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小心拔罐治疗导致意外-《选择》月刊第399期

  • 2010.01.15

消费者委员会关注由未受正确训练人士进行拔罐治疗的潜在危险。

特别是现时市面有各式拔罐工具出售,可能更多人会在家中自行拔罐。

拔罐在传统中医疗法中一般用作辅助治疗不同类型的痛症。

原理是用火将瓶内的氧气烧掉或将气抽出形成负压,再将瓶子吸附于受用者要治疗的部位(一般是背部、腹部或腿部)。

瓶子吸附的部位会出现充血、瘀血,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轻关节及肌肉痛楚。

但消费者须留意,有报道在本港和内地都曾发生因拔罐而出现烧伤、水泡和瘀伤。

尽管消费者的投诉不多,但情况仍须改善,以确保消费者安全。

消委会于2008年及2009年共接获两宗因拔罐疗程出现水泡的投诉,治疗分别在健康中心和美容中心进行。

偶尔有本港居民到内地拔罐时被烧伤的报道,有些甚至非常严重。

上月有报道指一名女子在内地拔罐期间,脸部及身体遭烧伤,连忙返港就医。

根据内地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资料,将针对内地保健服务行业作统一规范,包括拔罐治疗师,最早可于2010年公布。

现时本港及内地都没有规范监管拔罐服务提供者的资历、经验和技术,消费者宜小心选择拔罐服务,必要时谘询医护人员意见。

下列人士不宜进行拔罐:发高烧、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有皮肤病、容易抽搐人士。小孩和身体弱的长者、孕妇的下腹部亦不宜。

市面有塑胶做的拔罐工具出售,瓶顶附有旋转扭掣可增加或减少瓶内的空气,亦有用抽气枪抽出空气的设计。这些设计毋须用火酒和火,对用者较为安全。

消费者留意,拔罐的时间每次应以5至10分钟为限。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