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是属于要度身订造的产品,即使近视或散光等度数完全相同,也会因为每人的面型、眼睛、鼻梁或双耳距离的不同,需作出精细的检测和调校才能确保配戴舒适;另外,配戴新眼镜通常有短暂的适应期,但若期间感到不适,消费者或难以判断是仍处于适应期还是眼镜本身有异样。所以,商户在销售过程中的讲解丶配眼镜的手工质素和售后服务尤为重要。消费者亦应多问多比较,加强与视光师的沟通,清楚表达自己对眼镜的需求和期望,以免发生争议,顺利选购合适自己的眼镜。
个案一:验眼结果有误 配戴新镜后视力反变模糊
投诉人前往A眼镜店配眼镜,并携同旧度数纪录予视光师作参考,同时告知对方自己有近视、远视及散光。惟视光师拒绝参考旧纪录,直接为其进行检查。整个程序迅速完成,投诉人认为视光师态度懒散及敷衍。
投诉人试戴新眼镜数星期后,一直感到视力模糊,于是翻查当日的验眼纪录,发现视光师根本没有验到其有散光。投诉人遂到B眼镜店再次验眼,认为B店视光师服务细心,除了以不同类型仪器验眼外,更为每边眼睛试戴不同度数及散光轴度的镜片作比较。投诉人对比两间店铺的验眼结果,发现数据悬殊,于是返回A店展示两边数据的差异并反映不满,店员解释称投诉人手持的A店资料是尚未完成分析的数据,并不能作准。投诉人则认为A店所配制的眼镜无法改善视力,乃视光师验眼出错及处事马虎所致,于是向消委会寻求协助,并要求退款。经消委会介入后,A店表示会作出检讨及改善,并愿意以现金方式作退款,个案得以解决。
个案二:变色镜产品照片与实际效果不符有误导之嫌
投诉人到C眼镜店选购变色镜片连镜框,过程中主动向店员了解镜片变色的原理。店员向投诉人展示两张产品照片,介绍镜片于变色前后的分别,并说明照片中变色后的效果是用紫外光灯照射下拍摄而成,但没有讲解深浅程度的分别。投诉人最后购买了一副变色的平光眼镜。其后,当投诉人站在阳光下时,却发现眼镜并没有如产品照片显示般调节至深棕色效果,只变成浅茶色。投诉人于是向C店反映,店员则重申照片中出现深棕色效果是因为变色镜片在紫外光灯照射下而成,因此在普遍阳光下出现浅棕色效果是正常现象。投诉人要求C店退款不果,遂向消委会作出投诉。
C店向消委会解释,指变色镜片会根据光线中紫外线的强弱而变色:在猛烈的阳光下镜片会较深色,在柔和的阳光下则较浅色。投诉人不接受此解释,认为镜片于阳光下的变色表现与照片展示的效果相差太远。经消委会调停后,C店最终愿意为其免费重造一对平光染色或同等价钱以下的镜片,投诉人则表示会再考虑是否接受此方案。
个案三:防蓝光眼镜反光又现鬼影商店拒退款
投诉人到D眼镜店打算更换镜片,店员提供两款镜片予其选择:普通镜片($228/对)或防蓝光镜片($476/对)。投诉人试戴样板后决定订制防蓝光镜片,于取货及试戴时,却发现镜片有反光及鬼影问题,投诉人当时以为只是适应新镜片需时,惟两星期后问题仍然存在,于是向D店反映。
店员指试戴样板时没有反光,是因样板已使用多时所致,建议投诉人可补差价更换更高质素的防蓝光眼镜或转用普通镜片。投诉人要求D店为其更换普通镜片并退回差价,可是店员表示订制的防蓝光眼镜回收后不可重用,退回差价等同「蚀做」而拒绝。投诉人遂向消委会寻求协助。
D眼镜店回复消委会时,指出每位消费者对镜片的要求都不同,但同意当日店员处理事件的手法有改善空间,经调停后愿意安排更换镜片或退回$476。投诉人最后选择直接退款,事件得以解决。
消委会认为商户若能在销售的过程中能详细清晰介绍产品资讯和实际效果,个案二和个案三的争议便可以避免。另外专业和准确验眼是最重要和基本的步骤,不容有失。所以业界要严谨把关和不断提升服务质素,才能赢取口碑。消费者于选购眼镜时应留意以下事项:
- 购买前不要单纯被广告或优惠吸引,应多加留意商户的信誉及口碑,亦可参考过往及亲友的经验,并由注册的视光师提供服务。现时本港的视光师须于视光师管理委员会注册并受规管,消费者可于委员会网页查核注册视光师名单;
- 镜片的附加功能五花八门,配合不同的涂膜或滤镜便能达至变色、防蓝光或防花防雾等功效。消费者需留意不同等级及价钱的物料或会影响眼镜的功能表现,可以多向商户查询是否有实物或样板可作参考,并查询清楚售后保用范围与条款;
- 收到新眼镜时宜立即试戴,如感到视力模糊或不适,应尽快向商户提出以作调校。同时,亦应妥善保留收据及验眼纪录等交易文件,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有据可依;
- 近年不少消费者或因价格较便宜等因素而考虑到内地配眼镜。尽管价钱较低,选择眼镜店时亦要留意其口碑和视光师的专业资格,和需要往返内地的次数而增加交通成本和所需时间。
订阅全文:https://ccchoice.org/569complaint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