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果汁饮品比汽水更健康?-《选择》月刊第371期

  • 2007.09.14

在东南亚预先包装饮品十分流行,相信不少人都认为该类饮品对身体有益。但这想法可能错误,其实并不比饮用汽水健康。

消费者委员会测试了该类包装饮品,包括甘蔗水、菊花蜜和花旗参蜜等,证实这谬误真的存在。

测试联同澳门消费者委员会进行,共42款样本,包括:苹果类、梨类、甘蔗类、柑桔类、柚子类、菊花类、花旗蔘类和芦荟饮品。其中35款在本港有售。

测试检验样本的总糖,包括天然存在和人工添加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

过量摄取糖分有害健康。结果发现部分样本的总糖含量甚高,以重量百分比计,由4.6%至10.6%。

整体来说,花旗蔘类饮品的总糖含量一般较低(4.6%至6.2%),柚子类饮品则普遍较高(5.7%至10.4%)。

一些果汁饮品的糖含量与汽水相差不远,其中两款的总糖含量分别为10.4%和10.6%,比一些汽水的总糖含量还要高。

测试亦发现声称「低糖」或「少甜」的果汁饮品,含糖量并不一定较低。

7款声称「低糖」或「少甜」的产品,总糖含量由4.6%至8.1%,只有其中3个样本在其类别饮品中总糖含量是最低。

营养师建议,成年中国人每日不应摄取多于5至8茶匙(20克至32克)的添加糖。

「添加糖」指所有由制造商、厨师或消费者加进食物的单醣(例如葡萄糖、果糖)和双醣(例如蔗糖)。

根据测试所得资料,饮用这些饮品一盒或一樽,可能已摄取了3至13茶匙添加糖。

消费者不宜饮用过多该类饮品,宜多进食水果、蔬菜和全谷类,以免过胖和蛀牙。

过量饮用含糖饮品可能会导致肥胖,增加与肥胖有关的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睡眠窒息症、癌症、关节痛症等。

根据《食物及药物(成分组合及标签)规例》,若某食物特别强调某种配料含量,无论高或低,必须在包装标明该配料的实际分量,或在重量方面占该食物的最低或最高百分率。

一个样本声称「低糖」,却没有标明其糖分含量。消委会已将资料交予食物安全中心,跟进是否违反上述法例。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