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网络私隐随时被滥用 大数据时代下须自保 - 《选择》月刊第463 期

  • 2015.05.14

消费者在网络上留下的一个小小「足印」,在大数据年代可以成为有用的商业数据,尽管只是在社交网站上的一个「赞」、或在网上搜寻过某类产品,在网络上的每一步都可能被「监视」。作为精明消费者,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保护自己的私隐免被滥用。

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的数据显示,2014年收到206宗涉及使用资讯及通讯科技的侵犯私隐投诉,较前年的93宗上升超过1倍,以下是一些商户搜集个人资料的常见手法:

  • 社交媒体:商户透过社交媒体,邀请用户向朋友推荐产品,从而获得有潜力客户群的联系方法,并借社交媒体了解用户的个人资料、兴趣及对品牌的忠诚度等。
  • 网上行为追踪:透过追踪技术工具,例如小型文字档案(cookies)、伺服器纪录(server logs)等,了解用户浏览网站习惯,例如浏览某网站的次数、浏览该网站前后到访过的其他网站,及用户IP地址所属的国家等。
  • 会员登记:透过用户的登记资料、浏览记录及购买活动,商户可以定出日后销售或推广的方法。
  • 有奖游戏/市场调查:以奖赏吸引用户参加问答游戏或市场调查,让商户了解人口的特征、使用喜好、习惯及取向等资料。

商户透过上述的方法搜集资料,消费者或用户可能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在网络世界公开的资料并无太多涉及私隐,但实际上用户有机会因进行各类网上活动而承受不同程度的风险。

一般商户在完成市场调查后,会把用户界定为某类别的客户群,从而进行目标性营销活动,即向某类客户只提供其可能有兴趣的广告资讯,间接剥削用户接收其他营销资讯的机会。

商户进行调查时,可能只会进行整合统计及分析,但随着资料探勘技术不断改良,集合用户于不同平台留下的资料,有可能从而推算出用户的身分。而商户通过资料合并科技,利用从多个平台搜集的数据,建立超级数据库,用户只在社交媒体发出一个「赞」、或利用手提电话登记为某公司之客户等,都会变成重要的提示数据,让商户整合成大数据,进一步分析及解读用户资料以优化其业务策略。

更严重的是用户的资料被窃取,最终引致经济损失,不过用户如因疏忽而泄露了密码或其他个人资料,所涉损失可能难以追究。

要保障自己的私隐不会轻易被滥用,消委会有以下建议:

  •  电脑保安:加强软件及硬件保安,于维修、出售或弃置个人电脑时,永久删除资料。
  •  帐户管理:使用高强度密码并定期更改,避免在不同帐户使用相同密码。
  •  浏览互联网:避免使用可疑的公共无线网络(Wi-Fi)、妥善设定浏览器、安装抗恶意程式码保安软件等。
  •  下载软件:只下载官方途径或可靠来源的软件,如下载时要提供个人资料,应先三思。
  •  递交个人资料:不要随便提供个人资料,即使提供亦应先了解有关私隐条款,例如搜集资料的目的、用途及资料可能会被转移给哪些人士。
  •  社交媒体:管理好朋友名单,选择性显示个人资料,不应公开地址及车牌号码等敏感资料。

善用科技可以提升生活质素,大数据亦不一定涉及私隐问题。个人资料会否被妥善处理及保存,才是问题关键,消费者必须懂得保障个人私隐,无论是在线上或离线时,都应时刻提高警觉,在资料共享与个人私隐之间取得平衡。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 包括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