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多用途杀菌消毒喷剂选购和使用迷思

  • 2021.01.18
多用途杀菌消毒喷剂选购和使用迷思

多用途杀菌消毒喷剂选购和使用迷思

1. 试验中有次氯酸消毒产品的试验结果与消毒酒精和稀释漂白水相若,是否建议取代这两类消毒剂?

事实上,消毒酒精和稀释漂白水都有长时间的科学研究数据支持其消毒效用,是次的试验中,亦见到这两种常用的消毒用品在干扰物浓度较高及于短时间内,具有理想的杀菌效能,对付腺病毒的表现亦不错。是分别用于消毒双手和一般环境消毒的理想选择。

儘管有次氯酸样本在新打开时,其杀菌和消除病毒效能理想,但这类样本中各个型号的表现差异大,加上次氯酸消毒产品的有效成分并不稳定,产品在整个使用期内,是否都能够保持理想的杀菌和消除病毒效能,是一个重大疑问。

以本会就相关产品进行的稳定性试验,发现有次氯酸产品自模拟使用及存放至第14日的试验期间,其所含的有效氯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有效氯浓度与产品的杀菌消除病毒效能有关。故此,本会建议消费者在使用该类产品时,若果一经打开,必须妥善存放,并且尽快使用。

2. 为甚么要特别留意次氯酸/二氧化氯产品的生产日期?

如果一定要购买次氯酸/二氧化氯产品,建议特别留意产品的生产日期,较「新鲜」製造的产品以及妥善的储存环境十分重要。次氯酸和二氧化氯产品所含的有效成分浓度,有机会自生产后随时间逐渐下降。举例说,如果购买时产品已经存放了数个月,其当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已明显有别于产品出厂时的情况。与此同时,购买时应留意产品的存放环境,避免购买置于有射灯照射或放于热源位置附近的产品。

惟本会留意到部分次氯酸/二氧化氯产品并没有标示产品的生产日期,甚至没有标示任何有效期资料,建议消费者避免购买欠缺标示使用期限的消毒产品。

3. 为甚么打开次氯酸产品后要尽快使用?

儘管有次氯酸产品指称产品自打开使用起,有效期为3至6个月,但在本会的产品稳定性试验中,有次氯酸样本所含的有效氯浓度在14日试验期间已经呈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日本亦有研究指,次氯酸水(酸性)的有效成分会自打开使用及存放2至4星期后呈明显下降。在该研究中,次氯酸水样本经过存放31日后,其有效氯浓度已降至极低水平,对试验病毒已无甚抑制作用。

按本会的产品稳定性试验结果,部分次氯酸产品经过模拟使用和存放至第14日后,其有效氯成分已呈明显下降。故此,本会建议次氯酸产品一经打开,消费者应当尽快使用(最好两星期内),避免因为有效成分完全降解而失去其杀菌和消除病毒的效用。本会亦不建议消费者大量囤积,或购买太大包装。

4. 应该如何挑选次氯酸消毒产品?
除了要特别留意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资料外,建议消费者留意次氯酸产品有效成分的浓度。

日本有研究指出,次氯酸水(酸性)必须含有若干水平的有效氯浓度,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发挥效用,该研究强调,无论以任何方法製备而成的次氯酸水,其有效氯浓度必须相等于或超过35ppm;如以二氯异氰尿酸钠(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简称NaDCC)製成的产品,有效氯浓度应相等于或超过100ppm。

综合本会是次试验结果,有效氯检出量超过100mg/L(相等于100ppm)的次氯酸杀菌消毒剂样本,整体表现亦普遍较理想。

不过,试验亦反映部分样本的有效氯浓度低于其标示或说明,本会建议产品供应商留意产品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并确保标签说明资料(包括有效成分浓度资料)準确无误。

另一方面,消费者应留意产品有否说明正确用法(例如要先去除施用物件表面的污垢),或者建议使用分量和作用时间,否则有机会增加消费者误用产品的机会。

5. 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次氯酸消毒产品?

儘管是次试验中,有个别次氯酸样本的杀菌和消除病毒效能方面表现较理想,不过,消费者必须谨记,正确使用产品,才能够达到理想消除病毒的效果。不当使用消毒剂产品,有机会因而掉以轻心,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综合海外衞生组织和研究资料,目前较获肯定的次氯酸用法是供物件表面消毒用途。而有海外有研究指,如要以次氯酸水有效对付新冠病毒,建议先去除物件上的污垢(例如有机物),亦必须用上足够分量的消毒剂,才可能消除物件表面沾有的病毒。太少量的消毒剂并不足以有效地消除物件表面上的病毒。

如果怀疑物件受病原体污染机会较高,可採取下列方法进行清洁和消毒程序:
步骤一──清洁:要做到有效消毒,先决条件是做好清洁的步骤,才可以达至较理想的消毒效果,提高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建议用清洁剂和清水,加上磨擦的动作,先去除物件表面的污垢,再进行消毒步骤。
步骤二──消毒:
● 留意产品使用说明:查阅产品所建议适合的使用地点、物料材质和表面类型(例如坚硬平滑无孔表面还是有孔表面);
● 留意产品建议的作用时间:应确保需要消毒物件的表面于产品建议的作用时间内都保持湿润;
● 喷洒足够分量的消毒剂,让物件表面完全湿透,并让消毒剂有充分时间接触物件表面(最好超过5分鐘),或者反覆洗擦,让其充分发挥有效的消毒作用。如果怀疑物件受污染的风险较高,建议延长消毒剂的作用时间,及/或增加消毒剂的分量或浓度。

本会必须强调,正确使用毒剂产品,才可能充分发挥产品的杀菌和消毒功效。不当使用消毒剂,例如让其发挥作用的时间太短及用量不足,反而有机会因为掉以轻心,而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6. 消毒剂是否适宜向人体喷洒?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向人体喷洒消毒剂。这个做法并不能有效减低已感染病毒的人经由飞沫或透过接触而传播病毒的风险。如果向人喷洒含氯或其他有毒化学物质的消毒剂有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经过嘑吸吸入或可能引致支气管痉挛(bronchospasm),以及作呕或呕吐等肠胃道影响。

个别消毒剂样本的酸碱值属偏强酸性或偏碱性,若消毒液的酸碱值过分极端(即过酸或过碱),经由皮肤接触都有机会造成刺激。对皮肤较幼嫩人士而言(如幼童),若每日重覆及长时间接触强酸或强碱物质,刺激皮肤的机会或会较高。此外,如果产品含有致敏性较高的香料和防腐剂,或常见于清洁产品的表面活性剂,都有机会刺激皮肤、眼睛和嘑吸道。

儘管不少产品标榜安全,消费者在使用消毒剂时亦应尽量避免经由嘑吸大量吸入。如果在使用或接触任何杀菌消毒剂后,出现嘑吸道、眼睛或皮肤刺激反应,例如感到刺鼻、咳嗽、流眼水、皮肤痕痒,而反应在停用相关消毒剂后消失,有关不适反应可能与消毒剂有关,建议停用有关产品。如果家中有哮喘患者、小朋友及长者更应谨慎选择和使用消毒剂。

7. 是否建议用消毒剂作空间/空气消毒?

如果以非直接向物件表面喷洒方法施用消毒剂,由于喷洒距离大,物件表面上的病毒可能接触的消毒剂剂量或只有极少量,若果接触病毒的消毒剂剂量或有效成分浓度太低,消毒效果甚或不大。用雾化仪器施放任何类型的消毒气体的做法并不可能提供理想的防疫功效外,更会造成资源浪费,对于场所内的人亦可能构成健康影响,可能会污染食物和饮品,增加误服消毒剂或其残馀物的危险。

8. 是否建议用次氯酸消毒产品用作消毒双手用途?

去年3月,台湾衞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Taiwa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发表的防疫宣传资料指,次氯酸一般适合用于环境消毒,但该署建议避免用于人体上。强调次氯酸水稳定性差,保存期限不长,久放会失效,受到光照更容易分解,应存放在不透光的容器中。建议如要作手部清洁,最理想都是用肥皂洗手,于不便时使用75%酒精,才是正确的防疫方法。

9. 消毒酒精和稀释漂白水有甚么缺点,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实际使用情况下,稀释漂白水并不适合供消毒皮肤用途,建议使用时配载胶手套保护皮肤,而且未必适合金属物件表面使用。而稀释漂白水一经稀释建议在24小时内使用。

而消毒酒精一般较多用于消毒双手皮肤,有机会令皮肤变得干燥或短暂性刺激皮肤。可以选用添加了滋润皮肤成分(如甘油)的消毒酒精产品,或者经常塗抹润手霜来舒缓皮肤干燥问题。除此之外,消毒酒精亦可以作消毒物件表面用途,但要留意酒精易燃的特性,使用时必须小心避开火种。

酒精和稀释漂白水的消毒效能具有长久的科学数据支持,是可靠的选择。如改用功效成疑的消毒剂产品,反而有机会因此增加感染病毒的机会,最终有机会得不偿失。

10. 如果有情况未能使用消毒酒精和稀释漂白水,应该怎样做?

事实上,用清洁剂洗涤物件都是一个有效减少物件表面病毒数量的好方法。

对于光滑及无孔的表面(例如玻璃、金属、塑胶)可用沾有清洁剂和清水的抹布擦拭;而衣物或其他纺织品则建议用清洁剂以浸泡和洗涤方法清洁。如果物件的使用率高,应当相应增加清洁或消毒次数。

 

想知更多有关测试方法,立即查看:多用途杀菌消毒喷剂试验方法和环境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