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慎用智能装置保障私隐 提高保安意识免个人资料外泄

  • 2019.03.14

智能家居是大势所趋,不同种类的连网产品已陆续在市场出现。今年全球消费者权益日(3月15日)的主题是「可以信赖的智能产品(Trusted Smart Products)」,提醒消费者慎用具连线功能的智能装置,以防私隐及个人资料外泄,更应主动做好装置的保安措施,包括为每件装置设置密码、手动设置最高的安全及私隐设定,及在无需要时关掉装置的镜头或录音等功能。

消费者委员会指,随着科技发展,已有很多家居电器,例如冷气机、雪柜、洗衣机、电灯、电饭煲和吸尘机等,都加入通讯功能,透过互联网互相传送资料及发出指令,形成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连网更可延伸至门钟、门锁及窗帘,以及一些传统上没有连线功能的物品,例如可收集运动数据的运动鞋、监测身体状况的衣服、具备人工智能的儿童玩具,以至可侦测容量已满及发出通知的垃圾桶等,方便消费者跨越时间和地域限制,有效掌控日常生活细节。

智能家居为活动能力有限的长者及残疾人士带来的便利更明显,一些家居电器加入遥控或声控功能,可将长者身体健康状况指数,例如血压及血糖数据传送到已联网的医疗中心;独居长者一旦在家中发生意外,亲人或服务机构透过远程监控获得通知,便可立即召唤救援人员出动紧急救助。

虽然市场上的智能家居产品五花八门,透过网购,选择更多,但消费者需注意这些产品或会因电压及电源插头规格等问题而不适合本地使用。此外,产品的质量也良莠不齐,部分更可能不符合国际标准,购买时应小心选择。更严重的是私隐及个人资料外泄的风险,由于各装置均互通互连,一旦黑客攻破其中一件装置,便有机会入侵经物联网连接的其他装置。

2016年,黑客以恶意软件入侵大量物联网装置,包括网路摄影机和路由器等,从而建构一个僵尸网络,即黑客透过网络操控大批受感染的装置,由于装置继续如常运作,用户未有即时发现;直至同年10月,黑客以「受感染」的物联网装置,要胁美国1家互联网管理公司,并发动分散阻断服务攻击,即利用大量装置同时向目标伺服器传送请求,务求耗尽目标伺服器的系统资源,令其提供的服务突然中断,数个知名的社交媒体网站包括Twitter及reddit等服务亦受影响。

也有1款为保护儿童而设计的智能手表,黑客可轻易利用程式漏洞进入装置系统,除获得储存于装置上的个人资料,还可以「骑劫」系统的管理权,从而在装置上发出恶意匿名电话或窃取物主的位置,随时危害配戴儿童的安全。

事实上,过去几年消费者对网络私隐愈趋重视,去年一项全球调查显示,52%受访者对于网络私隐的关注度较1年前上升,其中22%表示提高很多,30%则表示有所提高;香港亦是调查地区之一,分别有18%及40%的受访港人表示对网络私隐关注提高很多及有所提高,占总数达58%,在25个调查地区当中排名第8,反映港人对网络保安的意识不弱。

为协助制造商生产更安全可靠的智能装置,国际消费者联会推出「消费者物联网可信赖的产品设计指引(Consumer Internet of Things Trust by Design Guidelines)」,列出6大建构可信任物联网的原则,从保安、私隐、透明度、支援弱势消费者、客户支援及投诉处理和环境6个方向,说明应如何令智能装置成为可信赖的产品,并分享一些成功案例。指引亦附设6张检视清单,让制造商评估是否已达至上述的6项原则。

要避免私隐及个人资料外泄,消费者在购买及使用智能装置时,应留意以下事项:

  • 购买须连线使用的产品时,应先了解产品设计,包括是否可自行更改密码及调整私隐等级设置,及是否有定期软件更新以修补保安漏洞;
  • 先了解产品有否被发现牵涉任何安全或私隐问题,制造商过去有否牵涉欺诈、盗窃或各种违法行为,只选择信誉良好、值得信任的制造商生产的智能装置;
  • 不少智能装置出厂预设的密码,往往很容易被查得或攻破,消费者应为每件装置设定独一无二的登入密码,更不应向其他人透露密码;
  • 部分智能装置的安全保障选项会预设为最低级别,使用前应手动改至较高级别的安全及私隐设置。如装置被入侵,或会被植入恶意程式,因此应定期将装置完全还原重设,如使用期间发现装置怀疑被入侵,应到生产商的网站或联络供应商寻求协助;
  • 大部分生产商会发放更新软件以修补安全漏洞,用户应定期更新,如装置设有自动更新功能,应设置为开启;
  • 智能装置的不少功能,或会在用户不知情下持续监察用户,所以在没有需要的情况下,应关掉相关功能,包括装置上的拍摄镜头、收音咪及定位追纵程式等,如不需要使用装置时,应完全关机;
  • 消费者应定期检查物联网装置对应网路的状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例如传输速度下降或有不明的装置连结网路时,应尽快向专业网路安全人员求助;
  • 购买智能装置前,应先想清楚产品是否对日常生活上带来很大帮助,才决定是否购买,不要轻易受商家吹捧影响,最终造成浪费

消费者委员会保留所有关于《选择》月刊及网上《选择》的权利(包括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