噸,按年上升7.4%。

 

要扭轉塑膠污染對全球帶來災難性的惡果,需要各地政府、商界,以及消費者三方面共同努力。政府落實環保政策,和業界以其他原材料代替塑膠固然重要,作為全球消費者,亦可從改變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反思、減少,甚至拒絕使用塑膠製品,彰顯消費者在應對全球塑膠污染問題的影響力。消委會向來積極透過消費者教育推動環保意識,例如「2038地球人計劃之可持續消費旅程」,讓小學生檢視自己日常的消費行為,從而建立符合「可持續消費」的理想生活態度;本會近年在中學推展的「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中加入「可持續消費創意設計」主題獎,讓新生代發揮創意為可持續消費提供創新方案實踐7R。

 

根據本會於2016年發表的《促進可持續消費 共建美好將來》報告,一語道破知易行難是導致塑膠垃圾及污染問題的關鍵,「不容易獲得」和成本考慮,是受訪者不願意購買環保或可持續產品的原因之一。故今期月刊專題探討香港塑膠回收近況,並與讀者分享正確塑膠回收方法,期望「走塑」、「絕膠」從日常生活開始,莫再讓「知易行難」成為擋箭牌,身體力行齊心走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