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逾半婴幼儿衣物样本设计及工序酿安全风险 或残留致敏化学物新衣应先洗濯

  • 2024.05.16

宝宝穿衣要舒适安全,除了要严选布料,其设计和手工亦不容忽视。若衣物配有功能性钮扣或装饰物等部件,而该些部件若不够牢固,便有机会在拉扯中脱落而产生细小部件,对婴幼儿构成不同的安全风险。消费者委员会测试了30款常见品牌的婴幼儿衣物,结果发现当中11款样本在拉力测试中有啪钮或钮扣脱落,若被婴幼儿误吞有机会导致窒息。有5款样本的绑带设计不符合欧洲标准要求,可能有缠颈的风险。测试又发现1款样本的游离甲醛释出量超出内地标准规范上限逾一半,或会剌激婴幼儿皮肤,严重者或会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另外1款样本的酸硷值偏高,穿着时有机会使婴幼儿皮肤痕痒不适。消委会提醒家长新购衣物应先清洗干净才让婴幼儿穿着,以减少衣物上的化学物质。消委会亦促请生产商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要求,以增加对婴幼儿的保障。

消委会分别从婴幼儿服装店、连锁服装店及百货公司等,购入30款声称适合2岁或以下婴幼儿穿着的衣物,分别有连身衣、包臀衣、以及俗称「和尚袍」或「蝴蝶衣」的襟衣,平均每件售价由$22至$419不等。测试包括机械物理性能、化学检测及耐用程度,其中4款的总评分达最高的5星,包括$139(2件)的样本,在各项品质指标上均表现出色,反映产品质素与价格不一定成正比。

11款拉力测试下啪钮脱落  误吞或致窒息

婴幼儿喜欢啃咬或拉扯物件,其中一项测试是评估样本上的钮扣与装饰物等附件的抗拉强度,以免附件脱落而产生细小部件让婴幼儿有机会误放入耳、鼻或口中,造成阻塞或阻碍呼吸而引致窒息。测试对衣物样本的各个部件施以90牛顿的拉力并维持10秒,结果有11款样本均出现啪钮或钮扣脱落而产生小部件,未能符合欧洲玩具安全标准EN71-1[1]的要求,其中4款有啪钮或钮扣更在小于70牛顿的拉力下已经脱落。此外,有3款样本脱落的啪钮产生尖锐角,构成刮伤婴幼儿皮肤的风险。

全部「和尚袍」或「蝴蝶衣」样本绑带设计不符标准

即使衣物没有钮扣亦不一定安全。幼儿衣物于头、颈、上胸部等位置附有绳带存有安全隐患,除了绳带本身或有可能缠绕婴幼儿颈部外,绳带意外被卡住或扯紧时,亦可使衣领紧紧勒颈导致窒息的潜在风险。根据欧洲有关童装绳索和拉带的安全标准EN14682,适合7岁以下幼儿穿着的衣物于其头部、颈部及上胸部区域不应有任何功能性带或绳带。样本中有5款俗称「和尚袍」或「蝴蝶衣」的襟衣,全部上胸位置均附有绑带或绳带,不符合欧洲标准的要求,其中1款位于胸部与腰部之间的绳带长度达到20厘米,亦超出标准上限6厘米。此外,2款样本的绳带末端没有防止被磨损及散开的设计,露出松散纱线,若婴幼儿的手指被线紧缠,严重者有机会影响手指部位的血液循环,相关生产商应马上改善绳带设计。

1款游离甲醛检出量超标   1款酸硷值偏高

衣物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化学添加剂,有些是为了色彩效果,有些即用作防污、防水或防皱。然而,当中残留或释出的有害化学物质,可能令皮肤比较幼嫩的婴幼儿产生过敏反应。是次检测发现,1款样本检出的游离甲醛量达32.3mg/kg,超出内地规范就婴幼儿纺织品所设的规定上限(20mg/kg)逾一半,穿着者的皮肤或会受到刺激,情况严重更可能导致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此外,若衣物布料的酸硷值过高(偏硷)或过低(偏酸),也会刺激皮肤,婴幼儿穿着后皮肤或会痕痒。有1款样本的酸硷值达到8.5,超出内地规范的酸硷值容许范围(4.0至7.5)。

消委会过去的测试曾显示衣物在清洗一次后,检出的甲醛量会较洗濯前明显减低,酸硷值亦会回复至标准容许范围内,因此消委会提醒家长紧记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新购买的衣物先清洗,才让婴幼儿穿着。

此外,部分衣物或会使用荧光增白剂,目的是令衣物看起来更雪白光鲜。不过,部分荧光增白剂可迁移至皮肤上,或会令部分婴幼儿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试验发现有10款样本的衫身主体布料、袖口、领口、裤脚边、印花、绳带、蝴蝶结等部分检出荧光增白剂。尽管目前国际上没有相关特定标准规管纺织品使用荧光增白剂,消委会仍建议制造商在衣物布料上尽量少用甚或不使用荧光增白剂,减低婴幼儿出现皮肤敏感的风险。

部分样本洗濯后缩水或褪色较明显

婴幼儿衣物需经常清洗,参考国际标准ISO 6330及按护理标签上的建议,30款样本经洗衣机洗濯10次后,全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当中4款的缩水程度较大,衣物的身长或袖长等位置缩水超过13%。另外,有3款样本经10次洗濯后,包括衫身、领口、袖口或裤脚边有明显褪色或变色。在色牢度方面,有4款样本与沾湿的测试用白棉布反复磨擦后,其布料的颜色沾污了白棉布,其中 1款样本衣领及大腿位置的布料颜色染色至白棉布上的情况较严重,若与其他沾湿了的白色或浅色衣物磨擦时,或会出现「甩色」情况。消费者应避免将色牢度表现较差的样本与白色或浅色衣物一同洗濯。

婴幼儿衣物款式五花八门,家长在选购时除了考虑价格、外观与布料质地外,更应该重视衣物设计及工序上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消委会期望生产商在设计时除考虑款式外,更要着重风险评估。消费者在选购婴幼儿衣物以及安全使用方面,应留意以下事项:

  • 避免选购容易有细小配件脱落的衣物,定期留意钮扣、拉链或其他配件是否稳固及没有尖锐角或锋利边,以及缝线有否松脱等。尽量避免选购有过长绑带或拉绳等装饰部件的衣物,以免造成缠颈危险;
  • 新衣物可能残留处理和染制工序所用的化学物质,消费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先将新买的衣物彻底清洗,才给婴幼儿穿着,清洗衣物时亦应避免使用添加香味和荧光增白剂的洗衣剂及柔顺剂;
  • 热水虽有杀菌作用,但高温会使衣物缩水,亦有机会破坏其纤维,令柔软度及抗撕裂强度变差,所以要留意护理标签的指示进行清洗。

 

 

订阅全文: https://ccchoice.org/571babywear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


[1]鉴于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不时通报当地召回婴幼儿衣物的个案,当中部分涉及衣物上细小部件脱落,不符欧洲玩具安全标准EN71-1的要求,消委会是次测试亦委托实验室参考EN71-1标准的测试方法及要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