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聯合測試中式冷盤微生物狀況 - 《選擇》月刊第400期

  • 2000.02.12

新春期間親友共聚,不少人會選擇出外用膳。

若林林總總的中式冷盤是你心頭好的話,必須留意食物的衞生情況。

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進行首次大規模的冷盤測試,114個樣本來自不同類型的食肆和店舖,菜式包括粵式、潮式和上海菜餚。

測試目的為檢測冷盤菜式的微生物質素。

結果顯示無論消費者或食肆負責人,均須留意該類食品的衞生和安全狀況。

首先,有兩個樣本,分別是一個醉雞和一個皮蛋豆腐,被檢出含沙門氏菌類。

另外11個樣本的微生物狀況欠理想,特別是在部分樣本中發現較高含量的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及/或蠟樣芽胞桿菌。

沙門氏菌類是可引致疾病的細菌,可能存在於生的肉類、家禽、蛋類和奶類食物。

受沙門氏菌類感染的急性症狀包括噁心、發燒、腹痛、腹瀉及嘔吐,身體不適情況可能會持續數天,並且在長者、嬰兒和免疫力較低人士會較嚴重。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制定的《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該兩款含有沙門氏菌類的食品被評為D級,即微生物質素分類中最差的一級。

微生物質素為D級的樣本,表示有關食物含有的致病菌超出了可接受的水平,可能會危害食用人士的健康。

就測試發現的兩個含沙門氏菌的樣本,食物安全中心已向有關食肆發出警告信。

出售皮蛋豆腐的食肆已停止供應該款食品。

至於供應醉雞的食肆,食物安全中心隨後抽取跟進樣本化驗,發現情況已有改善。

在11個微生物質素欠理想的樣本中,7個的需氧菌落計數也較高(超過每克100萬個菌落形成單位)。

2個樣本的大腸桿菌含量為每克440個菌落形成單位,1個樣本的金黃葡萄球菌含量為每克1,000個菌落形成單位及大腸桿菌含量為每克120個菌落形成單位;另外一個樣本的蠟樣芽胞桿菌含量為每克13,000個菌落形成單位。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指引,該11款樣本被評為C級,表示微生物狀況欠理想,衞生情況和微生物安全水平有待改善。

有關食肆的持牌人應查究原因,並採取措施改善。

微生物質素較差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食物在製作過程中處理不當,例如食物未經徹底煮熟、在煮熟後受到污染、長時間於室溫儲存和食物處人員衞生欠佳。

整體來說,測試發現大約11%(114個中有13個)樣本的微生物質素為C級或D級。

但消費者毋須過慮,因大部分測試樣本(89%)為滿意(A級),或可接受(B級)。

不過消費者及食肆負責人切勿因此而對細菌性食物中毒問題掉以輕心。

根據衞生署的統計資料,去年頭9個月(2009年1月至9月),共有239宗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報告,共影響909人。2008年細菌性食物中毒為494宗,2,088人受影響。

消費者應留意以下各點:

- 光顧衞生和可靠的持牌食肆。

- 盡快食用已購買的冷盤。

- 如非即時食用,應將冷盤存放在4℃或以下,例如雪櫃內。

- 長者、小童、孕婦和免疫力較低的高危人士,應小心選擇食物,尤其是高風險的食物,例如冷盤。

消費者委員會保留所有關於《選擇》月刊及網上《選擇》( https://echoice.consumer.org.hk/ ) 的權利 (包括版權)