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比较税务贷款-《选择》月刊第326期

  • 2003.12.15

市面上的税务贷款计划以「低息」、「免息」、「个人化息率」等宣传吸引交税人士,怎样才可找出「最抵」税贷?

消费者委员会研究了15家银行推出的22个税务贷款计划,发现一般消费者实难以比较。

「个人化息率」是今年税贷的特色,息率视乎个人财务状况而厘订,有三家银行以此为招徕。

由于各银行评估客户信贷级别的方式不同,所给予的「个人化息率」亦有很大分别。

调查以相同资料向该三家银行查询,发现所获的「个人化」实际年利率(APR)由3.86%至5.40%,相差1.54%。不论个人的信贷状况如何,消费者切记货比三家。

调查显示税贷广告标示的特低息率,通常假设了最理想的情况,但往往未有清楚指出影响借贷支出的重要资料。

消委会建议应以包含利息及手续费因素的「实际年利率」,比较信贷计划的总成本,并要注意还款期及其他条件。

以一个标示「实际年利率低至4.10%」的广告为例,其计算是以12个月还款期(手续费每年1%)为准。但该计划在其他还款期徵收的手续费较高,相对提高实际年利率-六个月为6.49%(手续费1.25%),九个月为5.24$%(手续费1.25%),十八个月为7.63%(手续费2.05%),与标榜的4.10%息率息相差甚远。

借款多少亦影响年利率的高低。举例说,$50,001贷款的实际年利率介乎3.79%至10.38%;而$500,001则为3.00%至8.18%。这亦显示「格价」的重要。

消费者必须详细了解推广宣传的特低利率,查询所有细则。

「免息」贷款可能有夸大成分,消费者要仔细阅读条款,了解是否要付出额外成本,或需要同时借一笔较高息贷款。

联名申请贷款虽然有机会享较低息率,但要留意附带的风险。若一方未能履行还款责任,其馀联名申请者或要分担该笔债务。

以信用卡「免息」分期交税,通常要缴付手续费,即亦有借贷成本。消费者应衡量个人还款能力,若未能每月清还月结单结欠,便被视为签帐欠款,须缴付高昂利息。

至于循环税务贷款,所列息率通常只适用于首12个月,其后息率会大幅提高。

有些银行推出「最低利率保证」,消费者要留意保证条款和保证的兑现形式,是即时减低息率,还是在清还贷款后才发还多缴利息。

调查报告亦列出了十大税贷秘诀,刊登于最新一期《选择》月刊,消费者申请税贷前宜先参考。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权利 (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